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
当前位置:首页>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要闻 |
汕尾红海湾旅游区被封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6-08-15 09:33 来源:本站 作者:刘子豪 点击量:118次
中国品牌网:14日,汕尾红海湾旅游区被正式授予国家4A级旅游景区牌匾,标志着其打造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的战略迈出重要一步。汕尾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高火君表示,创建4A级景区是该区党工委、管委会在推进滨海旅游产业园区建设中作出的重大部署,不但可以加快景区晋档升级,还可以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树立红海湾对外开放新形象。而目前景区内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旅游人数逐年增加。随着国家级4A旅游景区的正式挂牌,红海湾旅游区将更好地融入全省全国旅游市场,扩大“中国观浪第一湾”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促进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4A级景区的创建凝结了红海湾开发区及汕尾市的心血,多年努力换来喜人成果。2012年8月,红海湾滨海旅游产业园区成功竞得广东滨海旅游产业园区竞争性扶持资金3亿元和市级配套资金3亿元,被广东省定位为滨海旅游产业示范园区,这对红海湾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按省、市对红海湾的发展定位,管委会举全区之力,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和景点建设,着力打造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 红海湾旅游区位于汕尾市遮浪街道南部,因独特的地质构造和岩石成分,沙滩和岩石都呈现出淡淡的红色,尤其是落日时分,整个红海湾都被一片诱人的红光所笼罩,“红海湾”由此得名。红海湾还被视为“粤东门户,环珠重镇”,有“中国观浪第一湾”之称。在2012年的PK赛中,红海湾成功胜出,获得省扶持资金3亿元和市级配套资金3亿元。 汕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红海湾旅游产业的发展,倾全市之力支持红海湾发展旅游产业,把红海湾滨海旅游产业园区列入汕尾新区范围,并得到省政府批准。红海湾区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高火君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其中高火君既是市领导小组的办公室主任,又是区一级领导小组负责人,便于指挥和实施园区建设。 按照省旅游局、市领导关于“规划先行”的重要指示精神,几年来,红海湾组织有关人员和规划专家团队多次到省内外学习考察,邀请了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高校教授等国内知名的旅游规划专家来红海湾指导规划工作。 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园区建设 为探索一条适合红海湾滨海旅游产业园区创新发展之路,逐步构建较为高效、完善、系统的旅游体制机制体系,当地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红海湾滨海旅游产业园区旅游发展规划的意见》等旅游产业政策,为园区的开发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按“全域规划、局部启动”路径,红海湾开发区规划遮浪镇约15平方公里范围作为旅游起步区,分两个阶段进行建设,以大型项目落地为标志。 为充分发挥3亿元省旅游产业园区竞争性扶持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市、区两级多措并举,多渠道筹集资金,放大资金带动效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环境,促进滨海旅游产业园区建设,形成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近年来,随着红海湾旅游区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不断提高,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优势进一步凸显,红海湾已逐步成为一方投资热土。深圳华强集团、深圳金马集团等企业多次前往该区洽谈事宜。 另外自筹资金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如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建设景观林带、“村头公园”、打造绿色生态村居等,进一步完善旅游设施。 高火君表示,创建4A级景区,是区党工委、管委会作出的重大部署,对于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提升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红海湾的发展目标就是要以滨海旅游业为龙头,创建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 发挥五大旅游品牌优势 专家认为,红海湾旅游区地理位置优越,资源十分丰富,在建设过程中可发挥其五个方面的优势。 滨海度假旅游品牌。发挥区位优势,整合海洋、海岛、沙滩等特色旅游资源,规划建设连片的滨海休闲度假酒店和大型海洋馆,打造特色海滨、海岛休闲旅游项目和“滨海度假胜地”国际品牌。 生态休闲旅游品牌。挖掘整合城市园林和现代农业、农村田园风光等绿色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生态休闲游、农业观光游、都市购物游和渔家乐(农家乐)乡村游等特色旅游项目,打造特色生态休闲旅游品牌。 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大力倡导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挖掘西秦戏、正字戏、白字戏、麒麟舞等特色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丰富和提升旅游项目内涵。发挥各类民间艺术团体的作用,积极开展旅游文化展演交流活动,引导办好传统民间节庆和特色主题旅游活动,持续做大做强地方特色旅游文化节庆活动,营造浓厚的海洋、时尚等特色旅游文化氛围,充分展现红海湾魅力。 海鲜美食旅游品牌。大力培育红海湾海鲜美食旅游文化,积极引导旅游餐饮企业大力开发海鲜美食和风味小吃,精心策划举办旅游美食节、欢乐节等活动,组织开展红海湾旅游特色美食评选活动。创建一批特色美食旅游示范接待单位,为居民和游客提供特色餐饮服务。 运动保健旅游品牌。依托海水、沙滩、山地、湖泊等地质资源,规划建设高尔夫球场、潜水、垂钓、水上运动、场地拓展等运动休闲旅游项目,积极开展海上垂钓、帆船比赛等国际性休闲活动。不断提高运动休闲产品的品位,创建一批休闲保健旅游示范接待单位,打造高端运动休闲旅游品牌。 创建4A级景区重点建设项目 遮浪核心景观区入口停车场工程项目 该项目位于红海湾经济开发区遮浪街道入口,四石柱村左侧,红海湾大道与南澳路之间。占地面积23957平方米,划分为四个区域:私家车停车区、旅游大巴停车区、出租车等候区以及电瓶车站,小车位386个,大车位40个以及电瓶车位40个。极大地完善了旅游区内部道路交通条件。 遮浪奇观游客服务中心工程项目 该项目位于红海湾经济开发区遮浪街道旅游区入口,红海湾大道与南澳路之间,紧靠核心景观区入口停车场。建设用地5375平方米。通过接待中心的建设,不断提高了旅游承载力、服务能力。 遮浪核心景观区市政综合整治工程项目 该项目位于红海湾经济开发区遮浪街道通南路、南澳路,是开发区市民和游客的主交通要道。综合整治面积约78227平方米。将其打造成为集交通、景观、休闲于一体,满足交通旅游、赏景、公共游憩为一身的新型市政园林设施。 遮浪宫前休闲公园工程项目 该项目位于红海湾经济开发区遮浪街道宫前村空地,占地面积19756平方米。本项目建设对遮浪街道民俗文化事业具有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推进群众文化建设,且能够满足遮浪街道居民的集会、活动及其他公益活动需求。 遮浪合港休闲公园工程项目 该项目位于红海湾经济开发区遮浪街道通南路与南澳路之间,占地面积4004平方米。包括贝壳博物馆、公共卫生间、报刊亭、喷泉等。为红海湾市民提供了休闲的理想去处,也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新的体验和感受。 遮浪南澳路临街建筑立面及环境整治工程项目 该项目位于红海湾经济开发区遮浪街道南澳路,总用地面积约27249平方米。能直接提高滨海旅游产业园区完整的现代化交通枢纽性景观格局,同时有效地改善开发区旅游公共设施条件。 遮浪通南路临街建筑 立面及环境整治工程项目 该项目位于红海湾经济开发区遮浪街道通南路(红坎至宫前段),整治范围面积约24064平方米。该项目是一项以改善开发区中心区基础设施为主的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对红海湾滨海旅游度假区创建4A级景区及申报5A级景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遮浪海滨公共浴场建设工程项目 该项目位于红海湾经济开发区遮浪南澳半岛。占地面积48071平方米,建成后将使景区成为集文化、娱乐、旅游,休闲游憩、集会交往为一体的综合性天然海滨景观浴场。 遮浪炮台海上园林公园建设工程项目 该项目位于红海湾经济开发区遮浪街道南侧,总占地面积37112平方米。山、海、湖、岬角风光旖旎,自然景观十分迷人,已成为市民赏景观海、旅游,休闲游憩必经之地。 链接 红海湾旅游区简介 红海湾旅游区水陆交通便利,距汕头、深圳各100多公里,水路距香港81海里,距高雄200海里,距国际航道11海里。这里旅游资源丰富,“山、海、岛、湖、林、泉”齐备。这里海阔天空浪奇,一岛看两湾,岛把海浪遮,一边浪静一边浪翻,是全国26个重点天然海水浴场之一、广东五大著名天然海水浴场之一,也是广东乃至全国著名的“海上运动基地”,曾多次承办奥运精英赛、亚运会、全运会等大型帆船项目比赛,被誉为“广东帆船之都”。 这里礁石千姿百态,沙滩迷人,构成天然的滨海艺术长廊,堪称“粤东黄金海岸”。这里文人贤达毕至,音乐大师马思聪、书画大家赖少其、革命文学先驱者丘东平、民俗学大师钟敬文、中国散文诗泰斗柯蓝等名流曾到此揽胜,触发创作灵感,郑成功、彭湃、周恩来等历史名人都曾在此活动。 红海湾旅游区不仅是一个生态环境优异的“山海画廊、度假天堂”,也是一颗文化源远流长的“南海遗珍、东方明珠”。红海湾旅游区是客家文化、广府文化、潮汕文化、佛教文化、戏曲文化、海洋文化和海防文化的交融之地,受这些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多元文化。 自古以来,北方移民带来的中原文化也在这里交流和融合,因地缘关系又深受广府文化的影响,同时还遗存有畲族、疍民、瑶族等百越土著文化。因此,这里的人们在语言、习俗方面与潮汕核心区有所不同,形成了方言丰富、民俗多样、传统多彩的海陆丰文化。这里不但完好地保存了海防古炮台和宗教圣地南海寺,还孕育了白字戏、正字戏、西秦戏、皮影戏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魅力满格红海湾观赏游憩价值 1.遮浪奇观——遮浪半岛 遮浪半岛素称“粤东麒麟角”,又有“南天第一湾”之美誉。东西两侧形似月牙的海湾,长年一边波涛汹涌,一边风平浪静,蔚为奇观,可谓“中国观浪第一湾”。其沙滩沙质金黄细腻,海水蔚蓝透明,礁岩千姿百态,阳光蓝天白云相得益彰,帆影、翔鸥、彩霞交相辉映,极富魅力。 2.沐天浴海——滨海浴场 红海湾开发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地带,海域宽阔,波浪平稳,常年平均温度21.3℃。海岸沙滩规模大,坡度均在二度以内,沙质颗粒适宜,色泽金黄、沙中杂物少,沙滩细软轻柔,海岸线长且较为稳定,海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海水健康指数平均90以上,适宜和较适宜游泳天数比例占73%以上。 3.碧波扬帆——帆船运动基地 帆船运动基地也被称为广东海上运动训练基地,隶属于广东省体育局,曾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中国全民健身二十著名景观之一”,“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由于红海湾独有的海洋、气候和地形条件,这里全年都可以开展帆船运动,是天然的海上运动场所。 4.南海听禅——南海寺 南海观世音景区位于遮浪半岛东侧打石澳,岬屿相连,礁岩叠兀,港湾交错,风光秀丽。相传观世音在此地得度成正果,成为四大菩萨之一,这里留下了许多神话传说中的圣迹。靠近岬湾的巨岩旁建有一座“观音宫”,内供观世音雕像,宫门两旁嵌入“观天有色西江月,听世无音南海潮”的对联和“南海观世音”的横批。 5.炮台怀古——炮台遗址 遮浪炮台是清康熙十年(1671年)建置的海防炮台,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添建驻兵营房。遮浪炮台东、西、南三面临海,视野广阔,为捷胜所城的前哨。它距碣石一百三十里,距捷胜三十里,由碣石卫派出军队防守。炮台及兵营墙体均用花岗岩石块砌筑,墙宽2.2米,残高2.5米,四面周长123米,面积900多平方米。 6.黑暗之光——灯塔岛 遮浪岩岛(又称灯塔岛)坐落在遮浪(南澳)半岛的东南端,距国际航道仅11海里,是红海湾与竭石湾的分割点,与南澳半岛一衣带水,仅隔一条0.16千米宽的海峡,宛如与南澳半岛相依相伴的一颗明珠。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航标灯塔高达100米,屹然矗立在岩岛上,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7.妈祖遂愿——天后宫 遮浪宫前天后宫位于红海湾开发区浪街道宫前村,坐东南向西北,面向遮浪渔港,与广东省海上项目训练中心相邻,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名胜古迹。 8.韵味悠远——遮浪美食 天下海鲜数汕尾,汕尾海鲜看遮浪。红海湾的海水没有污染,水质优良,盛产的海鲜品质超群。这里出产的海胆、鲍鱼、石斑、螃蟹、海鳗、海虾、虾蛄(濑尿虾)和各种贝类闻名遐尔,出口海内外。 9.缤纷手信——旅游商品 红海湾旅游区盛产各种海鲜产品,海产品种多达14类107科173种,优质品种如马鲛、海鳗、大黄鱼、石斑鱼、龙虾、鲍鱼、海胆、海水原盐、珍珠贝、翡翠贝、文蛤、扇贝、鱿鱼、蚝、海田螺、小鱼蟹和小螺贝等。这里的海产品畅销日本、东南亚以及省内外市场。 历史文化科学价值 潮汕文化、闽南文化、广府文化、疍家文化、畲族文化等多元文化在红海湾交融并蓄,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态势。 1.海洋文化 红海湾地处海滨,孕育出了其独特的海洋渔业文化,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唱遍粤东大地的海陆丰渔歌,以及融合了广府、客家、潮菜口感的海陆丰特色菜。此外,作为历代的海防重镇和海路要道,红海湾地区也留下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海防故事和远航传说,并且留下了在历史长河中幸存下来的众多海防古迹。 2.海防文化 作为中国海防文化的组成部分,遮浪炮台在广东海防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海陆丰地处福建、粤东通往广州及粤西、海南等地的海上交通要冲,自宋代之后海洋地位突出,在明清时期尤为重要。据统计,明清时期汕尾沿海东起神泉(今惠来),西至平海(今惠东)的海岸线,共筑卫所城4座、烟墩14座、海防炮台24座、古堡2座。 3.戏剧歌舞 以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三大稀有剧种为代表,红海湾旅游区拥有8个国家级、2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
![]() |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