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
湖南老字号为什么能“感动中国”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23-02-21 04:03:49 来源:本站 作者:中国品牌新闻社 点击量:130次
中国品牌网讯 最近,湖南省的一些文史专家及多家百年老店负责人聚到一块,研究上了,说来说去,是“诚信”二字。他们认为,诚信是湘人之魂和商业之魂。 这的确是有大量事实可以作证的。所谓“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又叫“市不豫贾”,商人不说谎话。 有些人说不对啊,做生意嘛,“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确,很多商人是这么做的。但是,到1898年,九章绸布店老板谢芷香开始首创 “一言堂”,明码实价,不玩虚的,随后各家店跟着仿照。这次改革,现在看来稀松平常,在当时却被称之为绸布业的“戊戌改革”。后来,这成为长沙绸布业的优良传统,讲究诚信经营,坚持信誉取胜。 在这方面,丁三泰也是个典型。经营中信守合同,丁是丁,卯是卯。丁三泰织染号和客人订了合同 ,会严格守约,从不误期,即使交货时价格已涨了很多很多,丁三泰依旧信守“君子协议”,按期按质按量交货。因此,多年来往的老主顾交情就深了去了,慕名前去的新主顾也不断增多。 利生盐号,在这方面做得也相当出色。在物价不稳定的情况下,利生盐号接纳顾客将钱存入自己的账户,按存钱的当日价格换算成茶油,由“利生”出具存油凭证,存户随时可以持证提油,无论油价上涨多少,仍按存钱时的价格提油给顾客,从不爽约。 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利生盐号损失惨重。但利生盐号仍不失信,多方筹措现金,将存油按时价折成现金,挨家挨户送上门去。如果这事搁到现在,恐怕能上《感动中国》吧? 要说湖南老字号感动中国的,除了诚信,在我看来,其实还有一个品质很突出,就是热心慈善。 在这方面,长沙首富朱昌琳不能不提。他在好多老一辈长沙人眼中,首先是一个大慈善家,然后才是长沙的首富。 朱昌琳赚的第一桶金来自粮食买卖。1845年,湘中农业丰收,谷价一跌再跌。朱昌琳一看有机会,愣是冒着巨大的风险进了千余斛稻谷。第二年,长沙久旱,洞庭湖水灾,一时谷价暴涨。等朱昌琳把所囤的谷米抛售完,已然成了一个暴发户了。 这朱昌琳果然有生意头脑,他靠经营谷米起家,在太平街开设乾益升粮栈,后又转贩盐茶,开设乾顺泰盐号,创办朱乾升钱庄,随后又投资近代工矿业,最终成为清末的长沙首富。有人曾问朱昌琳,赚钱有什么窍门没有,朱昌琳说:“务审时,如治国”。做生意,一定要把握住政策利好。 且慢,一个暴发户是不可能声震全国的,真正让朱昌琳留名于后世,在于他的乐善好施。1925年《大公报》称,朱昌琳做了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情”。 什么事?在长沙四乡设保节堂、育婴局、施药局、施医局、麻痘局、鳏寡孤独局,设义山,设义学,施棺材,设义渡,发年米,施寒衣……种种善事,应有尽有,都是朱昌琳一人捐资独办。 据清代笔记记载,朱昌琳最热心投入的慈善事业是救荒。他曾运粮食到陕西赈灾,用布囊盛米。连左宗棠都说:朱昌琳,你真是杰出的人才,从你用布囊运米,就表露无疑。原来,用布囊运米,米可以吃饱肚子,布可以制作为寒衣,足见其心思细密,善于运筹。 由此我也想到李嘉诚,李嘉诚的出走最近之所以引起那么大的非议,其实,也在于财富的聚散之道不够平衡。有道是财聚则人散,财散则人聚。一心只想把财富掌握在自己手中,你身边的人就会远离你。如果你慷慨大方、乐善好施,则周围的人都愿意接近你。老字号给我们留下的不只是故事,还有财富秘密,世道人心。 (来源: 中国广播网) |
![]() |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