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当前位置:首页>品牌人物

联想CEO杨元庆的新挑战刚刚开始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5-12-08 15:31 来源:本站  作者:赵凯    点击量:165次

  在全球PC市场持续下滑,以及联想移动业务发展疲软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声音表示出对联想前景的担忧。对此,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却说,“联想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但谁都知道,联想面临的困难和杨元庆面对的新挑战,才刚刚开始。

  近日,联想发布截至2015年9月30日止2015-2016财年第二财季财报。报告显示,联想集团(包含SystemX及摩托罗拉整个季度的业绩)收入为122亿美元,同比上涨16%;集团除税前亏损为8.42亿美元,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集团亏损为7.14亿美元。这是联想6年来单季度首次出现亏损。

  力推并购

  继上一个季度手机业务出现巨亏后,联想截至2015年9月30日的最新一季财报更为糟糕,亏7.14亿美元。联想给出的解释是,亏损源于重组计划的实施。本季度联想产生一次性费用9.23亿美元,包括重组费用5.99亿美元及清除智能手机库存费用3.24亿美元。

  财报亏损的和联想近两年来大举收购不无关系。过去两年中,联想29亿美元巨资收购摩托罗拉移动,23亿美元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对于这两起收购,业内对杨元庆的决定,一直存在不同声音。特别是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不少市场分析都认为,“这对联想而言是一桩赔本买卖”。

  关于并购,杨元庆有自己的一套心得。毕竟,在当初联想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后,同样出现了类似的困难局面,但通过杨元庆的努力,不但将这一资产顺利整合进联想体系,还带动了联想整个PC业务的发展。到2013年第二季度,联想PC市场份额,已成全球第一,并从此稳坐行业头把交椅。

  在谈及并购时,杨元庆曾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通过并购,一方面可以使联想获得技术,另一方面是获得市场和渠道。的确,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以及日本PC巨头NEC后,都产生了杨元庆所说的上述效果,不但顺利打入相关国家和地区市场,PC销量也是可圈可点。

  有了多次成功并购经验,杨元庆想要复制PC时代的成功。但这一次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却未必能如他所愿。目前,业内普遍认为,摩托罗拉移动和全盛时期相比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在手机等移动业务上,摩托罗拉移动不但已经被苹果、三星等品牌远远甩在身后,甚至还被国内的华为、小米等厂商超越。更重要的是,在被谷歌卖给联想前,摩托罗拉移动真正值钱的家底——25000余项专利,几乎被谷歌一扫而空,而联想只获得了2000余项专利,以及谷歌的专利授权许可。

  如果说,在“获得技术”上,联想扑了个空;在“获得市场和渠道”上,杨元庆也同样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尽管有了摩托罗拉移动后,联想获得了进入美国和欧洲市场的机会,但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等机构显示,目前摩托罗拉移动在全球市场的综合占有率仅10%左右,今年第二季度其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再度下跌,只有4.8%。对于异常重视美国市场的杨元庆而言,花29亿美元购买不足5%的美国市场,这笔买卖显然称不上划算。

  更让人担忧的是,摩托罗拉移动在中国的业绩同样差强人意。根据市场机构最新数据,摩托罗拉移动在国内市场推出的新款手机产品,尚未进入销量前十。面对这一局面,杨元庆坦言,“今年把摩托罗拉带回来确实有些急了,没有考虑到产品是否适销对路,性能、功能包括价格都没有考虑到中国消费者的需要。”

  同样的,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也没能让联想和杨元庆高兴起来——尽管相关业务较上一季度亏损收窄,但仍处亏损中。或许正是基于此,杨元庆无奈选择裁员。今年8月,联想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裁员3200名,消息一出,随即引发外界对联想未来业绩的担忧。

  对此,杨元庆表示,裁员将为联想在下半财年减省费用约6.5亿美元,年化减省约为13.5亿美元。此后,联想的业绩将会因此得到较大改善。杨元庆还表示,裁员不是最终目的,而是通过节流后业绩的增长恢复信心,并最终实现真正的业务增长。

  坚守PC

  如果说并购对联想而言,仅是阵痛。那么,PC市场的持续疲软,则是杨元庆不能掉以轻心的大问题——而这也是市场对联想前景担忧的主因之一。

  自2012年以来,全球PC行业进入负增长的寒冬。如今这一趋势并没有改观。根据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的统计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货量下降6.7%,二季度下降9.9%,三季度下降7.7%。

  联想目前主要有四大业务,包括个人电脑业务、移动业务、企业级业务和生态系统云服务。其中,个人电脑业务占据联想营收的近2/3。严峻的市场环境对联想而言将会是更大的危机。

  “大环境不好,这一点企业不能够左右。”杨元庆对此有些无奈,不过他认为,PC行业未来前景依然乐观,联想的目标是在三年内占据全球个人电脑30%的市场份额。“PC产业规模高达2000亿美元,我们对全球PC市场恢复增长抱有极大的信心。”

  杨元庆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冬天里活得更好,并且为春天的到来做准备。”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11月初,联想召开新品发布会,连发多款PC新品产品,其中包括多模笔记本YOGA 4 Pro、YOGA Tab 3 Pro/Tab 3系列平板电脑,以及二合一脑MIIX 4。这场新品发布会被视为杨元庆用实际行动向外展示自己和联想坚守PC阵地决心的例证。

  但外界的反应,并不如杨元庆期待的亢奋。尽管上述几款产品均有亮点,但联想当日股价报收每股7.56港元,较前一交易日仅上涨0.132%。

  有市场分析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杨元庆继续逆势押注PC市场,这对联想而言可能会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多款新品有帮助联想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全球PC市场龙头老大的地位;但另一方面,则有可能拖累联想移动业务在内的新业务的发展。

  杨元庆曾多次表示,目前的PC市场并没有2008年严峻,在PC市场洗牌之际,反而会给联想机会。

  部分市场机构也站在杨元庆一边。野村证券研报认为,今年第三季度联想PC出货量比行业整体高约3.2个百分点,同时联想PC业务的全球占有率继续上升,并超过20%,在美国、非洲、中东等市场的市场份额也进一步提升。因此,仍对联想PC业务保持乐观,并给予其股票“买入”评价,目标股价每股11.5港元。此外,交银国际等机构也继续看好联想PC业务,并给出联想股票较高评级。

  “PC市场明年将开始复苏。”在谈及对未来市场的预期,杨元庆用了“非常乐观”四个字。“虽然智能手机的冲击可能会使电脑更新换代的周期放缓,但没人能真的把电脑甩掉。整个PC行业依然还有发展空间,会逐步恢复增长。”

  移动端困局

  尽管受累于并购,但联想的财报仍有亮点——2015年第二财季,联想移动业务营收增长28%,增速明显。不过,对于这一成绩,业内似乎并不买账,不少分析指出,作为曾经国产手机行业“中华酷联”之一的联想,目前在国内的市场地位已经大不如昔,不但和华为、小米这样的国内一线厂商拉开了距离,连乐视、奇酷这样后起之秀的步伐,似乎也难以跟随。

  市场对联想移动业务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刚刚结束的“双十一”,天猫、京东、苏宁等平台均发布了手机销售的排名,不管是手机销量还是销售额,联想均没有进入前五。更让人尴尬的是,在“双十一”当天,联想甚至没有一款“爆款”手机,能和竞争对手正面较量。

  对此,杨元庆不以为然。他介绍,联想在智能手机领域的策略是,一方面将海外市场作为未来的重点,另一方面在国内主要看重零售市场和运营商市场。2015年第二财季,联想移动在新兴市场的手机销量增速迅猛。在印度市场增长73%,销量270多万台;在俄罗斯市场增长165%,销量150万台;在东欧市场增长115%,销量240万台;在亚太新兴市场,增长36%,销量360万台;在中东和非洲,也都增长了20%以上。联想财报还显示,自4月1日至9月30日,联想旗下智能手机在中国以外市场的总销量同比增长295%,售出2470万部。与此同时,联想平板电脑业务也表现相对抢眼,完成了逆势增长,数据显示其平板业务连续四个财季实现盈利,全球市场份额达到6.3%,位居全球第三。

  但从销售情况看,联想智能手机的销量和华为、小米的差距不容忽视。公开资料显示,今年第二、三季度联想共计销售手机约3500万部,而同期华为和小米的销量分别为4700万部和4000万部。

  面对在国内手机市场的劣势,杨元庆将原因归结为“手机市场不健康,竞争对手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以销售数量为诉求”。他还认为,智能手机市场只占总体市场的20%,为什么要在这个市场血拼?所以联想将会在70%到80%可以盈利的市场去选择。

  但外界似乎并不认可杨元庆的逻辑。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的大中华区总裁庄瑞豪就表示,不看好杨元庆的联想手机策略逻辑。他表示,联想手机并没有强大的国内核心业务,因此更谈不上可复制的扩张模式。此外,联想手机和摩托罗拉手机的用户完全不一样,甚至是两个极端,这也是国际扩张上比较忌讳的方面。

  庄瑞豪称,虽然联想PC此前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有过类似经验,但那起并购也用了很长时间才消化,最后基本淘汰了IBM品牌。因此他不看好联想在手机行业复制PC的成功路径。因为行业的基本面不同,所以不同产业的全球化机会和路径也不同。

  的确,纯粹的国际化未必是联想的解药。目前,小米、华为、努比亚、魅族等国内手机厂商先后公布了各自的国际化战略。可以预见的是从2016年开始,国内手机厂商也将进入印度、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市场。从现在的情况看,至少在国内市场中,联想手机在价格、软硬件等方面,并没有明显优势。一旦国内厂商进入国际市场,很有可能对联想造成冲击,直接致使其销量下降。

  回想起来,在2004年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联想的发展遭遇瓶颈,杨元庆并没有拿出太多帮助联想迅速脱困的举措。无奈之下,2009年2月,柳传志再度担任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则转任CEO。直到2011年,杨元庆才接任柳传志,再次担任公司董事长兼CEO。当时,柳传志公开表示,经过过去的磨炼,杨元庆已经成熟,将有能力带领联想面对任何困难。现在,新的挑战又一次摆在了联想和杨元庆面前,他需要向柳传志和所有人证明自己。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