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国产手机厂商一大痛点:专利储备太少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23-02-21 04:14:33 来源:本站  作者:中国品牌新闻社   点击量:178次

  如今,国产手机厂商作为全球日渐崛起的一大军团,所受到的关注已经盖过不少曾经声势浩大的国际品牌。甚至近一两年来,无论是在国际市场站住脚跟的华为、中兴,还是短时间内迅速崛起的新兴厂商,都越来越多地把关注点投向海外市场。

  然而一直在提的“走出国门”,真正实践起来却并不容易。对很多国产手机厂商来说,在走向海外的一刻,国内所拥有的品牌知名度、用户基础、渠道产业链等等资源并不能为拓展国际市场带来太多助推作用,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而海外市场特别是欧美地区成熟的知识产权环境,对中国厂商来说又是需要面对的另外一大阻碍。

  众所周知,相较苹果、微软、诺基亚等,中国厂商在专利技术上的储备还很薄弱。除华为、中兴等少数同时拥有通信技术与手机专利的厂商之外,中国许多手机厂商的专利储备一直是短板,甚至是痛点。

  专利储备小巫见大巫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所得数据,截止到目前,国内主要手机厂商的专利公布数量大体分布如下:

  

 

  (华为、中兴专利公布数量达到万级)

  可以看到,在专利储备方面,中国厂商获得认可的专利数量的分布非常不均衡。华为、中兴的专利公布数达到五位数;新兴手机厂商在专利储备上的排名并不像互联网造势做得那么漂亮,有些品牌专利数量仅仅维持在100+的水平。而TCL、金立等老牌厂商,虽在手机圈深耕多年,但积累下来的专利数量却相对有限。

  根据央视的调查,微软的全球专利数为16万件,苹果公司为5万件,谷歌为2.4万件,诺基亚、三星、爱立信等公司所拥有的专利数量也处于相同等级。大多数中国厂商与之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

  不过,从2014年开始大家对专利的重视程度都有所提高。仅看2015年各厂商的专利公布数,新兴厂商正迎头赶上。小米科技新增866项专利,努比亚新增154项(占中专利数量的大部分),魅族新增59项。虽然总量仍然较少,但聊胜于无。

  一方面,这是国内手机市场充分竞争的结果。纯粹低价和机海战术无益于竞争,技术创新变成厂商们都在思考和关注的重点。另一方面,也“归功于”国际巨头针对中国厂商发起的专利诉讼(如爱立信印度起诉小米);以及国产厂商之间就某项技术展开的归属权“撕逼战”。后者直戳痛点,国产厂商的专利技术积累问题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去年国家发改委在对高通公司在华垄断做出的处罚中,决定取消“反授权协议”(使用高通芯片的中国厂商须将专利授权给高通,并且不得向后者客户收取授权费)。撤掉了高通的“保护伞”,国产厂商对待专利问题也变得更加谨慎。

  而传统厂商每年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也是花了大手笔的。中兴每年将营收的10%投入研发,累积投入4000亿美元。TCL早年间与阿尔卡特合并,获得后者所有相关技术的知识产权,后续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占到销售收入的8%到10%。截止到2015年7月份,华为、中兴等厂商的专利新增数均为千位数。

  不过专利总量并不能完全反映国产厂商的技术实力。在专利的几种类别中(发明专利、外观设计、实用新型),技术沉淀时间较长的厂商在发明专利占据更多优势,而新兴手机厂商更多以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为主,后者更加简单粗暴,短期内更容易看到成效,但是核心专利技术仍然缺失,对于长期发展不利。

  国产厂商出海如何赚足底气?

  在海外市场,很多国际专利大户在市场上带有一定的垄断性质,苹果三星等专利储备雄厚的厂商可以拿专利技术为武器打压其他厂商,保护各自的市场地位。但是中国手机厂商却不能,甚至手中有限的专利储备还不足以拿来作防御,近身肉搏就更谈不上了。

  国内像小米、魅族等厂商,在印度、马来西亚等地区布局频繁,选择东南亚这种知识产权环境相对宽松的地区走出面向海外的第一步。不过想要进入欧洲美国等成熟市场,还面临很多困难。

  少数布局海外市场较早的厂商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4年华为在部分海外市场成绩突出,中东、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占比增长三倍以上;中兴目前是美国第四大手机厂商;而TCL通过收购阿尔卡特,在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但无论是哪一个国内厂商,面对国外专利巨头的打压都很难单独存活,况且现在专利积累还十分薄弱。

  手机厂商在海外市场碰壁并非没有前车之鉴。曾经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HTC遭遇苹果公司专利起诉,2012年在美国市场遭到重创;更早之前(2010年),来自深圳的手机厂商基伍遭遇西门子、爱立信、摩托罗拉等国际巨头的专利诉讼,直接导致基伍产品年度出货量下降了30%以上。未来进军海外市场,单个个体势单力薄,必须首先修炼内功,加强自主专利技术的储备。另外,抱团取暖或许也会是另一条出路。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