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一个牢不可破的豆浆机专利“铁桶阵”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5-12-18 13:28 来源:本站  作者:姚越    点击量:108次

  中国品牌网讯:“有专利走遍天下,无专利寸步难行”,现在举一反一正的案例,来证明专利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围绕专利,两家山东企业正经历一喜一悲的剧情。

  案例一:一千多项专利,二百多项核心发明专利,这是专利领域“超级玩家”九阳股份创业21年的技术积累,涵盖了一台豆浆机的全部核心技术。十年来,九阳在国内外打了上百场官司,但无论是来者不善的国内巨头,还是跨国企业,几乎无一胜诉,秘密便在于狂热的创新者九阳用1000多项专利将豆浆机“从头包到脚”,国内外企业要想进入豆浆机领域,这些专利都绕不开。

  案例二:新型泡沫陶瓷过滤器可有效去除或降低熔铸金属液中的夹杂物,使金属铸件表面光滑,废品率降低。几年前,山东某企业以近千万元年薪邀请德国科学家攻克其关键技术,并投入几千万元新上生产线。但在产品出口时猛然发现,此技术的国际专利早已被国外企业拿下,这就意味着出口受阻,几千万元的生产线可能瞬间变“废铁”。

  在各种场合,济南市知识产权局局长李海波常常提到这两个案例,他试图告诉企业,“中国企业要成长,走向国际市场,不要忘记创新和专利,否则就是在冬天里裸奔。”

  在济南甚至在山东,九阳为专利保护竖起了一个标杆。李海波认为,刚刚斩获“中国专利金奖”的九阳股份,是中国企业“用专利杀出一条道路”的典型案例。它的专利战略和实践,为世界认识中国企业提供了全新的角度。

  一个牢不可破的豆浆机专利“铁桶阵”

  1994年,九阳始创人王旭宁在发明中国第一台智能豆浆机的同时,便通过省市知识产权部门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21年间,九阳取得小家电专利20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200多项。这其中包括豆浆机专利申请近1000项,授权800多项,发明专利申请100多项,PCT国际专利申请十多项。这意味着,近1000项专利的“防火墙”已将自己的豆浆机保护起来。

  尽管掌握着国内豆浆机方面的绝大部分专利,但九阳的态度是尊重科研成果,也愿意和其他企业和平共处。在九阳看来,靠单打独斗豆浆机市场做不大,参与者越多,蛋糕就会越大,竞争越充分,公司就能成长的更快。

  但当一而再,再而三受到恶意侵犯时,九阳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权,这是企业的底线。

  近几年,九阳和国内外家电企业官司不断,核心只有一个,豆浆机侵权。不过,让国内外家电巨头赔款,让侵权豆浆机下架,专利侵权之争中的九阳屡战屡胜。

  当企业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时,九阳公司凭着对自身技术研发基础和专利保护方案的信心,依靠各级人民法院的公正裁决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客观审查,往往最终以和解的方式保护了自己的知识产权。这是最好的结果,它在使侵权企业尝到不尊重原创、不尊重知识产权的应有代价的同时,也探索出家电行业专利良性竞争与产业协同合作的新模式。

  “一千多项专利将豆浆机‘包裹’起来,任何企业要想进入豆浆机行业都绕不开这些专利,所以理直气壮的九阳很会打官司。”有观察者认为,九阳打赢了官司,也赢得了市场,70%的市场占有率说明九阳吃到了专利保护的“甜头”。

  如何突破国外“专利丛林”?

  早在2002年,九阳豆浆机跨出国门的第一步时,首先想到的便是专利。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韩润说:“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没有在当地市场的发言权。中国企业要走向国际市场,就要对自主知识产权进行前瞻性部署。”

  为此,九阳先后在中国台湾和香港、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5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商标注册,其中在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获得“马德里协定”国际注册,实现了企业的自我保护,为打造世界品牌奠定了基础。

  此外,九阳还有10项发明专利进行了国外PCT专利申请,受到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专利法律保护。

  长期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李海波认为,超前部署使九阳在国内外市场上掌握了主动权,这一点对时下的中国企业颇有启示。

  “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首先面临的是如何突破各国企业精心设置的‘专利丛林’,如何面对专利权利人主张的高额专利费用,如何规避竞争对手潜在的专利风险。否则,我国企业仍然会因为频繁的专利收费问题,沦为发达国家的‘代工厂’。”李海波说。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