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
当前位置:首页>中国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要闻 |
打造黑龙江绿色食品最强市的绥化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5-10-10 08:10 来源:本站 作者:张敏 点击量:161次
中国品牌网讯:绥化市位于世界仅有的三块黑土地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地处寒地黑土核心区、北大荒生态区,是绿色农产品生长的天赐宝地。这里优质黑土层深达1米以上,有机质含量是黄土的10倍,土质十分肥沃。地处寒温带,昼夜温差大,易于干物质积累,作物品质得天独厚。冬季漫长,冻融交替,有利于杀灭病菌,病虫害低发。这种独特的物候,使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残留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10。呼兰河、诺敏河等六大水系纵贯全境,地下水源酸碱度适中,都给予了绥化生产最天然、最绿色、最优质农产品的独特禀赋。 在绿色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绥化市建立了从耕种到收获、从仓储到运输、从集市到居民餐桌的全程零污染、全程标准化、全程可追溯的三大安全体系。 严格的全程质量监控和田间管理的信息化,让消费者通过电脑或手机,可以从产品一直追溯到农作物生长的田间地头,造就了系列健康、放心的农产品。也为企业加工生产绿色食品提供了最优质的原材料。 建设大水利浇灌绿色,充分利用天然绿色水资源,为生产绿色食品提供保证;推广大科技引领绿色,全面实现耕作标准化、用种标准化、栽培标准化、收获标准化;开展大合作助推绿色,实现了绿色种养加从分散到集中、从粗放到集约、从单环节到全过程的转变;发展大农机保证绿色,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真正从源头保绿;扶持大产业支撑绿色,不断增加绿色食品的加工转化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发展;保护大生态实现绿色,坚持把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绿色的最大优势,严守生态红线。绥化市把“绿色”概念贯穿农业生产全过程,实施绿色食品精品发展战略,不断提升绿色食品品质,积极推进粮食大市向绿色食品大市转变,努力打造全国绿色食品安全基地。 种得好、品质优的绿色农产品如何走出去,还需要借力品牌效应。近年来绥化市把品牌建设作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重点,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切实提高绥化绿色食品市场竞争力。 如今,“寒地黑土·绿色绥化”地域特色品牌驰名全国,品牌价值已达100多亿元。在这一品牌的统领下,河顺有机大米、肇谷小米、红星乳制品、汇源植物油、高贤老酒、大森林山特产等一个个名优品牌正在中国大地悄然传播。 落户于绥化市望奎县的黑龙江省龙蛙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历经10年奋斗,构建起中国首个“寒地黑土绿色生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了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控,让百姓买的放心,吃着更放心。“龙蛙”品牌也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该企业负责人自豪地说:“龙行天下,蛙鸣四野。我们要让消费者吃到绿色安全食品的同时,共享龙蛙的诚信文化,目标是让地球人都知道,让全世界都放心。” 在北京市,粮满仓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百姓粮仓”品牌的小杂粮在市民中具有很高的认知度,成为北京大型商超最大的杂粮品牌。然而,由于厂房要动迁等原因,北京市粮满仓食品有限公司也有出售企业的意向,绥化华天米业有限公司看到了其中的商机。经过多次运作,2014年12月1日,绥化华天米业有限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成功收购了北京市粮满仓有限公司,并且将生产基地从绥化市北林区连岗乡延伸到北京市顺义区。来自海伦市的大豆、北林区的绿豆等在这里由大包装变为小包装,集中打造“百姓粮仓”经营品牌。在粮食进入分装环节前和出厂进入大型商超前都要抽样化验,在无菌室内进行重金属含量等方面的检测,确保绿色安全的产品进入商超。绥化华天米业有限公司改变北京粮满仓公司过去的经营模式,引入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全力恢复北京粮满仓公司2014年因战略收缩而失去的市场份额,在保证占领北京市场的同时,全力开拓全国市场。 绥化华天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曹猛说:“百姓粮仓”是针对全国粮食的销售平台,华天米业收购后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将使更多的绥化乃至黑龙江的优质绿色食品通过“百姓粮仓”的平台销售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大都市。目前,华天米业已打开国内高中端市场,联手的是物美、美廉美、欧尚、华堂、乐天玛特、苏果等500余家大型商场及连锁超市,让京沪宁等地上千万市民的米袋子盛满“百姓粮仓”的绿色食品。 通过精心设计、认真培育、积极打造,并把“黑土、生态、安全、优质”等具有绥化地域特征的环境文化、食品文化理念浸透到品牌建设中,绥化绿色食品已经在消费者中建立起较高的美誉度,一大批消费者已经对绥化绿色食品产生依赖性消费,进而形成了较强的品牌忠诚度。 拓展渠道进军大市场 绥化市委书记张晶川指出,在产品链条中,销售环节的利润要远远高于生产环节的利润。所以我们倡导由“种得好”向“销得好”转变,用“销得好”倒逼“种得更好”、倒逼“三减少”、倒逼生产标准化,使好的产品卖出好价钱。他强调,要建立现代营销体系,坚持从终端市场往前抓,强化由端头到地头、由餐桌到田间的逆向思维,解决好“重产轻销”问题。 为建立绿色食品长期稳定的销售体系,绥化市完善了由企业发挥主体作用与政府推动支持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推动绿色食品长期稳步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绿色食品市场占有率和优质优价水平。 绥化市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绿色食品市场推广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市场推广支持政策,培育绿色品牌,建立长期销售体系。绥化市市政府每年至少投入500万元,所属各县(市、区)每年至少投入200万元,确定了“营销牵动,以贸促工”的推广战略,全方位打造包含“种植——加工——销售”绿色食品全产业链条。目前,已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建立绿色食品旗舰店8家、品牌连锁店54家、销售网点600多处。 在北京等中心城市打造“永不落幕的绿色食品展会”,是绥化市拓展绿色食品销售渠道的重要举措。2013年8月,绥化市在北京成立绿色产品展销中心,向北京市民推出了全新的销售业务——有机稻田私人定制。展销中心与北林立威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庆安永鑫园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合同,从农民手中转包了1000亩优质生态稻田,按照有机农业标准,让承包稻田的北京市民享受体验式种植。这些稻田由经验丰富的私人农田管家打理,种植生产过程以图片视频方式回传到北京承包者手中,承包者也可以随时到绥化来过把种田的瘾。该中心还将走进各大社区举办农副产品营销活动,布设销售网点,并在北京周边大的粮油批发市场和集散地寻找代理商,面向大华北地区推广。2014年5月,绥化市绿色农副产品展示体验中心在上海成立,推出了6大类170多种绿色食品。如今,该中心每天客流量都在数百人次以上。附近湾流域社区的徐玉琴老人经常光顾这里,她对望奎县出产的南瓜粉系列产品赞不绝口:“货真价实,吃着放心。”据了解,该中心还将大规模实现网上销售,并与上海有影响有实力的大公司开展战略合作,面向更广阔的长三角地区销售绥化绿色食品。 举办和参与各类展会推介绿色食品,是政府引导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与市场对接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绥化市先后举办了寒地黑土美食节、绿色食品展销会,组织多家绿色食品企业参加哈洽会、牡丹江木耳节、齐齐哈尔绿博会和上海寒地黑土绿色食品金秋联展等活动。在首届中俄博览会上,绥化市有100多家绿色食品企业携带肉类、粮油、饮品、乳品等六大系列140多种产品参展,总签约额达数百亿元。2014年和2015年,绥化市连续举办了两届优质蔬菜产销对接会,推动北菜南运,销售额逾20亿元。目前,绥化市绿色蔬菜产品有一半销往南方,打进全国18个省区143个城市。一些蔬菜产品还走出国门,远销东南亚、韩国、俄罗斯、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在传统展会促销等形式之外,绥化市积极发展新兴业态,把绿色食品产业的增值点放在电子商务上。随着互联网体系的不断完善,鼓励和引导企业运用“互联网+”模式,充分利用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让市民坐在家中就能吃到安全、放心的绿色食品菜。规划到2020年该市建成各种绿色食品经销网店500个,年交易额35亿元以上,占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5%以上。 9月25日,明水——阿里巴巴满天星“点亮中国”溯源计划暨明水寒地黑土农特产品购销对接会在绥化市明水县正式启动,吸引了来自全国的100余位知名专家、互联网大咖和电商企业代表。明水县是黑龙江省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和“互联网+精准扶贫”的第一个试点县。目前,该县已与阿里巴巴、京东、幸福9号等电商平台和O2O企业进行了广泛对接。 壹丰杂粮项目是由大连港最大的杂粮出口企业大连世纪鑫丰公司2014年在明水县投资建设的,主要从事杂粮进出口贸易,年可加工杂粮10万吨。今年,该企业引入互联网要素,新建了杂粮精包装、杂粮深加工项目和可追溯的生产加工车间,成为了阿里巴巴特色明水馆的主运营企业,开通了淘宝国际网站出口黑豆、红小豆,开通一个月来,和60多个国家和采购商进行洽谈交流,已与印度、委内瑞拉、多米尼加等国家签订了2800万美元的黑豆供货合同,通过线上销售,每吨比过去线下出口增收400多美元。企业通过内贸外贸两条腿走路,线上线下两个市场发展,扩大了规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安置就业120人。今年与农户签订黑豆种植订单2万亩,确定收购保护价,确保群众受益,亩均保底增收150元,倒逼了种植结构调整。 如今,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和物流网络的不断完善,绥化生产的绿色食品20小时之内就能进入华中、华北、华东等地居民的厨房、餐桌。这一产业释放的强大“绿能量”,正日益成为绥化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动力。 大美绥化,绿色领航。经过20多年的强力推进,绥化绿色食品产业已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迅速壮大,成长为该市重点产业之首。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自然气候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构成了绥化绿色食品的核心竞争力,并成为绥化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发挥优势、释放潜力,加快实现绿色食品原料大市向绿色食品加工强市的跨越,带动更多的绥化优质优价农产品销往全国、走向世界,绥化人正在肩负着这一时代赋予的使命奋力前行。
|
![]() |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