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仍然缺乏核心技术—我国的石墨烯产业现状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5-10-27 08:34 来源:本站  作者:姚越    点击量:143次

  中国品牌网讯:国内的石墨烯产业借着国家主席习近平访英期间对石墨烯的关注也开始风生水起。但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在石墨烯产业应用上走得很远,但真正的研发能力还在欧洲,尤其是英国。在这一时刻,石墨烯产业获得的资金应该用在研发投入上,而不是用于规模扩张上。

  但受制备技术和成本因素影响,目前国内的石墨烯应用主要集中在对原料质量要求较低而且附加值相对较低的领域,市面上的石墨烯产品主要为粉体、涂料、散热膜和触控屏。而三星等石墨烯技术巨头则在晶体管、柔性透明电极、触摸面板等领域均有核心技术。可以预见的是,国内石墨烯产业在不断提速发展的同时,需要加大对研发技术的投入和积累。

  推进核心技术能力的提高,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用产业应用方面的优势获得技术能力。

  “目前来看,中国的石墨烯产业化推进速度领先国外1—2年。”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李义春对中国石墨烯产业化进程充满自信。国外实验室样品出来的时候,国内中试产品已经出来了;国外中试产品出来的时候,国内已经开始商业化生产了。而目前石墨烯产业化基本上只有中国在做,如动力电池添加料、防火涂料等。

  目前来看,民用市场已经开始有了石墨烯的身影,这也为产业化带来了坚实的基础。有了资金,获取技术要变得容易一些。

  但也要注意到,产业发展亮点频现的同时,也折射出产业泡沫化的隐忧。石墨烯巨大的商业价值激起了政企的投资热情,以致大量资金迅速涌入石墨烯领域,行业规模空前膨胀。中科院院士刘忠范认为,国内的石墨烯研究存在太多急功近利的行为。在巨大发展前景面前,谁都不愿放弃唾手可得的利益空间,一些与石墨烯毫无关联的草根企业甚至也改头换面加入研发大军。在石墨烯科研进展缓慢的当下,这种火热程度恐怕归根结底是资本炒作在作祟。这里也似乎折射着当年造船热和光伏热的缩影,有企业家的盲目,也有地方政府的GDP冲动。“一窝蜂而上的结果必定是一窝蜂而下”,刘忠范如是说。如果商业领域一味夸大其神奇之处,可能会导致石墨烯产业变成泡沫,一旦破裂,那么也许技术和工业的进展也无法拯救它。

  李义春认为,民用石墨烯产品将成为整个产业的“杀手锏”。“此前石墨烯多为添加剂作用,提高材料性能,并不是整体性能展示。而最新研发产出的坐垫、腰带都是恒温的,并通过智能化终端进行控制,智能穿戴等民用领域的拓展,将成为石墨烯领域的杀手级产品”。

  另一方面,需要有大企业、龙头企业的参与。目前,华为等企业已经开始关注,凭借着良好的平台,在技术研发上会产生更为明显的优势。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市场,拥有华为、联想、中兴等一批重量级企业,但缺少核心竞争力的缺陷始终未得以解决。在当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中,华为海思是目前规模最大、技术储备最强的设计公司,也因此被工信部寄予厚望。

  “实际上,石墨烯在工业上的意义更大,但企业为早日进入市场,抢先进入了民用领域。”李义春告诉记者,石墨烯取代硅片用以制造超级计算机,目前已经有实验室成果,但要实现工业化,至少还有二三十年的路要走。

  不论如何,也要将企业定位为研发主体,有效推进产研结合。当今世界石墨烯的主流研发主体皆根植于企业,如韩国的三星公司,引领产学研结合的多维格局。而在我国,石墨烯相关技术的研发主体仍然是大学和科研机构,这就造成虽科研成果众多但实际应用价值不高的研发现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