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我医药类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23-02-21 04:14:28 来源:本站  作者:中国品牌新闻社   点击量:135次

  中国品牌网讯:国家卫生计生委9月10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指出,“十二五”以来,我国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人民健康需求,在医药卫生领域组织实施了科技重大专项等一批重点项目,国家财政投入总计近300亿元,产出了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成果。

  医学SCI期刊论文居世界第二位

  秦怀金表示, 2010年至2014年,我国医学SCI期刊论文总量超过23万篇,居世界第二位;2011年以来,医药类专利申请量已位居世界第一;基因组学、干细胞、免疫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疾病诊断防治技术与产品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医药卫生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医药产业的发展,为解决重大健康问题、提高健康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重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方面,我国重点疾病诊防治技术取得长足进展,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技术与策略不断更新,为减少发病、实现早诊早治、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技术、新药物、新方法、新策略。

  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方面,心脑血管病的人群队列研究取得了突破,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我国人群特点的高血压控制、脑卒中预防治疗及管理模式。在颅脑外科领域取得多项关键技术突破,进一步优化了外科治疗方案,如脑干肿瘤等疑难脑病手术方法,显著提高了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把我国神经外科手术带入世界领先行列。

  在肿瘤防治方面,针对我国常见多发的肺癌、肝癌、食管癌、白血病等,重点加强早期诊断技术研发,提高了早诊率;研制了一批临床诊疗规范和关键技术,使治疗的规范化与精准化程度大大提高。王振义院士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分化疗法,开创了联合应用反式维甲酸和氧化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先河,使五年生存率上升至95%,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第一个可治愈的成人白血病。

  恶性肿瘤等疾病已获批85个创新药

  秦怀金表示,对于传染性疾病,我国的预防控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十一五”以来,我国以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为重点,不断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在新型诊断技术、优化临床治疗方案、综合防控策略与措施等方面取得系列突破,为降低新发感染率和病死率提供了技术支撑。

  我国自主研发的艾滋病毒核酸检测试剂,使检测窗口期由22天缩短至11天,已在全国血站投入使用,有效提高了血液安全保障能力,为艾滋病感染者的早发现和控制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解决重症肝病病死率高的难题,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肝系统,将急性和亚急性重症肝炎病死率由88%降至21%,慢性重症肝炎病死率由85%降至57%;新型结核杆菌快速检测试剂使检出率提高20%。

  针对新发突发传染病频发、发现难、危害严重、防治手段匮乏等难点,我国重点加强了技术体系和能力建设,建成覆盖全国的“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技术网络体系”,突破病原体组合筛查等关键技术,使新发突发传染病病原体的检测鉴定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立了应急性药物和疫苗研发、应急救治等技术平台,显著提升了突发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实现由被动应付向主动应对的转变。

  秦怀金说,科技的发展还推动了药物创新能力的提升。我国坚持以临床用药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组织实施了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在持续加强药物研发技术体系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重点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毒感染性疾病等10类(种)疾病,采取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加快药物品种创新研发,已累计有85个创新药物获得批准,超过200个新药品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新药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靶向新药阿帕替尼、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新药西达本胺等,均已成功上市,填补了临床空白;在国际上率先研制成功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甲型H1N1流感疫苗、戊型肝炎疫苗等,为传染病防控提供了新的手段;完成一批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的仿制创新和产业化,大幅降低了临床治疗费用;技术改造了200余种大品种药物,提高了药物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显著提高临床用药可及性。

  高血压社区管理已覆盖8500万患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说,我国对儿童实施有效抗病毒治疗方案,治疗12个月的病毒学成功率为72.5%。改进乙肝疫苗剂量,使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提前3年达到WHO西太地区乙肝防控目标;成功研发60微克乙肝疫苗,将疫苗接种应答率由此前的78.6%提高到92.8%。

  传染性结核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比1990年明显降低,提前达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阶段性指标;成功研发结核分枝杆菌快速检测试剂,明显提高了结核病检出率;在部分区域建立研究示范区,积极探索科技综合防治新模式。

  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王明荣说,我国分子靶向药物等创新药物研发蓬勃开展,多个抗肿瘤新药获批上市。

  例如,用于治疗肺癌、胰腺癌等的盐酸吉西他滨,治疗效果相同,价格仅为进口药的一半,不仅使国内众多患者受益,而且已出口至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

  治疗肺癌的盐酸埃克替尼作为全球第三个、亚洲第一个上市的肺癌靶向抗癌药,打破了进口靶向药的垄断局面,并以低于进口药30%—40%的价格,让更多的肺癌病人用上靶向抗癌药,疾病控制率约为80%,治疗有效率约为30%,平均生存期从原来的3—6个月延长到一年以上。

  王明荣表示,我国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靶向药还有很多,在三五年内会有很多国产靶向药问世,打破西方靶向药的垄断,降低价格,使更多患者受益。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中国医科院阜外医院副院长顾东风说,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于2005年启动了“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通过推广普及高血压防治指南,推动社区开展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总共管理患者300万人。

  规范化管理1年后,高血压控制率从基线时的18.7%上升至76.6%。2009年起,国家把高血压管理纳入了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的内容,在全国推进高血压社区管理。截至目前,估计管理患者超过8500万人。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