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当前位置:首页>品牌文化

秦皇岛创意文化产业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5-10-08 08:42 来源:本站  作者:郑良云   点击量:283次

  中国品牌网讯:近年来,秦皇岛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把文化产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培育了一批聚集力强的文化产业园区,涌现了一批潜质深厚的文化企业,全市上下形成了发展文化产业的自觉和共识,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截至目前,全市投资千万元以上的文化企业达171家,从业人员约4万人。

                                  

  北戴河的夏夜令人心旷神怡,多彩的灯光穿透葱郁茂密的树木,光影斑驳;北戴河的秋季令人神清气爽,清凉的海风吹过枝头,摇曳多姿;奇特的建筑林立在城市中,富有异国风情……走在中俄文化风情街区,来自沈阳的游客杨东阳被这一组组浓缩的俄罗斯风格建筑深深陶醉。熙熙攘攘、浪漫多姿的中俄文化风情街,位于北戴河怪楼艺术产业园内,是总投资10亿元的中俄文化艺术合作产业园项目的一部分。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了解中俄文化,也可以购买俄罗斯和北戴河的文化艺术品。

  “中俄文化艺术合作产业园将于2016年6月全部投入使用。它的建设,对于深化中俄两国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力推动北戴河区文化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升北戴河区建设水平,促进北戴河区经济发展。”北戴河区文广新局局长李春光说,2014年,北戴河区文化创意产业和总部经济实现税收3.3亿元,占全区财政收入的38.5%。

                                       

  园区既是聚合文化产业的平台,又是发展文化产业的舞台;既是产业集约发展的“孵化器”,也是产业集群建设的“推进剂”。目前,秦皇岛市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项目带动、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逐步规划、培育了山海关长城文化产业园区、北戴河怪楼文化艺术片区、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文化旅游园区等10大园区,吸引了一大批文化企业入驻。其中,山海关长城文化产业园区已入驻文化企业31家,建成和在建项目20个,谋划项目50个,累计完成投资80亿元。开发区数谷文化产业园已入驻文化企业近30家,已建或在建在谈重点文化产业项目28个,年内相关企业营业总收入将达51亿元。山海关古城产业园区、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昌黎碣阳酒乡,先后获得省“十大产业集聚区”称号。

  同时,他们还编制了《秦皇岛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秦皇岛市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秦皇岛市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文化产业企业认定管理(试行)办法》、《秦皇岛市市级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在全市经济社会总体布局中,做到了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进重点工程的“笼子”,重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进财政预算的“盘子”,重点文化产业基地和企业进全市经济发展标志性工程的“圈子”。

  7月15日,同道电影坊在北戴河正式投入使用。同道电影坊作为北戴河区引进的典范文化产业项目,将建设成为“三大基地”,即具有国内领军人物的纪录片拍摄制作基地、汇聚影视产业的创意文化基地、独具滨海风情的影视文化休闲旅游基地。投入使用后,它将通过市场运作,资源汇聚,强强联合,倾力打造多方位开发、整体运营,聚合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多元化的盈利空间。

                                        

  “同道电影坊将按照用电影记录生活、把每一道记忆刻在胶片中的理念,建设成以纪录片和故事片制作为驱动,以影视培训、媒介活动、文化传播及文化产品开发为链条的创意文化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说。同道电影坊的落成,为把秦皇岛打造成为影视基地作出了积极尝试。著名制片人张纪中在得知秦皇岛是京津良好的影视后期制作基地,在影视后期制作方面具有技术成熟、设备一流、专业人才丰厚且成本低廉的优势时表示,希望今后能在秦皇岛寻求影视作品合作发展的空间。

  文化产业发展要靠项目的带动,大项目、大企业往往带来的是大投入、大产出,其品质和数量决定着文化产业发展的后劲。秦皇岛市把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作为一项紧迫任务,倾力打造一批有实力、有活力、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项目。

  大型滨海情景演出《海上生明月》作为全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之一,累计投资4000万元,6年累计演出200余场次,接待中外游客100万人次,年均收益在600万元左右;秦唐健达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参与了百余部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已经成为国内影视行业商业运营、后期制作综合实力排名前10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火柴盒计算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UFO万能文件浏览器,在全球有800万装机用户和20万注册用户;圣蓝皇家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了圣蓝皇家海洋公园,成为全市首屈一指集旅游、科普、儿童乐园于一身的文化产业项目;金沙湾沙雕大世界、桃林口文化旅游景区等一批文化品位高的文化旅游项目相继落地开花;开发区数谷产业园已吸引3D打印、数据产业、物联网等文化产业入驻置业……

  今年,中俄文化艺术合作项目、圣蓝滨海文化旅游项目、嘉泰酒庄红酒影视基地项目和电影《韦五宽的警察梦》四个文化产业项目不仅擦亮了秦皇岛的文化产业品牌,也让更多的海内外文化界人士记住了秦皇岛。在今年5月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这四个文化产业项目成功签约,签约总额165.3亿元,是秦皇岛市历届文博会签约金额最多的一次,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排名第一。这些成长性好、预期效益高的文化产业项目,引起了俄罗斯、新加坡和北京、广西等海内外文化企业界和投资商的浓厚兴趣和热切关注。

  品牌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是文化的经济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双重凝聚,体现的是文化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秦皇岛市坚持生产制造与设计创新并重,招商引资与品牌输出并重,开发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文化产品,全面打造“秦皇岛文化符号”。投资5亿元的昌黎嘉泰酒庄红酒影视基地的正式运营,吸引了《葡萄藤下的玫瑰》《幸福越走越近》等影视剧组前来取景拍摄;秦皇岛市电广传媒公司创作的动画片《秦皇岛传奇》,获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大型电视纪录片《长河》获中国电视“金鹰”奖提名;纪录片《国旗阿妈啦》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第七届“记录·中国”优秀纪录片奖……

  为积极培树地域特色文化品牌,秦皇岛市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引进了一大批文化产业项目落地。海峡两岸暨香港“十大华语电影”盛典的成功举办,吸引中外知名业内人士来秦皇岛创作影视剧,通过影视剧的播放提高秦皇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碧螺塔旅游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上市,成为河北省文化旅游企业上市第一股;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揭牌开园,千方科技等7家企业入驻……

  如繁星缀满深秋的夜空,如繁花绽放在春天的花园,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产业,将秦皇岛这座滨海城市从里到外装点得更加美丽、迷人。(来源:河北日报)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