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
挂起来的老字号风味 广式腊味饭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5-11-14 11:20 来源:本站 作者:赵凯 点击量:168次
腊味是中国民间喜爱的传统食品之一,也是人们相互馈赠的佳品,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相传在上古夏朝时,人们于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而十二月叫腊月。腊肉,就是在冬天将肉类以盐渍经风干或熏干制成而得名。早在周朝的《周礼》、《周易》中已有关于“肉脯”和“腊味”的记载。当时,朝廷有专管臣民纳贡肉脯的机构和官吏。在民间,学生也用成束干肉赠给老师作为学费或聘礼,这种干肉称为“束修”。 腊味也就沉淀成为人们“不时不食”的传统习惯。人们曾经的生活与记忆,再加上时间和大地的悠远丰饶,在这个美妙的过程中也一并酝酿、封存。
以腊味入馔,无论是用来煮饭还是炒菜,都很是诱人食欲。软糯温香的“煲仔饭”是广东人的伟大发明:数色腊味顺序铺排在米饭上,热气中慢慢变得晶莹透亮,而油脂的甘香也在缓缓渗入,直到每一粒米都吸足了腊味的精华。 简单而直接,浓烈而纯粹,腊味的味道,已深藏于自身,无需五味调和,只待一把火,就会弥漫开来。
腊味的咸香,米饭的清香,热腾腾雾蒙蒙混合在一起,从心底吃出一种温暖,让人感觉十分的安宁和满足。 在餐桌上追问一根腊肠的前世今生,这是对传统食材负责任的态度,根植于一方水土的饮食沉淀出几代人的味觉记忆。
广式腊味根植于广州这方水土,想品尝正宗的广式腊味,老字号皇上皇是许多人的首选。 “皇上皇,集腊味之大成,历代粤人喜之。民国羊城,腊味商号皇上皇得以创立,肉醇美、生意隆,复以广告,声名远扬。达官贵人,趋之若鹜,布衣百姓,耳熟能详。”
位于广州下九路的这家老店,是上世纪30年代末创立的。这家小店香气四溢的腊味深受百姓喜爱,每天都供不应求,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不时传来“来一孖腊肠”的街坊吆喝。 七十多年过去了,“皇上皇”穿越了动荡、浮躁、迷茫的时代岁月,昔日的一个小手工作坊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凭借不断创新的产品逐渐享誉大江南北,发展成为行业龙头。
但皇上皇传统的腊味制法并未丢弃,反而用现代工艺和技术使之发扬光大,古韵犹在。 皇上皇始终精选最好的原料,肥肉选用猪嵴膘,瘦肉选用后腿肉,肥瘦肉的精妙配比是广式腊肠的灵魂。另外遵循传统秘方恰到好处的糖、盐、酒配比,使得肠衣脆口、瘦肉不粘牙,肥肉香而不腻。真正将腊味的口感区分开来的,就在于这些细节的把握。
味道与食材的组合仍坚守传统,对于人们而言,它远不是“咸甜适中,醇而不腻,弥漫着淡淡酒香”那么简单了,这种独特的滋味来自舌尖,又超越舌尖。 青灰瓦墙、趟栊、满洲窗、龙柱……经过整修的皇上皇老店充满着西关元素,墙壁上挂着的算盘、钩称也诉说着老店的历史,连传统腊味挂棚也得以保留。现今老店除了皇上皇腊味,还代销江西板鸭、金华火腿、咸鱼、西式腊肠等。 当传统在时代前进的车轮里不断传承时,必然也会演绎出新的变化。但变与不变,演绎的都是生活的质感与记忆。
其实,无论怎样的腊味,一定要挂起来,才更有味道。 许多人买腊味都喜欢散装的,腊味就是这样,包装再精美,也不如直接吊挂在那儿明艳撩人。 腊味最好的包装就是一根粗竹竿,两条细麻绳。 各式各样的腊味买回家,选一个阴凉通风的角落挂着,想吃时持把剪刀,把腊鱼腊肉腊鸭腊肠翻来看去,慢慢的挑肥捡瘦,小小的心满意足。 |
![]() |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