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
当前位置:首页>名牌农产品、国际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要闻 |
指导农民科学种植,走“互联网+”道路才是农产品未来的出路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5-12-09 09:42 来源:本站 作者:徐德鸣 点击量:142次
中国品牌网讯:在山东、辽宁、陕西、广西等地,部分蔬菜水果出现“价低卖难”,甚至出现将苹果喂鸡喂猪、农民砍掉果树、农产品烂在地里等现象。
对此,不少网民表示,解决农产品滞销必须对症下药,尽早改变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的旧模式并大力推进种植农业合作社建设,指导农民科学种植,用“互联网+”破解农产品信息不实不畅等核心问题。此外,农民作为生产者必须要提高农产品质量,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提升整体竞争力。
农产品滞销频现
“我们那里年年一大堆荔枝烂在树上。现在都没人去管理了。”网民“没有翅膀的鹰2014”称。而网民“龙行天下83490”则表示,“农户的苹果价贱卖不掉,大城市的苹果又很贵,问题出在哪儿?”
网民“松开你的枷锁”认为,由于农业现代化生产缺乏科学管理手段、农业劳动者过于分散、货运物流不便、农业市场信息闭塞等诸多原因,广大农民在实际生产中会经常面对农资贵、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卖不上价钱等问题。
网民“农牧”称,除了品种单一、销售渠道单一以及很多人盲目跟风种植等原因外,“信息不对称”才是产生农产品“滞销、卖难、买贵”怪圈的根源。正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市场没打开,才会造成所谓的“供大于求”假象,以及“一边价格很便宜,一边想买买不到”的怪象;销售渠道单一,才会导致“一条路走不通就无路可走”的现实。
破解信息不对称
网民“农牧”称,无论是果农,还是销售商,在信息化的今天,要彻底改变以往那种“靠天吃饭”“靠传统批发”“靠政府紧急成立的‘西瓜办’‘香蕉办’”等临时救急的观念,要真正认识到信息化尤其是互联网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此外,也有网民表示,应该改变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的旧模式,大力推进农业种植合作社建设,实现“抱团”发展。同时,还要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提升整体竞争力。网民“杨亚非”表示,在面临农产品“价低卖难”问题时,要完善应急处理机制。有关部门应积极组织本地批发市场、超市、企业进村采购,或在城区部分街道、小区设置临时销售点,并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媒体等渠道发布信息,引导更多客商、消费者前来消费采购,做好应急处理。同时,引导农户尽量进行错峰销售,避免现有农产品销售过度集中。
网民“田贸”也表示,在破解农产品滞销这一问题中,有关部门应做好农产品种植面积、产量、价格等研究统计工作,指导农民科学种植,保持农产品的供需平衡。只要供需能够对接,就能避免由于信息不实不畅造成的价格大起大落和市场炒作。
|
![]() |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