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安徽力量”强力打造机器人产业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5-10-31 08:48 来源:本站  作者:姚越    点击量:138次

  中国品牌网讯:从2012年抢抓机遇争取国家招牌,上报《芜马合区域国家机器人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到2013年10月18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正式批复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方案支持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发展机器人产业,2015年9月18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开全省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动员大会,省长李锦斌亲自为鸠江开发区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授牌。芜湖机器人产业园一步步夯实基础,打造着机器人产业的“安徽力量”。

  从无到有

  说起芜湖人机器人产业的起步,不得不说奇瑞。在2008年以前,奇瑞生产线上的机器人全部来自国外进口。没有核心技术,时时受气,处处受制。一个很小的故障,就必须邀请国外工程师来修,收费则是从工程师上飞机起以小时计算,故障处理完少算都要花到几万美元,更重要的是因为故障维修,耽误了生产时间周期。唯有自己研发制造机器人,才能打破这种垄断局面。

  2007年8月,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年底,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埃夫特公司正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2009年初,经过反复调试改进,埃夫特公司制造的第一台机器人在奇瑞公司试用,其精准度和稳定性与进口机器人不相上下。自此,从奇瑞起步的埃夫特开始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崭露头角。

  与奇瑞扛起自主创新大旗一样,埃夫特也是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作为芜湖机器人产业园的“龙头”,企业埃夫特公司拥有年产1000台产业化规模,自主品牌装台数全国第一,研制的国内首台重载165公斤机器人载入中国企业创新纪录,获2012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银奖。2014年企业完成股权激励制度改革,六关节机器人实现销售835台,销售量位居全国机器人企业首位。

  有了埃夫特,芜湖机器人产业园点起了星火燎原的第一颗火苗。

  从小到大

  埃夫特的壮大,也让安徽人看到了自己在机器人产业的大有作为。

  2012年初,国家发改委会同财政部、国家开发银行提出实施战略性新兴展业集聚发展试点,在全国选择地方政府重视、产业基础好、发展前景优的部分产业进行试点。安徽省当时把握住机会,谋划上报了《芜马合区域国家机器人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实施方案》。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2013年10月18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正式批复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方案支持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发展机器人产业。

  说干就干,2013年12月,芜湖机器人产业园一期起步区建设启动,芜湖市在鸠江经济开发区规划了3.53平方公里机器人产业园,一期1012亩核心起步区建设,主要布局机器人整机、驱动及控制系统、伺服电机、精密减速机项目,目前园区一期用地布局完成,二期1500亩用地建设工作,随着园区水电、路网、绿化等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园区建设发展进入“快车道”。

  埃夫特自然是第一家落户,而2012年集聚区申报之初,全市签约落户企业只有5家企业。鸠江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洪志强介绍,安徽省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一直在组织和企业加快签约落户。截止今年8月份,已经有49家企业落户园区,目前,还在洽谈几家有意向的企业进驻。

  从内到外

  有了埃夫特的自主创新大旗,芜湖机器人产业园也没有固步自封,洪志强介绍,产业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两条腿”走路。

  机器人产业基地引进了粤研、斯玛特等一批国内行业优秀企业,重点衔接日本、德国、意大利、韩国、瑞士等机器人技术发达国家,寻求与海外产业资本、行业领先企业、国际技术团队的投资技术合作,提高产业发展核心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上海机器人展、工业博览会、日本机器人展等平台,进一步提高参展影响力,吸引海内外人才来芜湖新创业。

  2014年11月,上海工博会上,埃夫特宣布收购意大利CMA喷涂机器人公司,这正式填补了埃夫特在防爆型喷涂机器人领域的空白,强化喷涂领域竞争力。据悉,机器人产业园目前引进京东工业大学仿生机器人首席科学家广濑茂男教授团队创办的日本HIBOT项目,进展也十分顺利。

  据悉,成立机器人产业招商工作组及顾问团队,针对全球优质资源开展专业化精准化协作招商,目前正在重点对接两个海外标的项目,年内完成项目收购引进工作。进一步加大海外归国人员引进,建设国际化生活社区,支持一批海外人来芜湖创业发展。

  从近到远

  芜湖滨江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着芜湖机器人产业园的招商引智、产业谋划、投融资平台等多重功能,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家云告诉记者,要想形成工业机器人的产业能力,不能只是整机组装,必须形成包括政策、科技研发、投融资、应用推广、人才支撑等在内的一整套支撑体系,才能增强产业竞争力。

  当问到是什么优惠政策能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吸引这么多家企业愿意来园区落户?王家云介绍,并不是只靠好政策,关键是让企业觉得在这里有继续发展壮大的机会。同时,高端人才与优质项目一样,也是芜湖机器人产业园积极招揽的“香饽饽”。

  来自哈工大的高云峰教授就一个例子,如今是哈工大芜湖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芜湖哈特机器人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刚开始入驻园区时,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哈尔滨,而现在,他大部分时间都投在芜湖,这就是一种转变。

  洪志强介绍,芜湖机器人产业基地围绕打造机器人上下游全产业链,统筹高效推进各项工作,构建了包括培育龙头、政策支持、投资融资、人才引进、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等方面的产业发展支撑体系。

  从少到多

  机器人产业是智能制造的重要方向和主战场,规划发展好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是贯彻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安徽工业转型升级重大决策的重要途径,也是芜湖市打造产业升级版、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实施“8+2”重大经济增长点培育工程的重大举措。

  今年9月13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共14家,芜湖鸠江经济开发区就是其中之一,定位于机器人产业。业内分析,芜湖市机器人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培育,对于推进落实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壮大安徽省智能装备产业规模、促进全省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获批全省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是鸠江开发区机器人产业的新起点、新阶段。”洪志强介绍,基地将紧紧围绕国家集聚发展试点方案批复的“突破精密减速机、伺服电机、控制器等关键核心部件技术,形成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培育3-5家机器人产业领军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这一主线在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同步发展服务机器人及特种机器人基础上,延伸发展壮大只能装备产业。

  而在产业园的谋划中,力争到2017年,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2020年突破300亿元,力争达到500亿元的产业规模。实现核心零部件的突破和量产,重点发展机器人整机、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应用等领域,真正将芜湖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聚集区。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