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
老字号“普宁豆酱”蜚声国际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5-12-18 15:23 来源:本站 作者:赵凯 点击量:118次
在潮菜中,普宁豆酱是不可缺少的佐料之一,一点点的豆酱经常能为菜肴的出味起“点睛”作用。新鲜烹煮的白切鸡,蘸上一点豆酱再送入口,那鸡肉的鲜甜味道立刻升级,让人不忍停筷。以普宁豆酱腌制各种酱菜,如腌白萝卜、嫩姜等,都是非常地道的小菜,用以送粥十分开胃。 ![]() 普宁豆酱等地方特色食材为潮菜乃至粤菜的形成和兴起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管是市面上副食品店所销售的豆酱,或是潮汕地区酒店、餐馆所采用的豆酱,80%以上都是普宁豆酱。然而,名扬海内外的普宁豆酱价格却十分便宜,一瓶900克的豆酱,市场零售价不过10来元。外出游子回乡后,返程时都喜爱带上几瓶普宁豆酱,因为这是家乡独有的味道。 据悉,很早以前,普宁居民就有自行制作豆酱的习俗。民间流传的《潮汕特产歌》中就有这样的说法:“普宁出名好豆酱,新亨出名老菜脯。”由此可见普宁豆酱名气之大。数百年来,普宁豆酱从居民家中自行制作,发展到如今的大规模生产且享誉海内外。 潮汕地区一直很好地传承着中原汉族文化,当然也融合了不少地方特色,拥有不少食品制作技艺,"普宁豆酱"就是其中之一。很早以前,普宁县民各家各户就有自行酿制豆酱的传统,作为做菜调味佳品或作每日三餐杂咸等,尤以普宁市洪阳镇一带生产技艺最好,味道最可口,远近闻名。明代中期,普宁置县。之后,人们便把豆酱加上"普宁"两字,称"普宁豆酱",慢慢约定俗成。明未清初,繁忙而又复杂的生活转变人们的生活观念,开始出现合制普宁豆酱共享,后来又发展到专门生产普宁豆酱的酱园和销售作坊。据《普宁县志》、《普宁洪阳供销志》记载,清代道光年间,普宁豆酱有了大规模的生产,单从洪阳县城民间就先后建立了几家酱园,民国时已发展到有十多家酱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走上集体化道路,合兴、裕记等十二家商号组成联营社,年产豆酱1100担。 普宁豆酱自古以来就得到广泛应用,无疑为潮菜以至粤菜的形成和兴起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它自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和海内外潮人以及喜欢潮菜的人结下不解之缘。它作为一种文化,我们对其传承、发展和保护有着许多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普宁豆酱历史悠久,驰名中外。遵古法制,配合现代科学精工制作而成,营养丰富,是理想之调味佳品。普宁豆酱以新鲜优质黄豆、面粉、食盐等为原料,泡蒸(煮)熟后经天然发酵、晒制、蒸汽杀菌等生产工序精制而成。豆酱呈金黄色,内含蛋白质、氨基酸、还原糖,质醇味香,营养丰富。普宁豆酱的味道咸鲜带甘,可用于佐餐蘸料以及烹煮海鲜、肉类,当然也包括蔬菜,尤其以烹煮鱼类最为美味。较著名的菜式有普宁豆酱鸡、普宁豆酱骨、普宁豆酱煮鳜鱼等。 普宁豆酱优越于同类产品当然离不开传承人的辛勤劳动。普宁豆酱制作技艺在2009年被列入省政府公布的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位于普宁市洪阳镇的松兴酱油厂,厂长郑楷松先生2011年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宁豆酱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普宁豆酱在广东省普宁市洪阳镇,其生产豆酱有150多年的历史,选用黄豆、面粉、食盐为原料,经过发酵、晒制、蒸气杀菌等生产流程制作而成。产品呈金黄色,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还原糖,香甜可口,是调味佳品。今洪阳酱油厂年产豆酱150吨,其中"培峰宝塔牌"豆酱1987年获广东省工业协会、食品协会联合举行的酱料行业产品质量评比优秀奖。产品销往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及香港特别行政区。 |
![]() |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