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
“互联网+”思维,聚合文化品牌效应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23-02-21 04:33:06 来源:本站 作者:中国品牌新闻社 点击量:255次
眼下最热的词是什么?当然是“互联网+”。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全市文化旅游模式创新和价值链重组的大门。 把得天独厚的民俗文化作为加快“互联网+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把发展文化旅游当作保护传承民俗文化的载体,让“文化之效”彰显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互联网+”思维下,提升文化“软实力”,激荡发展新活力,这正是我市不断探索的路径。 深刻演绎乡愁 ——— 在“原汁原味”中打造民俗文化品牌 “想起了我的小时候。”7月11日,在陇南礼堂观看完《白马·印记》演出后,网友@伏蜇如此感叹。 粗犷古朴的“池哥昼”踏着“刑天”舞迹,引领着白马部落的民众,手持火把,时而跳着“秋昼”,时而群体围猎“杀野猪”…… 这场留住乡愁的文化盛宴,成为每个白马藏族儿女心中具体的画面,并且定格下来,代代传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最能在人身上打下烙印,文化也最能留住乡愁。 文县,除了“甘肃的西双版纳”、“大熊猫的故乡”,现在又拥有了《白马·印记》这张金色文化名片。 据了解,在白马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中,我市出版了《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等专著,发展白马人民俗文化专兼职保护人员30人。 文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白马人民俗文化之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放眼全市,在特色文化大市战略推动下,凭借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东风,我市在民俗文化研究与保护方面不遗余力,不断发掘、抢救、保护以及研究和开发利用,取得了摸得着、看得见的成果。 围绕西和乞巧、武都高山戏、两当号子等民俗文化,组建各种民俗文化表演队,他们原汁原味的表演,深刻演绎着无尽的“乡愁”。 这些处处显现着稚拙粗犷、纯朴深厚的原生态民俗文化,让人们感受到了本土的文化体温,感受到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 擦亮文化“名片” ——— “互联网+乡村旅游”底气更足 发展“互联网+乡村旅游”,首要就是要在“线下”打好基础,做足底子。 而构建其中的彰显区域特色的文化符号,无疑是乡村旅游差异化发展的魅力所在。 在发展“互联网+乡村旅游”过程中,文县走市场化运作模式,精心打造文化旅游演艺产品。 扶持成立了辉鹏白马文化传承发展有限公司,组建了白马人民俗原生态表演队,组建琵琶弹唱队4支,打造了以池哥昼、火圈舞、传统体育竞技项目为主的文化旅游产品…… 如今,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来到文县铁楼乡,池哥昼、火圈舞、琵琶弹唱、情歌对唱轮番上演,游客全面体验感受白马人民俗风情。 的确,注入文化元素,深刻演绎乡愁,为乡村旅游增色不少。在铁楼乡,今年以来,每天接待游客均超过了200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千万元。 我市还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加强了微媒体线上“吆喝”,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并提供WIFI、二维码导航等服务,为的就是要把游客留住。 搭乘电商机遇,我市还积极开发出一些民俗文化纪念品,刺绣、民族服饰、沙嘎帽、池哥昼面具、腊排骨等商品,在网店和实体店销售。 “我喜欢在乡村旅游中收获那份心灵的宁静。”一位多次来陇南旅游的兰州游客对记者说,在这里,不仅能体验到远离喧嚣、重归乡村的恬静,还能体味到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风情。 伴随着“互联网+乡村旅游”的风生水起,康县凤凰谷村、西和晚霞湖畔、武都裕河景区、宕昌羌藏人家等等,都已成为人们乡村旅游的好去处。 彰显“文化之效” ——— 文化“软实力”,激荡发展新活力 “市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建设民俗文化新村、规划建设民俗文化旅游区,与以前相比,白马人村寨的道路硬化了,生活环境改善了。”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邱雷生这样评价白马人民俗文化传承保护给白马村寨带来的变化。 白马藏族在全国有三个居住区,主要生活在甘肃省文县铁楼乡白马河流域,四川省九寨县、平武县。“如果把这三个地方的资源都整合在一起,把甘川串联起来,这样力量会更大。”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家孙宏开教授认为大有可为。 向南开放,文化先行,孙宏开教授的观点与我市推进向南开放交流合作的思路不谋而合。他说:“四川那边自然风光更美,陇南的人文景观更加明显,结合在一块儿,以后更能吸引游客来这里旅游,更能够享受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不朽成果。” 而这,仅仅是彰显“文化之效”的一个侧面,对于陇南来说,“互联网+时代”,文化软实力的地位显得日益重要,“文化”提升了经济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一业兴,百业旺。丰富的文化品牌为全市上下增添了文化新魅力。这种魅力已延伸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激荡着陇南发展的新活力。 在“433”发展战略的推动下,陇南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向南开放、金融支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 开放的陇南,无限的陇南。 在“互联网+”思维下,以文化软实力提升经济发展硬实力,让文化之魅力更多地彰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推动陇南后发赶超、转型跨越发展,陇南大有可为。 |
![]() |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