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
当前位置:首页>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商标)要闻 |
法航开航中国50年 成欧中间最具竞争力航企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6-09-12 14:47 来源:本站 作者:翁崇琪 点击量:133次
中国品牌网讯:上海,50年前,1966年9月19日,法航AF180航班波音707客机从巴黎奥利机场起飞,途经雅典、开罗、卡拉奇和金边,用3套机组交替飞行了23个小时到达目的地上海。成为第一个开通新中国航线的西方航空公司。 ![]() 50年后,2016年9月8日,刚刚上任两个月的法荷航总裁兼CEO让·马克·雅纳亚克(Jean-Marc-Janaillac)飞到上海见证这一历时时刻。他表示,法航开通中国航线,成为服务于中国的第一架西方航空公司,也因为这段共同的历史,法航及其员工对中国有着强烈的归属感。 ![]() 左起:法荷航商务、销售及联盟副总裁裴安德、法航荷航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让·马克·雅纳亚克、法航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弗里德里克·盖雷、法荷航大中国区总经理顾瑞新 50年来,法航不断适应中国乘客的文化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并开发多种产品,应用于往返中国的航班。 法航荷航是在中欧航线网络上处于领先地位的欧洲航空运输集团。2016年夏季,法航荷航每周90个航班连接巴黎戴高乐和阿姆斯特丹史基浦两大枢纽机场和大中国区的9个目的地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厦门、武汉、香港和台北。成为第一家开辟中国二线城市直飞的欧洲航空公司。 ![]() 50周年法航机组人员合影。 在过去的五十年中,法航荷航也在不断增强其航线网络。凭借与中国南航、中国东航以及厦门航空等中国航空公司的合作,法航荷航集团每周提供多达132个航班飞往中国。同时也是第一个与中国航空公司开展合作的第一个欧洲航空公司。 50年前情定东方 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标志着中国加强同西欧国家关系的一个重大突破。 戴高乐相信,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架构比单极的或是危险的两极架构更有利于势力的平衡。 对某些人来说, 戴高乐在国际政治上所采取的独立外交路线是不可接受的。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 戴高乐的这个决定是非常有远见的, 他非凡的敏锐眼光与战略性的考量并不只是在为中法创造一个特殊的关系, 这一破天荒的决定还将引导日后中法的进一步合作。 ![]() 1966年的上海虹桥机场。 两年后,法航决定开辟中国航线。法荷航商务、销售及联盟副总裁裴安德(Patrick Alexandre)接受网易航空采访时介绍,当年开航中国得到了中国方面的极大支持,中国民航局非常谨慎地翻译条款中法语句子,在那个时候外交尤为谨慎,不过法航的航权还是很快得到了批复。 被收入法航档案中的一张彩色照片定格了1966年上海机场戏剧性的一隅,简陋的候机大厅,毛泽东的“东风压倒西风”题字凛然成为一幅中堂,法国人显然以浪漫之心接受了这个“告诫”,在法国人看来,中法两国空中交通运输协议根本就是按照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总统意愿,1964年中法建交的自然延续。 在此之前,与中国通航的外国航空公司,只有苏联很快从莫斯科飞往北京,巴基斯坦很快从卡拉奇飞往上海。 ![]() 法荷航商务、销售及联盟副总裁裴安德。 裴安德说,我们当时的飞行就像送奶工一样,一站一站地往前飞。的确,东西方两个大国的通航,显然是在政治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在经济的角度却没有过多的考量。裴安德说,那时候法航是一家国有企业,对于能飞往东方的上海,是十分期待的,对于成本并没有想太多。 就像巴黎渴望见到上海一样,雅典、开罗、卡拉奇、金边这些城市也想一睹中国的容貌。当时飞往中国的航班就是这样一站一站地飞过去,就像送奶工一样。裴安德说,波音707是远程客机,原本可以直飞北京,但它更愿意带上更多想飞往中国的乘客。 载入史册的飞行 拉封先生作为首航机长,曾见证了伟大的首航,但我们未能采访到他。根据之前采访内容,通过文字再现当年的场景。 飞行最后一段航程(金边-上海)的机长拉封先生说:“这是一段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航行。在我们看来,中国空港人员表现得相当训练有素,他们在地面上为我们提供的帮助非常令人满意:无线电联系使用的英文无可挑剔,天气预报准确无误,在整个飞行过程中我们所遇到的天气一直都很好。上海机场拥有一条极好的3200米的跑道,这条跑道几乎完全是按照中国政府之前向我们求得的相关实验材料中有关飞行器械要求的规格建造的。” 在上海着陆时,法航受到了热情接待。停机坪一侧,进入拉封先生视野的,是早已列队等候法航首航班机到来的机场工作人员,大部分人的着装是那个年代最经典的白衬衣蓝裤子,飞机跑道边缘清理得干干净净,为迎候法航首飞航班的到来,各种颜色的旗帜迎风招展。“一路上我们一直能够听到真诚的欢迎声,尽管增加了这项常规活动之外的欢迎仪式,我们依然按照预定计划,在停靠两个小时之后按时返航了。我们的飞机上一共有50多位乘客,其中包括刚果共和国派遣的使节代表团。我们的回程和来时一样顺利。” 首任站长拜尔 拜尔是法航在上海的第一任站长,从1966年9月到1968年9月,在上海的任期里,留给了他很多回忆。 “我和我的妻子,还有同事马蒂亚斯,我们作为法航的先遣者,为首航打前站。1966年8月31日,我们从香港乘火车到广州,随身带了17只手提箱,除了私人物品外,我们带去了包括法航建立新航站所需要的几乎所有资料。在航班首飞典礼两周前,9月6日我们终于抵达上海,这时我们才发现虹桥机场完全是新建的,在那里只有中国民航的几条国内航线。” ![]() 首航飞机抵达虹桥机场。 当时,拜尔他们一行人的驻地设在黄浦江边的和平饭店,“在江对岸是一大片菜地,现在那里已经成了日新月异的浦东新区”。在和平饭店住了6个月后,法航的“上海办事处”搬到了淮海中路一幢有着法语铭文加斯科尼(Gascogne)的大楼内。 拜尔先生至今记得,为迎接首航的法航班机,他们的工作压力很大,“到达上海时,距离首航的日子只有14天了,时间对我来说很紧急:需要和中方接机小组人员碰面,对他们进行初步培训;需要落实一处地方,以放置物资设备 首航将带来5吨重的物资;还要找一个冷藏库,以便放置飞机上所需要的快速冷冻物品??”。 在法航上海航站,拜尔先生的妻子实际上担任着秘书角色,“在她的帮助下,我对收到的物资逐一清点后,将它们摆放到架子上。但是,颇具讽刺意义的是,几个星期以后,所有运往中国的美国设备都属于禁运,我们只好把违禁物品重新打包寄回巴黎。为了应对可能的故障,我们预先往金边空运了一批重要的抢修零件。在物品配置方面,我们一周后收到了全套装备,这些物资足够抵达卡拉奇一路所用,包括厨房用品、酒窖、机上商品和冷冻食品,我们还购买了些鲜货,在上海将它们放在了班机上”。 ![]() 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法航涂装一架A380,国航彩绘了一架波音777。 后记 1949年,从上海到巴黎的飞行时间需要45小时35分钟,1966年这段航程需要23小时,而今天,从上海启程直飞戴高乐机场仅仅需要12小时。 1966年,首航的乘客主要是一些来中国工作的外交官、留学生以及很少一些商人,他们从巴黎到上海需要经停好几个国家。 1973年,蓬皮杜总统对中国做官方访问时,法航的波音707 F-BLCH飞机“奥特佛尔城堡号”降落在中国首都北京,巴黎-卡拉奇-北京航线正式开通。 1981年,法航中国每年的客运量2.7万人次,在今天,法荷航从中国9个城市每周发出90个航班。 1997年,法航成为第一家在航班上配备中国翻译的欧洲航空公司,并在航班上提供中餐航食。 2004年,法国航空公司与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合并,法国荷兰航空集团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航空公司。 2016年,法航开航中国50周年,法荷航成为欧中之间运输量最大的欧洲航企。 |
![]() |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