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绿色食品等你来 大兴安岭“醉”美氧吧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23-02-21 04:08:22 来源:本站  作者:中国品牌新闻社   点击量:99次

   中国品牌网讯: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以中国最北部、优秀的生态文明著称于世,大森林、大湿地、大界江、大冰雪、大氧吧……令人心驰神往,“千里绿色长廊,八万里香格里拉”是其真实写照,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保障区和中国敢叫响绿色食品的地方。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外,自然资源极为富集。特别是矿产、林下、旅游等资源开发正处于起步阶段,潜力巨大。美丽神奇的“金鸡之冠”敞开怀抱,等你走上高高的兴安之巅唱“大风”。

  小小食用菌变成大产业

  大兴安岭拥有丰富的野生菌种资源,黑木耳品质极佳,含有“多糖体”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物质,对降血脂、降血液黏稠度等有明显的效果。同时,野生灵芝、猴头等菌类在国内有极高声誉。生产的食用菌品质优、口感佳,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

  建立较为完善的食用菌产业推进体系,初步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大兴安岭地区为了加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大力推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进程。出台优惠政策扶持产业发展,投入资金大力加强基地建设、菌包厂建设,加大产业宣传、培训力度,推动产业良性发展,逐步建立起以地区为首,县区局为基础,涉农部门、科研单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农民经济人参加的组织网络体系。全区现有加工企业13家,区内市场35处、国内经销场所151处。加工企业中比较专业、规模相对较大的富林公司有50多种食用菌产品,除简单包装产品、压缩产品外,精深加工产品有营养粉、胶囊、黑木耳钙片等,公司在全国各地销售网点达100多个,2013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全区已初步形成集基地种植、工厂化生产、大棚养殖、科技支撑为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格局。2014年,全区食用菌养殖计划为3.088亿袋,产值计划为10.1亿元。

  基地建设力度加大,工厂化生产程度不断提高。全区现有基地96个,基地面积19167亩,投资16537万元,2014年基地拟养殖食用菌13702万袋。今年全区计划新建300万袋规模以上的菌包厂18个。截至目前,已建成年生产能力300万以上规模的菌包厂13个,固定资产投资7230万元,从生产形式来看,有10个菌包厂采用先进的液态菌生产技术。

  木耳大棚养殖亮点突出,产品结构调整发展迅速。2014年计划新建钢架木耳大棚1148栋,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大棚879栋,其中:木制大棚573栋、钢架大棚306栋。各县区局数量分别为:漠河210栋,塔河198栋,十八站115栋,阿木尔100栋,松岭82栋,图强74栋,新林62栋,韩家园25栋,呼玛7栋,加林局6栋。各地大力调整养殖品种,提高效益高的品种比例,增加利润空间。全区今年计划养殖滑子菇2468万袋(占总规模的8%)、灵芝452万袋(占总规模的1.5%)、平菇423万袋(占总规模的1.4%)、猴头134万袋、香菇120万袋、北虫草23万袋、毛尖蘑10万袋。

  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品牌优势逐步彰显。呼中区成功研发麦饭石有机微肥添加技术,黑木耳单袋产量提高到1两2钱,木耳多糖、蛋白质等主要营养成分,比普通黑木耳高出23%,售价从原来的25元/斤提高到现在的42元/斤。全区已筛选出当地优良菌种“兴安1号”、“兴安2号”、“塔黑”等,“寒地黑木耳新品种示范推广”项目获省丰收计划一等奖,黑木耳“兴安1号”新品种项目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图强林业局对研发人才给予支持,松杉灵芝栽培技术获得成功,现在一级、二级菌种可以独立生产。目前,全区拥有“北奇神”全国驰名商标、“永富”黑龙江省著名商标,“大兴安岭黑木耳”经国家商标局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呼玛黑木耳”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28个产品被认证为有机食品。

  被称为“中国野生蓝莓之乡”

  野生蓝莓以富含花青素著称,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脑功能等作用明显,是享誉世界的五大保健食品之一。大兴安岭野生蓝莓资源丰富,储量占全国的90%、世界的30%,被称为“中国的野生蓝莓之乡”。多年来,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加大蓝莓产业发展力度,形成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现有蓝莓生产加工企业21家,从生产销售蓝莓原果、果汁等初级产品,到生产销售蓝莓果酒、果干、果酱、果脯、饮料、罐头及花青素提取物等深加工产品,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共有花青素泡腾片、软胶囊、口服液等十大类160多种产品。塔河超越、阿木尔北极冰、加区百盛蓝莓、新林依莓等加工企业,建设规模较大、产品附加值相对较高、企业效益较好。目前全区蓝莓企业年生产加工能力已达2万吨左右,蓝莓深加工总产值达3.8亿元。

  企业特色比较明显。阿木尔北极冰以高档酒产品为主;超越以中档酒、果干、果酱、口服液为主;百盛公司以饮料、果糕为主;新林依莓公司以女士酒、白兰地为主,避免了产品种类交叉,企业新产品各具自身特色,达到统一布局的效果。

  原料基地科学开发。坚持“在保护中科学发展,在科学发展中保护”的发展模式,在新林、阿木尔、塔河、十八站等地建设人工蓝莓种植基地、种苗繁育基地、野生蓝莓集约化经营基地,2013年人工蓝莓种苗繁育完成890万株,人工蓝莓种植累计完成2.6万亩,野生蓝莓抚育经营完成1.5万公顷。

  认证数量雄冠全国市地

  目前,全区绿色食品已形成以蓝莓和食用菌为代表的10大系列800余个品种,有67个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其中有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两个中国驰名商标,全区绿色食品年实现产值31.18亿元,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现已建成全国较大的有机食品基地,开发的绿色食品认证数量雄冠全国市地。

  2009年,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成为我国唯一的“中国北极蓝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2010年大兴安岭地区被全国高科技农业循环产业发展中心评定为“中国蓝莓之乡”,使得“中国北极蓝莓”的品牌逐渐叫响。

  兴安北药助推林区转型

  北药产业是以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为生产基地,利用先进的种养殖技术、科学的生产方式生产的中药及新特药产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北药产业已成为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仅2013年该区药材销售量就达4000吨,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

  药材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全区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其中耕地种植模式8万亩,林药间种模式4万亩。此外还有野生药材人工抚育模式4万亩,主要品种有黄芪、黄芩、防风、柴胡、苍术、赤芍、五味子、桔梗、水飞蓟、灵芝等。

  鹿养殖产量可以满足要求。近年来,受国内鹿养殖业的影响,该区人工饲养的梅花鹿、马鹿发展逐渐萎缩,目前,全区共计有天山马鹿、梅花鹿、驯鹿近2000头,产茸2100公斤。而鹿角、鹿血、鹿心、鹿眼、鹿筋等也可以制作保健品,产量可以满足小型生产的需求。

  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唯一的寒温带针叶林区,林区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多为坡地,土壤为酸性沙质土壤,气候凉爽,无霜期短,极适合寒带生物生长,野生药材资源极为丰富,潜在经济价值巨大。该区有药用动植物资源一千余种,常用的342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2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6种,国家三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6种,省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9种。据估计,储量高达200多万吨,开发利用空间巨大。

  敢叫响绿色有机食品的地方

  大兴安岭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全区多数区域仍处于原始状态,森林、水、土壤和大气都保持着良好的自然形态,是世界上少有的一块无污染的净土,是我国生产绿色食品的摇篮,是敢叫响绿色有机食品的地方,现正全力打造国家级绿色有机食品基地。

  绿色产业作为大兴安岭地区经济转型的接续产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初步形成了由分散生产、加工、销售的自发阶段向政府引导、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千家万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区拥有绿色特色食品企业86家,产品10大系列800余个品种,目前实现产值达30多亿元,拥有67个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其中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特色产品批发市场运营良好,逐步完善了“大兴安岭电子商城”等交易平台。重点扶持塔河超越、阿木尔北极冰蓝莓酒庄、新林依莓公司、加区百盛蓝莓等企业实现稳步增速。2011年以来,全区重点推进的绿色食品产业项目共29项,达产8个,累计实现产值88601.6万元,利润17853.7万元,税金3338.21万元,带动就业人数4779人。

   基地建设由分散粗放向标准化转变,2013年,在新林、呼中、韩家园、塔河县等地建成黑木耳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69个,面积2.2万亩,食用菌养殖完成3亿袋,黑木耳吊袋养殖大棚306个,养殖规模816万袋;在新林、阿木尔、塔河、十八站等地建设人工蓝莓种苗培繁育、种植基地和野生蓝莓集约化经营基地,人工蓝莓种苗繁育完成890万株,人工蓝莓种植累计完成2.7万亩,野生蓝莓集约化完成1.5万公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