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中国高校所申请专利数量远高于国外名校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5-12-28 09:24 来源:本站  作者:姚越    点击量:115次

  中国品牌网讯:在日前由上海市科协、《自然》杂志出版方施普林格·自然集团等共同主办的2015科研·创新·创业国际研讨会上,宁波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院长曹聪这样表示。“中国的个人和企业所申请的专利数量,大概有50万,但同时我们也听到,这些技术转让的比率还是非常非常低的。”

  据了解,此次研讨会汇聚了上海科技大学校长江绵恒,中科院院士陈洪渊、舒红兵和美国科学院院士邓兴旺等科学家、大学校长、决策机构、研发机构负责人和商界领袖,共同探讨如何以科研促进创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中国高校所申请专利数量远高于国外名校

  曹聪认为,2015年是中国的科学技术体系改革的三十年,很多指标都显示出,中国的科技体系在创新这一点上有非常大的发展。但他也坦言,科技方面的资金投资更多的是用在对人才的培养,以及对科研设施的改善,但在科研体系方面还是一些挑战和问题。

  “在这30年的时间当中,技术转让在中国的比率还是非常低的。”曹聪表示,中国的个人和企业所申请的专利的数量大概有50万,但这些技术转让的比率非常低。 “如果我们仔细地来看一下像MIT、斯坦福等知名的大学,你会发现这些大学所申请的专利的数量,其实还是非常有限的,与此相对照的是,中国的大学或者是中国研究院所申请的专利的数量确实是非常高。”曹聪认为,有很多的专利其实根本就没有变为实际的应用, 或者没有变成很好的产品和服务,原因跟中国的科学体系当中的评估机制有关系。

  “中国的这些发明,要把它变为更多的可以被实际使用的产品和服务,我觉得这需要对整个科技体系当中的评估机制进行改进。”曹聪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国的竞争力,在这个意义来讲,科技体制的改革还没有完全结束。

  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合作发展与促进部主任Manuela Arata则建议,要考虑怎么能够支持科学家把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进一步的应用和转化,首先第一步一定要“赋权”,给予科研人员主动转化其科技成果的权利,其次要做好服务工作。“举一些欧洲的例子,例如科学家如果需要一个专利的话,我们就开设这样的申请课,因为很多科学家,很多发明家他们很会做科学发明,但对简单的实际生活中像申请专利这样的事情,可能不知道怎么做。”Manuela Arata表示,课程将教会他们怎么写申请专利,怎么能够拿到资金,同时赋予科学家权利,能够帮助更好地转化他们的科技成果,并刺激他们的创新能力。

  上海交大要建创新创业学院一年招50人

  研讨会上,作为科研机构的代表,韩国高等科学技术学院校长姜成模主题报告中介绍了韩国高等科学技术学院(KAIST)“创造力和挑战”的核心价值观,并结合一系列创新和创业案例,阐述了如何进行教育改革,强化产、学、研合作,实现教育和产业之间的协同效应。

  “通过各种支持和培育科技初创企业的项目,KAIST已发展成为韩国科技创业公司的摇篮。”姜成模表示,学校有很多来自商界、企业的投资,来刺激教育和研究。因为产业界和教育界有了直接的沟通,得到企业的反馈,学校知道哪些是值得研究的,然后由企业持续投资,不断推动创新和实验,最终达成成功的创业和创新。据了解,KAIST成立于1971年,是一所培养韩国所需科研精英的研究型大学,在汤森路透全球最具创新力大学排行榜上位居第十。

  研讨会透露, 上海交通大学也正在进行类似的尝试,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桑大伟表示,上海交通大学正在打造一个与此相关的生态系统,通过建立创新创业学院,来开展企业家精神以及创新学科的教授。“虽然我们的目标是希望我们的学生也能够去建立自己的初创企业,但其实大部分人其实并不需要也不适合创立自己的企业,更多的是接受一种思维方式,可以适用于各个方面,例如你做研究的时候,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初创的企业,你要能够组织资源,你要去制定自己的计划,并努力取得很好的结果。”桑大伟表示。

  据了解,创新创业学院每年的招生名额为50人,院方将为学生们提供校外辅导员,这些辅导员大都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校友的企业界人士,他们不但会和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对项目的投资资金,来支持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