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有机农产品缘何遇冷?欲突破需重新定位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23-02-21 04:08:27 来源:本站  作者:中国品牌新闻社   点击量:211次

在全社会高度关注食品安全的背景下,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用添加剂的有机农产品应运而生,然而很多消费者却并不买账。有人说太贵,买不起;有人说真假难辨,不敢买;还有人说是噱头,炒概念。那么,到底何为有机农产品?质量究竟如何?发展趋势怎样?

有机农产品,不是概念,更不是噱头

有机食品,是一种经过质量认证、目前国际上安全水平最高的食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认证中心高级检查员张瑞明介绍说,有机农产品,认证特别严格。不是说不打农药,不上化肥,不用添加剂,就是“有机食品”了,还要对土壤、灌溉水,甚至空气,进行达标认证,包括种子的选取、育苗、插秧、病虫害防治、烘干、储藏、销售等一系列的跟踪检测,并且认证有效期只有一年。

据了解,从全省情况来看,有机认证关中和陕北地区面积最大,并以种植业为主,但种类较少。其中,苹果有机认证占比最大,证书比例占15%左右。而陕南地区的认证产品种类最多,占全省1/3左右。由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洋县是我省目前唯一的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共有黑米酒业、永辉稻米、白云蔬菜等有机生产企业24户,认证有机产品13大类共12万余亩。

“有机农产品有三大特点:自然、健康、环保。”在洋县采访时,陕西朱鹮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王宝奇,带记者来到公司通过有机认证的90亩葡萄园。王宝奇说,公司务作的葡萄,不仅不用农药、化肥,也禁止使用膨大剂等化学激素,葡萄口感极佳,甜度比普通葡萄高6%左右,价格也高出很多,一般葡萄每公斤8元,公司卖到30元,供不应求。记者看到,为了减少病虫害,葡萄园除了使用黏虫板、防虫灯外,还用上了“智能日光葡萄袋”,几个工人正在田间垄上人工除草。

来到洋县晶霞有机稻米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韩建娥对记者说,当初选择地块时就费了很大工夫,因为要达到国家农田二级标准,还要在停止使用农药和化肥2-3年后才能正式成为有机农场,同时周围不能有工厂,因为水源、空气都要检测合格才能认证。

投入高,产量低,难进寻常百姓家

在人们普遍担心“入口”安全的背景下,原生态的“有机”农产品,想必十分走俏。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并非如此。作为高端有机蔬菜生产商——洋县白云现代农业园负责人宋东峰、洋县晶霞有机稻米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韩建娥,日前都坦言: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盈利。

问及原因,答曰:“投入高,产量低,消费者接受程度不高。”

“相比传统作务,黏虫板、杀虫灯、有机肥、农家肥、人工除草等投入很大,人工管理费用增高,成本居高不下。”宋东峰说,每年光上万元的有机农产品认证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另外,普通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占到55%,而使用有机肥氮磷钾含量只有5%。“所以,生长慢,产量低,加上有些蔬菜品相不好,销售并不理想。”

据韩建娥介绍,由于消费者整体接受度不高,有机农产品也会遇到“质优价不优”的情况。“有机稻米,县上的指导价是16元/公斤,实际上能卖到12元/公斤都算好的。等到每年新米快下来的时候,库存的有机稻米也就3元4元当做普通米卖掉了。”

日前,记者在西安华润万家、沃尔玛、麦德龙等数个大型超市,均没有找到有机蔬菜和瓜果。在西安王府井副一楼一家高端进口食品超市里,记者才见到3种有机蔬菜:西葫芦、尖椒、黄瓜,价格均比普通同类蔬菜高出一倍多。

通过走访记者发现,很多市民表示对有机农产品真伪难辨,甚至持怀疑态度。在此情况下,价格就成了决定性因素。价格太高,就很难卖出去。

如何区分真假有机农产品呢?高级检查员张瑞明说,企业只有取得认证证书,才能拥有有机码(身份证)。消费者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上输入这个有机编码,查到企业生产相关信息,否则,就是假冒产品,可向质检、工商等部门投诉。

张瑞明表示,目前从成分来看,有机与普通农产品营养价值几乎一样,但消费有机农产品会更安全、更放心。

突破瓶颈,还需重新定位

据了解,按照等级划分,目前农产品有无公害、绿色和有机3个级别。依据陕西省发展实际和市民消费水平,无公害蔬菜依然占据了绝对的市场需求,而绿色和有机蔬菜因为受生产成本、市场价格“双高”的影响,市场占有份额微不足道。

张瑞明建议,从企业来说,遴选自己的优势产品,对市场上接受度高的农产品做有机认证是锦上添花,比如我省的苹果、猕猴桃等,销售效果就会比较好;而大米、食用菌类的效果则不那么明显。但是,要认识到有机农业的国际先进性,尽量开辟高端市场,采取直销或专卖店形式,拓宽销售渠道。

“从长远来看,有机食品的生产不仅为人类提供优质的食物,还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支撑”,张瑞明说,“政府应加强有机认证监管力度的同时,给予有机农产品生产者一定的扶持。”

为了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洋县每年拿出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有机产业发展,去年又增加到600万元,扶持企业有机产品认证及有机肥料采购。另外,有机农产品基地环境检测费,由县财政全额负担;产品认证费及年度复评认证费,由县财政补助60%,并对有机基地肥料实行定额补贴。当然,企业也要坚持质量为上和品牌维护,建立有机农产品的公信力,取得消费者的信任。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