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第二届中国自主品牌峰会将于2016年9月上旬在北京召开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6-07-09 09:08 来源:本站  作者:刘子豪   点击量:129次

  中国品牌网:第二届中国自主品牌峰会拟于2016年9月上旬在北京召开。据悉,此次峰会邀请的嘉宾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省部级领导干部以及知名企业家代表300余人出席等。而中国自主品牌峰会则是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与人民日报报系发起举办的一项重要活动,由人民日报社、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工商总局指导,国内外十余家权威研究机构及百余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学术支持,200余家媒体报道宣传,万余家企业报名参与。

  此外2016第二届中自主品牌峰会还吸引了众多海外企业的关注,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等多个国家的华人企业家纷纷表达了对中国自主品牌峰会的认可和期待。我们也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将更多的中国自主品牌推广到世界市场,让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品牌。

  而在西伯利亚、南美洲雨林、非洲等一些偏远地带,华为帮助人们收到通信信号;从智利矿难到日本福岛核危机,三一重工给救援增添设备支持;在南非一些地区不同电流的轨道线路上,行驶着中国南车量身定制的“双流制”机车……

  伴随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企业正以创新为驱动,以全球视野打造国际品牌,迈向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虽然当前中国品牌国际化面临着不少困难与问题,中国品牌的国际化之路依然充满希望。

  从全球市场和全球品牌角度看中国

  第一,中国仍是处于转轨过程中的新兴市场,但同时,中国又是和美国一样的全球最重要市场。

  全球最前沿的产品在中国的上市时间基本上和品牌原产地同步,否则品牌商就会失去这个市场。由此,中国企业可以在本土市场与全球顶尖企业同台竞争,快速模仿借鉴,边学边干,甚至在干中超越,学生超过老师(比如联想超过HP,格力空调超过三菱,美的微波炉超过惠而浦),而不是像“现代—传统”的视框那样,后来者永远落后,亦步亦趋。

  第二,由于中国的巨量消费人口和消费者的爱尝鲜效应,加之残酷竞争的倒逼,中国企业在应用型创新和性价比塑造方面,锻炼出强大的优势。

  正如中国的医生较少拥有最顶尖的技术,但拜天量案例之所赐,是全球技术最熟练和经验最丰富的手术专家;“中国制造”在相当多领域也已取得全球领先,而这种领先主要但并不完全只是成本优势。当制造端的话语权达到一定程度后,中国企业开始进入自主品牌阶段,向全球市场进发,这在家电、手机等行业特别明显。

  第三,在某些充分竞争、日新月异的领域,比如互联网和智能硬件,中国企业有可能走出一条不同于发达经济体的品牌之路,而同样有机会成为全球性领导品牌。

  中国互联网端的阿里、腾讯、京东、网易、携程、猎豹,制造端的华为、小米、联想,在其所在市场都取得了全球性的领先,只是国际化程度总体上还不足。比如微信早已不是一种即时通讯的消息应用,而是提供游戏、支付和互联网服务的平台。

  中国经济转型期,中国品牌迈向全球的机会

  新战略:国家战略助推品牌起飞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将中国品牌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培育品牌经济,成为适应、引领新常态的重要方向。

  随着《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发布,“一带一路”重大战略也为更多中国企业品牌“走出去”创造了新机遇和新空间。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实现中国制造复兴和升级,再造中国制造新优势、新品牌,已经成为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十年的核心发展目标。

  新常态:打造品牌价值新高地

  今天的中国正在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不是政府选择什么产业和企业去扶持,因为市场的选择才是最有效率的。从小米等中国新兴品牌的发展历程看,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才能是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这和乔布斯之于苹果,李健熙之于三星电子,盛田昭夫之于索尼,并无二致。在用户主导的互联网年代,用高价格建立细分壁垒是一种品牌之路,小米这样的重视用户体验、快速积累用户的道路同样能大行其道。

  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涌现的各种新业态,也正在成为中国品牌快速壮大的关键领域。在另一个国际知名排行榜BrandZ近期推出的2015年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榜单上,中国100强品牌总价值超过4600亿美元,同比增长22%,超过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的增速。值得注意的是,科技、汽车、零售成为排行榜上品牌价值增长最快的三大类别。科技行业总品牌价值最高,其中,腾讯和阿里巴巴分居榜单第一、二位。随着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在中国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正在发力,更多的中国品牌有望亮相海外。

  世界正在从中国的互联网发展中学习一些东西。2015年8月18日《华尔街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为什么嫉妒中国的智能手机》的文章,作者杰弗里•福勒认为,“我们没将手机的潜能发挥到极致。……诚然,美国人率先从苹果公司获得了最好的手机。但在中国,围绕手机展开的生活方式之多却使人嫉妒”。中国的优势是科技在中国通常变得更便宜,使人们能更频繁地更换手机,这为新思想提供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试验基地。

  中国品牌能较快走出国门,中国制造具有并继续保持优势是重要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抓住全球产业分工调整的契机,借助廉价劳动力等优势及一系列开创性政策,让“中国制造”迅速崛起。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多年积淀,中国产品、资本和服务早已今非昔比,中国制造形成了大多数经济体短期难以替代的综合配套优势,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高端竞争新优势加速形成,中国品牌的含金量明显提升。中国品牌必将在不远的将来,以其独特的创新能力成为让世界消费者喜欢的全球品牌。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