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当前位置:首页>老字号要闻

中华老字号 商标侵权纷争何时休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23-02-21 04:03:54 来源:本站  作者:中国品牌新闻社   点击量:139次

  作为在残酷商业竞争中胜出的佼佼者,每个中华老字号背后都有一段悠久历史,蕴藏着创业的艰辛和守业的诚挚。但在现代商业的冲击下,老字号发展出现两极分化,部分老字号逐渐走向没落。而对于经营良好的老字号来说,由于此前商标意识的淡漠和老字号品牌的影响力,也使得这些企业屡陷商标纠纷。南京老字号协会秘书长唐亦飞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南京老字号企业10%左右都有商标纠纷。商标保护俨然成为老字号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

  商标侵权困扰

  自注册盲公饼商标20多年以来,合记饼业一直饱受侵权困扰。2015年3月,合记饼业将“佛山公”商标持有人南海区联和食品有限公司(下称“联和公司”)诉至公堂。合记饼业在起诉状中称,联和公司在天猫[微博]上开设“联和食品专营店”销售“盲公饼”,其在展示的“盲公饼”产品多处显著标注“佛山公”商标,并且使用“佛山公礼包”、“佛山特产第1店”、“佛山公特产旗舰专卖店,由厂家直接供货”等描述、宣传用语,致使公众对其销售的“盲公饼”来源误解为“佛山公”,侵害了公司的合法权益。

  事实上,就在2011年,合记饼业才刚从一场长达八年的商标官司中获胜。2004年,因售卖假冒“盲公饼”,珠海香记被合记饼业告上法庭。当时珠海香记方面对媒体解释,“盲公饼”实际上已成为一种饼类的代名词,应该算作通用商品名,公司并不构成侵权。在反复的商标博弈中,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判决合记饼业胜诉,并在判决书中肯定了“盲公饼”的历史文化价值。

  “老字号本身就积攒了一定的知名度,所以很多企业会来‘傍名牌’,打擦边球。这对老字号来说是很大的危害。”黄伟如是认为。他告诉记者,老字号之所以能延续至今,靠的是“诚信”。尤其是食品类,对产品质量安全要求非常严格,一些“傍名牌”的企业无法掌握生产技艺和把控产品质量,这类“假冒”产品流入到消费者手中,对老字号品牌的伤害不可估量。

  老字号面临的商标侵权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由于老字号商标注册类别单一或因字号与商标不一致,老字号企业被他人抢注成商标以及注册成企业名称;第二种则是有的不法企业在与老字号近似类别的字号上进行商标注册,搭车经营,也就是常说的“傍名牌”。

  如何保护商标?

  不止盲公饼,“同仁堂(24.03, -0.79, -3.18%)”、“瑞蚨祥”、“御生堂”、“全聚德(18.78, -0.97, -4.91%)”、“万福兴”等老字号都曾经历商标纠纷。全聚德集团(002186.SZ)原董事长姜俊贤曾坦言:“全聚德早些年也遇到类似情况,如香港有人提前注册了全聚德商标,当时我们花了10倍的价钱买回来。”

  此前,唐亦飞2014年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商标纠纷已经成了老字号企业的一大特点。在相关部门注册的南京老字号企业共有100家左右,其中10%左右都有商标纠纷。

  为了保护商标,合记饼业注册了包括“盲公饼”、”盲公饼”29、30、31类等商标,甚至连“盲婆”的商标也一并注册。对此,广东省老字号协会秘书长范依萍表示,老字号频陷商标纠纷也从侧面说明了老字号品牌自身的影响力和消费者认可度。

  范依萍表示,老字号商标的保护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的努力,“老字号更多的含义在于品牌,如果品牌不与商标挂钩,就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一方面,老字号企业要增强这方面意识和能力,加速保护性注册,堵住被人抢注的漏洞,也要注意维持好商标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老字号商标的保护也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引导推动”。

  所以对于中华老字号本身来说,企业历史资料的保存显得尤为关键。黄伟解释道:“老字号企业资料的保存既能保留品牌发展历史,也是今后产生商标纠纷自我证明的依据。老字号的历史一定要延续。因为有历史沉淀,盲公饼是在佛山旅游手信,制作技艺是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出了广东省,它就是一个饼。”

  保护之后必然面对的是如何传承。“每个时期的发展必然要有体制、生产过程的改革。之前我们是用饼模手工生产,三四十个工人每天都在打饼,现在是全机械化生产。新的口味比如可可味这些也有过尝试。盲公饼怎么走我们还在考虑,今后肯定还是继续慢慢创新,推动年轻人认同很重要。”黄伟这么认为。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