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当前位置:首页>品牌文化

龙陵:擦亮三大文化旅游品牌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23-02-21 04:33:09 来源:本站  作者:中国品牌新闻社   点击量:256次

   背景

  地处滇西的龙陵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怒江、龙川江夹峙,高黎贡山逶迤全境,县内有闻名海内外的邦腊掌热矿泉、松山抗战遗址和黄龙玉,成为龙陵的文化名片。历史上,龙陵曾是西南丝绸之路的最大驿站之一。现如今,龙瑞高速公路、大瑞铁路穿境而过,地理区位优势日渐突出。

  话题

  近年来,龙陵县创造性地对温泉养生文化、抗战文化、黄龙玉文化进行包装,使“三大”文化充满历史内涵和时代外延,走出了一条“小县也能办大文化”的路子。

  突出抗战文化 深挖资源价值 提升品牌影响

  要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龙陵必须把自身发展放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格局中考量,才能发掘自身资源的独特性,找准发展坐标。

  一座桥(惠通桥)、一条路(滇缅公路)、一条江(怒江)、一座山(松山)、一座城(龙陵)是“龙陵抗战五部曲”的主题,立足于抗战历史,龙陵把松山打造为“两区两地”——滇西抗战文化园区、中国抗战历史文化旅游经典景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世界反法西斯及中国抗日战争与和平教育基地,建设龙陵松山大战遗址纪念园。为完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还着力打造以松山为重点的抗战遗址群,建成中国远征军雕塑群、松山抗战纪念碑、龙陵抗战纪念馆等;同时,加快推进松山客栈、游客服务中心、龙陵松山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等松山旅游小镇配套设施建设,丰富松山抗战文化内涵,让国人进入松山,洞悉历史烟云,激发爱国热情。

  此外,龙陵立足于发掘抗战文化资源,创作出版了一批文艺作品。随着一大批文化精品力作纷纷问世,龙陵(松山)抗战文化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已经编辑出版《松山抗战历史文化资源普查资料汇编》,史料丛书《松山战役影像志》、《松山,全军覆灭的证言》、《松山作证》、《抗战纪事》、《龙陵烽烟》、《人文春秋》等作品从多个角度全面展现了这场战争的真相和意义。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对龙陵抗战文化进行了大量宣传和报道,央视先后拍摄纪录片《松山战事》(4集);“走遍中国”栏目制作播出龙陵(松山)抗战纪实,并进行现场直播;电视连续剧《滇西1944》在央视和多家省级卫视播出,反响强烈。去年,龙陵县重排公演了大型史诗剧《巍巍松山》,获得大量好评。今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中,龙陵将开展“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系列活动,继续提升抗战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发展温泉经济 完善旅游设施 培植产业链条

  龙陵地热资源丰富,全县10个乡镇都有温泉,共有温泉46处。近年来,龙陵县按照“布局集群化、产业特色化、建设项目化、形象品牌化、发展差异化”的思路,着力培植以温泉经济为依托的产业群,积极营造“凭吊松山雄关、玩赏黄龙美玉、沐浴神汤奇水”的良好旅游环境,推出了休闲度假之旅、抗战文化之旅、民族风情之旅、淘宝天堂之旅等精品线路,形成了“一泉一景观,一泉一福地”的温泉产业链,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龙陵日益成为滇西旅游圈的重要节点,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今年1月至5月,接待游客66.3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7亿余元,同比增长20%。

  着力开发邦腊掌、三关、蚌别、热水塘、蚌渺、黄草坝六大温泉,形成各具特色的温泉文化企业群。全力推进邦腊掌温泉养生度假区的改造提升,同时,引进开发商投资开发三关、蚌别、热水塘、黄草坝温泉。

  省旅游投资公司担纲开发总投资7.6亿元的邦腊掌温泉改造提升工程已基本完工。按照“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综合型温泉养生度假区的规划,将旅游区分为森林生态休闲区、温泉康复理疗区、神汤奇水养生区、主题酒店度假区、河谷温泉体验区、行政后勤管理区六大功能区。

  如今,龙陵构建起以邦腊掌为龙头、黄草坝、热水塘等10多个温泉群,一泉一风景、一泉一个经济增长点的温泉产业链,吸纳了3万余农民发展二、三产业,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打造黄龙玉品牌 注重文化内涵 做大玉石产业

  2004年,龙陵黄龙玉被发现,并被认定是珍稀矿种,由此黄龙玉产业开始起步。经过11年的探索,黄龙玉产业发展成为以龙陵原产地为核心,保山市黄龙玉开发公司为龙头,龙陵黄龙玉工业园区为依托,逐步形成了“公司+协会+基地+经营户”的产业化模式。在全国23个省市及港澳台地区建立起营销网络,从业人员达15万人,年交易额32亿元。

  龙陵黄龙玉以产地的唯一性、文化的独特性著称,因为具有黄如金、红如血、白如冰、乌如墨的色彩,而备受市场消费者的青睐,成为龙陵最具魅力的文化旅游产品。立足资源优势,龙陵县加大黄龙玉文化整体包装、营销策划和宣传推介力度——“龙陵黄龙玉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国内珠宝玉石的知名品牌,提升了黄龙玉的文化内涵;《云南省龙陵黄龙玉资源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为黄龙玉撑起了“保护伞”;为扩大知名度,还在多家媒体及国内外专业珠宝玉石刊物发表龙陵黄龙玉鉴赏推介文章,出版专著、画册;当地还组织商家参加了在昆明、上海、西安等10多个省会城市举办的专业珠宝展和国家级玉雕大赛,参赛作品入围“天工奖”、“百花奖”、“玉龙奖”、“玉星奖”、“百花玉缘杯奖”等,共获152金、115银、176铜、2件新秀奖的好成绩。目前,龙陵境内从事黄龙玉加工的玉雕人才达2800多人,其中省级玉雕大师6人,玉雕名师17人,玉雕师200余人。

  为了继续做大做强黄龙玉产业,县城建起了“玉缘区”和“珠宝城”商业市场,已有3000多商户入驻,并正式营业。在镇安、朝阳、龙新等地建起黄龙玉交易市场,转移和吸纳1万多农民从事黄龙玉产业。同时,加快推进黄龙玉文化产业园区、黄龙玉都、黄龙玉博物馆等项目的建设,加强玉雕人才培养,加大“龙陵黄龙玉雕”品牌宣传力度,引入翡翠、玛瑙等珠宝玉石原料进入公盘交易,着力将龙陵打造成为以黄龙玉为主体、奇石、翡翠、玛瑙为补充的珠宝玉石加工销售集散地。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