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生态圈快速成形的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5-10-15 08:34 来源:本站  作者:姚越    点击量:181次

  中国品牌网讯:中国智慧自动化市场正发烧。中国政府于今年提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吸引诸多国际自动化大厂纷纷透过购并/合资中国企业抢攻此商机。台湾厂商在中国投资规模虽相对较小,但日后仍可透过与中国厂商合作,并藉由同业交流、策略联盟以及跨领域创新等三种途径,抢下此聚宝盆。

  中国近期推出“中国制造2025”十大领域战略技术线路图,将补助大量资金,协助中国制造业加速工业自动化发展,引爆庞大智慧自动化(简称智动化)与机器人建置商机;包括ABB、西门子(Siemens)、洛克威尔(Rockwell)等国际大厂,以及许多台湾工控业者皆已展开抢攻。

  亚洲制造业冠军联盟总干事罗百辉表示,中国2013年的制造业产值约17,570亿美元,约占中国产值30%,显见制造业具一定重要性。不过该国制造业仍有问题待克服,譬如关键技术与高端设备多依赖进口,自主创新能力较低、资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程度低等。有鉴于此,中国已研拟相关政策,并于今年5月出台《中国制造2025》,加速产业转型。在此政策补助之下,中国各省正加紧脚步迈向智动化,譬如昆山市与东莞市,分别补助资金来鼓励企业发展“以机器换人”或推动两化融合,提升智慧制造实力。由于中国智动化市场前景可期,国际大厂已透过销售服务、购并/合资等方式展开布局,藉以成功抢食此块大饼,譬如Honeywell、ABB、Rockwell、Siemens与Omron皆加强销售服务。当中也有厂商透过购并/合资增进战力,譬如Rockwell并九州电气、Siemens合资威胜集团、Schneider并利德华福等。

  事实上,近一、二年国际厂商加快投资中国,有些业者甚至将中国当成亚洲的集散地。与国际大厂相比,台厂虽有持续投资中国,但经营规模相对较小,因此台湾自动化厂商可透过共同合作来加强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以利未来发展。罗百辉分析指出,台厂若制程掌握度低且智动化程度低,可透过同业交流方式增加前进中国市场的机会;而制程掌握度高但智动化程度低者,应利用策略联盟方式,与其他厂商共同布局;若两者程度皆高的业者,则可考虑跨领域创新,增强竞争力。此外,台厂有些专精产业,譬如3C产业(半导体、面板)、传统产业(家电、金属加工)在两岸合作智动化方面,较有发展机会。

  中国除了与国际自动化厂商合作外,当地的业者也争相发展机器人。

  中国工业机器人生态圈快速成形

  工研院产经中心机械与制造系统研究部研究员黄仲宏认为,AI、人机协同与机器人系统平台,将成为未来机器人发展的重要趋势。他表示,近年中国人工薪资上涨,同时观察该国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与PMI指数,可见其制造业正每况愈下,有鉴于此,中国意欲藉“中国制造2025计划”,来带动制造业与经济发展,机器人尤为聚焦重点。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机器人喻为是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而带动诸多大陆厂商与国外大厂相继投入发展。在罗百辉看来,中国研发机器人的战略,主要围绕汽车、机械、电子等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并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组化发展,以扩大市场应用。预估2015至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将以25%以上的速度稳定成长,2020年有望形成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同时高阶市场本土的产品在占有率将攀升至45%以上,中国南车、中兴通讯、配天制造等公司在相关机器人的表现将备受期待。

  然而,在政策驱动下,中国厂商争相竞逐机器人产业,也面临以下挑战,譬如技术基础薄弱,无法自制核心零组件,成为须突破的技术瓶颈;加上机器人企业利润微薄,只能在中低阶产品进行价格竞争;未来若政策不支持,在缺乏资金奥援下,已投资机器人的企业有可能面临破产或被购并的情形。

  日后中国将着重发展国产的机器人关键零组件,譬如轻量微型化减速机、力回馈控制器、多工协调模组等;并且加强人机协同、视觉技术与类人手控制,以提升机器人的生产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缺乏关键零组件技术与注重人机协同,亦是台湾业者在机器人领域面临的挑战以及正积极强化之方向。黄仲宏认为,台湾除了可朝上述两个方面发展外,人工智慧(AI)与机器人系统平台也是台湾业者值得关注之处。

  据了解,人工智慧眼前以美、日发展较为快速,中国在此领域依旧落后,而台湾学界已有相当多人工智慧的研究,未来应逐步产业化与商业化。

  另外,在智慧工厂内,将有许多机械人与机器手臂,亦须要有一个机器人系统平台,来提供共同介面,使机器人可互相沟通,这些都将成为台湾竞逐机器人市场的机会。

  另一方面,工厂智动化要成功,除了硬体(机器人、设备)革新外,也须善用硬体搜集的资料,从而结合制造执行系统(MES)、巨量资料分析与物联网技术,来达成智慧管理,让机器人可以发挥更多价值。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