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荣登中国电线电缆产业最具竞争力企业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6-10-13 14:29 来源:本站  作者:翁崇琪   点击量:129次

  中国品牌网讯:一枚小小的绣针,如何绣出一个产业?这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却在“扬州市十大能工巧匠”朱军成和他的“乱针绣名师工作室”引领下变成了现实。从2014年开始,“朱军成乱针绣名师工作室”组织和带动当地40多家企业、3000多名绣娘共同发展,实现了年销售额过亿元。

  如何让一位名师最大限度地发挥带动效应,让更多年轻干部和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宝应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同志介绍道,从2014年8月起,宝应县着眼本土人才培养,深入推进人才强县强镇战略,在举全县之力招才引智、外引人才的同时,创新实施“名师工程”,在工程师、教师、医师、技师、农艺师、文化名师等六大行业人才中遴选55名中青年优秀人才作为培养对象,实行建库管理、重点支持,同期组建12个以县内拔尖人才领衔命名的行业“名师工作室”,将培养对象纳入其中,强化人才队伍抱团培养。“名师工程”实施以来,不仅有效推动了人才成长,加强了本土中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更有力推动了地方产业发展。

  探索新模式,统筹加快各类人才组团培养

  今年气候变化较大,并不利于农作物的生产。但宝应县这个传统农业大县,今年却取得了喜人的丰收。这其中,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扬州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许美刚领衔的“农业名师工作室”功不可没。许美刚向记者介绍道,近年来,工作室十多名成员共同致力于“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通过大力推广生产新品种,实现高产攻关,最终带动大面积生产。短短两年时间,工作室推广的“扬辐麦4号”优质品种种植面积从起初的几万亩扩大到现在的50多万亩。去年小麦亩产达到了419公斤,在全省县级单位中名列第二。即使今年受气候影响,播种迟,雨水多,亩产仍达到了392公斤。

  “独木难成林”。宝应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同志介绍道,“名师工作室”不仅要有名师,更要能培养出更多的名师。为此,他们实行“行业拔尖人才+青年骨干人才”抱团模式,每一个“名师工作室”不仅有领衔专家、指导老师,更有一批在行业内有潜力的中青年优秀人才,统筹加快各类人才组团培养。

  “90后”卞仕新是宝应中等专业学校指导老师,曾获省技能状元大赛一等奖、市“五一劳动奖章”,是“名师工程”最年轻的培养对象。小伙子感慨地说:“名师工程就像指引专业成长的航标,在这里,我找到了同行伙伴,认准了努力方向!”

  目前,在“名师工程”推动下,宝应一批优秀中青年人才快速成长起来。仅今年,各“名师工作室”成员中就先后有12人成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人获得政府特殊津贴,5人当选省特级教师,4人入选省工艺美术大师(名人),入选人数在全市位于前列。

  行业名师高端引学,助推本土人才快成长

  2016年9月22日,宝应县在浙江大学举办的“名师人才创新能力提升研修班”如期开班,来自全县六大行业中的49位省、市、县级专家人才参加了为期5天的研修。

  “这次研修时间虽然只有5天,但课程设置合理、师资力量雄厚、日程安排紧凑,所学的都是专业人才普遍关注但缺乏系统了解的知识,对我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帮助很大。”来自“周茂松名医工作室”的成员丁浩深有感触地说。

  为将“名师工作室”真正打造成全县中青年人才专业成长的“加速器”、专家人才的“孵化器”,宝应县委组织部专门出台了《“名师工作室”组建指导方案》,明确各工作室的重点任务、运行机制及课题研究方向等。同时,选请行业名师高端引学。针对各工作室的工作领域、研究方向,常态选请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等40家院所高校的60多名专家教授担任各“名师工作室”特聘导师,推行“行业名师+青年人才”的结对培养模式,强化行业先进技术的引进普及,切实提高青年人才的眼界见解。

  推动各工作室定期活动。宝应县每年给予每个“名师工作室”4万元工作经费,并汇编《“名师工作室”年度工作计划》。围绕“名师工作室”出科研、出人才,推动12个“名师工作室”定期开展名师讲座、沙龙研讨、赴外学习、课题攻关等主题培养活动累计130多场次。围绕“名师工作室”出服务、出效益,引导周茂松、张荣善、陈士才、许美刚、蔡科明等“名师工作室”赴乡镇基层开展送医、送教、送技术、送文艺等活动20多场次,强化一线服务惠民,树立了“名师工作室”的品牌形象,基层反响较好。

  支持青年人才研修提升。每年给予每个“名师工程”培养对象2000元津贴,推动他们购买图书、自学提升。基于各行业人才现状,遴选更多“好苗子”,组建400人规模的青年后备人才库,纳入各“名师工作室”统一培养。通过结对工作室名师、给予研究经费,推动青年人才开展技术研究、学历提升。每年设立30万元财政专项培训资金,两年来先后举行厦门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专题研修班,帮助青年人才拓展思维、提升能力。

  “名师工程”出人才出成果出品牌出效益

  日前,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以年营业收入130亿元入围2016年中国上市企业500强排行榜,排名第390位;同期荣登中国电线电缆产业最具竞争力企业“十强”。这一消息振奋了全公司上下的心,大家知道,种种荣誉的背后,都离不开公司总工程师、“电缆名师工作室”领衔专家房权生的努力。近年来,房权生带领工作室一班人,坚持以企业效益为先,加快输变电新产品研发,主持的“核级电缆材料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200万元资助,实施以来新产品已相继在浙江三门核电、广东台山核电、山东海阳核电等项目中采用,实现销售过亿元,利税近千万元。

  近年来,由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吴霆博士领衔的“水产名师工作室”团队联合南京师范大学共同开展的“虾蟹新型疫病——螺原体病的研究及防控关键技术”课题成功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子课题“经济水生甲壳动物新型病原螺原体的发现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也获得了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既实现了县级科研水平的新突破,更大幅提升了该县水产的综合实力。

  唯有不断创新研发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才能让产业、企业迸发出蓬勃的活力。“名师工程”实施以来,各行业“名师工作室”共研发新产品20多项,实施新技术60多项,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房权生电缆名师工作室”研发的新产品累计销售达十亿元;“吴霆水产名师工作室”实施的水产“三新”项目面积达20万亩,促进渔民增产2万吨,增收达2亿元;“朱军成乱针绣名师工作室”创作的作品获得“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展“2金6银3铜”和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1金2铜”的好成绩。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