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山寨文化”:中国企业创新路上的一道伤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23-02-21 04:14:29 来源:本站  作者:中国品牌新闻社   点击量:111次

  曾几何时,“山寨文化”成为中国诸多产业发展路径的代名词,尤其是在科技产业中,“山寨文化”更是被部分企业奉为竞争制胜的法宝,而在中国整体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不利、市场和用户贪图低价忽视品质和服务的当下,“山寨文化”确实一度找到了滋生的土壤。不过,随着产业竞争的激烈,尤其是产业竞争全球化的趋势,国内企业纷纷寻求海外市场新的增长机会,去“山寨文化”,创新和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势在必行,否则我们将寸步难行。

  当然,有人会说,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地区还有大片的市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样不力,我们还有大量空间,这话没错。过去很多年,许多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路径的确是这样的,也赚了不少钱,但换来的依然是低质、廉价、抄袭等各种对MADE IN CHINA的解读。

  为此,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近日表示,中国“山寨文化”盛行,是阻碍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的一个最大因素。而经济学家吴晓波在其近期的一档视频节目中,也以创新研发为话题抨击了“山寨文化”对于中国创新和产业的阻碍。那么问题来了,“山寨文化”的危害在哪里?中国应该如何去“山寨文化”?

  就像杨元庆和吴晓波所言,“山寨文化”最大的危害就是我们的企业只能是窝里斗(在中国市场尚有折腾的空间),一旦走向海外市场,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将寸步难行。更为重要的是,“山寨文化”将极大削弱我们产业的竞争实力,长此以往,我们在任何产业中都处在产业链的低端,虽然看似庞大(数量),但永远不能成为产业的引领者,并从中获得高附加值。

  众所周知,作为创新和知识产权衡量主要标准之一的专利,在某种程度上代表和反映出了企业的创新水平和真正实力,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成败,甚至是生存。

  例如在智能手机产业,在2010~2012年间,苹果以专利战的形式先后3次起诉HTC,最终逼迫当时在Android阵营表现突出的HTC与其进行专利交叉授权,此举令HTC元气大伤。虽然不能说HTC今天的陨落完全是因为专利战造成,但HTC在专利领域的空白确实给自己留下了后患。而被微软并购后的新诺基亚(NSN),由于其积累有相当多的专利,据称仅通过专利授权就可以很好地生存和发展。有鉴于此,专利的运作和利用始终是国外巨头重要的策略。

  具体到中国企业,由于奉行“山寨文化”,去年12月份,爱立信在印度状告中国手机厂商侵犯专利。今年,知名的Beats 耳机向很多中国山寨耳机厂商发起诉讼,索赔额达到十亿美元。而在过去十年里,中国企业是遭遇美国专利侵权调查的主要对象,败诉率高达60%,远高于26%的世界平均值。而《世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报告(2014~2015)》指出,尽管目前中国智能手机产业专利实力有了一定的增强,但产业整体竞争力依然薄弱,随着专利纠纷及专利诉讼数量显著攀升,中国智能手机产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专利风险。上述报告认为,在国内市场逐渐饱和、盈利压力加大和开发高端品牌的驱使下,国产品牌厂商都加紧海外布局,但是“海外拓展风险加大,产业沦为世界代工厂威胁激增”,之所以如此,就是我们在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缺失。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做到在专利上或者说保持创新的领先?

  首先需要的是研发上实打实的投入。例如在半导体领域,高通是家历史只有30年的公司,但已累积投入360亿美金进行研发,约占营业收入的20%。与其他同类公司相比,高通研发投入比例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具体到中国企业,华为是中国研发投入比例最高的高科技企业,其每年研发投入大约占年度营业收入的10%以上,累计研发投入达到1900亿人民币。两者旗鼓相当,因此都在各自领域成为领头羊角色。

  高投入自然意味着高回报。正是由于持续的研发投入,2013年,福布斯曾以人均的专利能力为评选标准,评选全美15大的创新城市,高通所在的圣迭戈超越众多大城市位于前列。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前发布的2014年国际专利申请件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还位居第3位的中国华为,在2014年也已经跃升至首位。

  其次是具备产业的前瞻性,而不仅是追随和模仿。要知道,早在1995年,高通就将互联网接口协议写入手机芯片,而一直到2007年,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才开始流行,由此可见,技术的储备与积累,需要洞察趋势,更需要承担巨大风险的勇气。同样,华为在2008年率先推出SingleRAN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解决多网共建、多网运营所面临的挑战,并由此推动了整个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并迅速上位直至成为3G/4G的领导者。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年,手机市场开始萎缩,厂商纷纷推出新机也未能止住颓势,第二季度的手机市场增速创下了6年来的新低,这给全球芯片厂商敲响了一个警钟,死守手机领域已经无法维持竞争力,而物联网就是手机之后的下一个蓝海市场。作为手机芯片的霸主,高通早在2011年就开始布局物联网,2015年,高通芯片业务营收中的10%将来自于智能手机以外的设备。同样,华为从2011年聚焦智能手机走精品路线的同时,依托2012年实验室,早就布局在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车联网和物联网等多个领域,如今,华为已经开始向市场释放之前的技术储备。

  最后就是坚持。按照吴晓波的话就是找准一个自己认准的点就要深钻下去,越深越好,而这需要的是企业针对某个领域“十年磨一剑”的坚持精神。了解高通的人都知道,在高通刚介入CDMA的时候,第二代移动通信方式GSM正大行其道,许多电信设备商对CDMA并不感兴趣。高通坚信CDMA的前景,其坚持也得到了回报,尤其是3G依托CDMA技术演进,更给高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契机。而华为在通信领域的坚持更是被大家所称道,华为始终坚守围绕管道战略勤恳耕耘,通过28年的努力,终于赢得了今天的市场地位。

  对比美中两家优秀企业的成长路径和成功哲学,答案是惊人的相似。中国经济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压力,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再上台阶,因此对待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必须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话说起来难,做起来可不容易,但我们可以先从清除“山寨也是创新”这种悖论做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