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科技巨头专利竞赛加速,引发市场担忧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5-12-25 10:23 来源:本站  作者:姚越    点击量:94次

  中国品牌网讯:日前,有研究机构发布了一组智能可穿戴领域美国专利申请状况的数据。数据显示,从2010年至2015年5月,在智能可穿戴领域共有4.1301万件美国专利申请,其中三星公司占据4%,数量超过1600件,紧随其后的分别是高通公司和苹果公司。由于三星公司和苹果公司之间有着特殊的“恩怨情仇”,两者在智能可穿戴领域的专利对比,被业内人士解读为专利战爆发前的“暗度陈仓”。

  一场旷日持久、一波三折的智能手机专利战将苹果公司与三星公司这对“欢喜冤家”牢牢地捆绑在一起。作为这场“世纪专利大战”的主角,两者有可能再度交锋,在智能可穿戴领域展开一场专利搏斗。

  业内人士表示,三星公司和苹果公司在智能可穿戴领域专利申请上的暗中较劲证明了智能可穿戴领域的火热,该领域或将成为下一个专利战的主战场。专家建议,对于方兴未艾的国内智能可穿戴产业来说,要警惕可能爆发的专利战。相关企业只有加大技术投入,注重创新研发,重视专利积累,才能从容应对可能存在的专利风险。

  专利竞赛加速 引发市场担忧

  事实上,为了争夺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早在2013年,各科技巨头就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开发出各种应用产品,满足消费者的用户需求。2013年9月初,三星公司就推出了智能手表Galaxy Gear;谷歌公司也不甘示弱,研发出了google glass;随后苹果公司也在2014年宣布智能可穿戴设备计划,并上市了Apple watch产品。微软公司尽管没有推出代表性产品,但其耗资2亿美元从美国Osterhout设计集团收购了一批与智能可穿戴设备有关的资产和专利,这足以说明其对智能可穿戴市场的野心。而微软公司的这一举动,也加速了各巨头间的“专利装备竞赛”。

  此番三星公司与苹果公司的专利数据被公开,更是引发了市场对专利战爆发的担忧。联想起双方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恩怨情仇”,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双方还在“暗度陈仓”,但智能可穿戴领域专利战的爆发只是时间问题,一旦时机成熟,各方将为赢得市场展开一场专利的殊死搏斗。

  “专利申请量的增多意味着可穿戴设备领域的竞争愈演愈烈,该领域的专利战可能已无法避免。”中投顾问IT行业研究员王宁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与智能手机的市场规模相比,可穿戴设备目前还微不足道,但作为未来移动互联网的新入口,它将成为智能终端设备中的“新宠”。而可穿戴设备要将大量的技术集成到一个产品中,不可避免地会需要很多专利技术,因此,专利将变得更有价值,这也是各家公司开展“专利装备竞赛”的原因所在。

  作为国内规模较大的运动社交平台,咕咚网也推出了自己的智能运动手环,其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申波却对智能可穿戴领域的专利战持相对乐观的态度。“目前讨论专利战是否会在可穿戴领域爆发,我认为为时尚早。”申波表示,首先,可穿戴设备的产业链条还没有最终形成,大规模应用还没有被引爆;其次,适合可穿戴设备广泛使用的平台还没有真正完成用户聚合,只有亿级用户才能推动可穿戴设备专利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第三,可穿戴设备产品的体验还没有形成足够的用户黏性。

  开展专利布局 主动迎接挑战

  无论专利战最终是否会如期而至,国外巨头在可穿戴领域开展大量专利布局已是现实。在抢占智能手机市场时,国内企业就因为缺乏核心专利,致使我国智能手机产业一直处于被动跟随状态,与苹果、三星等巨头的差距较大,这不得不引起国内相关企业的警觉和重视。

  “国内可穿戴设备企业应该引以为戒,避免重蹈覆辙。”北京优赛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斌强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的可穿戴技术专利申请中,专利申请人比较分散,能够持续深入研究的企业和单位比较少,因此我国相关企业和单位应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加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横向合作与交流,制定完善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及时发现、规避专利侵权风险,并利用现有技术实现再创新。

  王宁远建议,企业间应大力发展战略联盟,单个企业因为难以承担高额的研发费用而易于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此外,国内企业应化被动为主动,熟悉市场的专利分布情况,把企业的专利布局到产业最核心、最基础的领域,这样才能在以后的专利战中处于主动地位;企业在增加科研投入的同时应重视专利申请,庞大的专利储备将成为企业日后抢占市场的重要砝码。”王宁远表示。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