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中企进军一带一路或掀专利申请潮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23-02-21 04:14:28 来源:本站  作者:中国品牌新闻社   点击量:146次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第一步,往往决定着此后“开疆拓土”的成败。但这第一步要做什么,很多企业却并不清楚,这也直接导致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被动局面。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近年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起的针对进入美国市场企业的“337调查”案件中,近三分之一的被告是中国企业,其中90%以上涉及专利权。不仅如此,在包括一些新兴经济体在内的其他国家,不同行业的中国企业,从彩电、手机、大型工程机械设备到高铁,都频频遭遇专利诉讼或壁垒。

  近日,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多位法律专家都明确提出,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第一步”,就是亟须培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尽早展开全球专利布局。

  高铁遇阻因海外专利布局不够

  “一带一路”沿线途径的64个国家中,大多属于发展中国家。在这些法律制度可能不甚健全的国家,风险丝毫不减。

  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中国贸促会法律部部长王承杰提醒中国企业:“不仅仅发达国家间经贸有摩擦,发展中国家间的经贸摩擦也不少,比如‘一带一路’沿线的印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耳其,都是贸易摩擦的多发地。”

  而在各类摩擦中,知识产权正日益成为国际市场博弈的战略高地。王承杰说:“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竞争,产品竞争是以知识产权的形式来体现的。而知识产权反映在法律上,通常是通过专利、商标来体现的。”

  实际上,国际市场关于知识产权的竞争,早已全面展开。以中国高铁为例,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点,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并经过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中国轨道交通技术在高铁上率先实现多项突破,跻身世界一流之列。即便如此,中国高铁在“走出去”过程中正在面对的,同样也是一条充满风险和挑战的荆棘之路。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平教授日前披露,中国高铁在走出国门时,发现巴基斯坦的铁路修建非常活跃,但是真要修到巴基斯坦,却可能遇到很大的麻烦。“因为有侵权嫌疑,一旦走出国门,就要重新申请专利,否则你就是侵犯别人的专利了。”

  对此,北京海中知识产权咨询公司总经理黄贤涛认为,最大的风险,就是中国高铁企业在海外专利布局不够。

  “以中国高铁企业PCT(国际《专利合作条约》)申请为例,大部分专利撰写质量不高,专利价值有限,很难形成核心竞争力。面对海量的高铁专利布局,中国高铁一旦遭遇知识产权纠纷诉讼,反制筹码很少,不得不交高昂的专利许可费。”黄贤涛说。

  中企海外专利博弈喜忧参半

  事实上,不单单是高铁,其他行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不乏这方面的教训。据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秘书长马秀山介绍,在北非,公司开发油井钻探,使用的设备涉及到跨国公司的专利权,我国的公司为此支付的专利使用费,足足占到开采成本的1/3。

  在这方面,除了传统机械行业,更加注重创新能力的手机业在近年进军海外市场的过程中,也交了不少学费。专注于智能产品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小米就是其一。

  2014年底,在小米迈出国际化的第一步向印度市场进军时,就遭遇到一场“滑铁卢”。因专利布局缺失,小米在印度被爱立信提起专利诉讼,法庭裁定小米侵权并下发禁令,要求小米停止在印度销售和进口手机。此番受挫,对于小米未来全球市场开拓影响巨大。

  曾与小米有着类似境遇的华为,便是后者之一。据华为高级副总裁、首席法务官宋柳平介绍,华为在早期迈向全球的过程中也曾同小米一样,受到许多专利挑战:2003年的思科诉讼案、2009年的摩托罗拉诉讼案等,让华为重新审视企业迈向国际的道路布局,痛定思痛,积极建立起华为自有的知识产权体系。

  在这种不利局面下,华为着眼全球,以每年10%以上的高位研发投入,积极推进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体系的建设与规模扩张。截至目前,华为在中国的专利累计授权23112 件,外国专利累计获得授权15713件,在多个细分领域专利积累居世界第一。

  对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王彬颖近日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专访时曾特别谈到,华为等中国企业在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和拓展海外利益方面表现出色,积累了丰富经验。

  无独有偶。在总结今年三一重工赢得美国马尼托瓦克公司提起的“337调查”成功关键时,三一重工知识产权部部长陈路长也强调:“知识产权是企业‘走出去’的真金白银,赢得‘337调查’,靠的就是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及有针对性的专利布局。”

  据统计,至今,三一重工已提交专利申请8600余件,获得专利5200余件,并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国际专利申请400余件,形成了良好的知识产权海外布局,成为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

  不能再将专利当作荣誉证书

  中国丝绸之路专项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办公室主任徐永前指出,在“一带一路”战略中,企业要想面对新机遇、取得新作为,一个重要前提就是,首先要有“法治丝路”的意识。

  “法治丝路”意识首先就是要有全球视野下的专利布局。不过,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表面上看,中国目前既不缺乏专利热情,也不缺乏申请专利的行动。

  数据显示:201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92.8万件,同比增长12.5%,连续4年位居世界首位。

  同专利申请大国的背景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企业在进军海外市场的过程中却屡屡受挫。这是为什么?8月8日,财经专家吴晓波在南京作了一场1小时40分的演讲,题目为《如何拯救我的资产》。他的演讲被整理成文字后,迅速刷爆微信朋友圈。其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对于这种现象,吴晓波在演讲中分析指出,很多不明就里的企业将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等保护行为更多地当作“荣誉证书”和奖励手段使用,对法律赋予其保护作用视而不见,或者说不知道如何行使其应有的权利,没有起到真正的保护作用。

  “我国连续4年全球专利申请量第一,但是专利许可、转让的数量却少得可怜,一方面现在专利的奖励等指标都围绕专利数量进行,使得专利数量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质量无考核标准,导致我国是专利大国却不是专利强国,不能对创新形成有效保护。”他说。

  专利转让要善于借助专业力量

  对于当前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渠道不通畅,重权利轻转化”的现状,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交易与产业升级平台汇桔网CEO谢旭辉提出,“应该让知识产权像商品一样流动。”

  “知识产权的唯一性、稀缺性与国际属性决定了它比任何领域都更需要全球性配置资源。”谢旭辉认为,让知识产权像商品一样在世界各国自由地流动,能有效地解决知识产权资源闲置问题,更好地促进各国的技术进步与协同发展。

  “只有当知识产权实现商品化、产业化、金融化,知识产权融入了人们的生活,知识产权新时代才真正到来。”谢旭辉说。

  对此,王承杰认为,企业创新,一要重视研发,二要重视保护。有些技术可能已经比较成熟,或者是别人已经申请专利保护的技术,你即便再研发出来,也不能走出去,就要考虑借助专业力量来帮助你做一些规划。

  “也就是说,你可以检索专利,如果发现人家已经都有了,要么你购买人家的,要么你就要另辟蹊径。”他说。

  对于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的布局,作为专业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管理者,谢旭辉分析认为,对于那些已经进入500强的大型企业来说,可能很多企业会把知识产权注册和保护的重点,放在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其次是“金砖国家”,但是像东南亚、南亚、西亚、东欧的一些国家,之前往往不是那么重视。

  不过,谢旭辉乐观估计,从今年开始,这些企业应该会掀起一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注册保护的高潮。“因为,‘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多数是非发达国家,相对来说,很多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比我们还弱,但越是这个时候,我们中国企业就越有机会。”他说。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