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我省驰名商标数量居全国首位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6-10-11 11:01 来源:本站  作者:翁崇琪   点击量:138次

  中国品牌网讯:质量是引领经济发展的标杆,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我省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将其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任务来抓。

  今年4月,《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的决定》正式出台,将质量强省工作上升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广东成为全国首个以省委、省政府名义,以《决定》的形式,将质量强省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进行部署的省份。

  今年5月24日全省质量大会召开后,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的决定》,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抓好质量强省建设各项工作,全省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质量共治新格局基本形成。

  截至今年8月份,我省21个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全部开展质量强市工作,所有县(市、区)、121个镇、73个行业开展质量强县、强镇、强业活动。深圳、广州、东莞成功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全省共有25个地区获批筹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其中6个地区成功创建,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南方日报记者 胡新科 实习生 周长乐

  “十二五”时期“广东制造”合格率达95.4%

  为提升产品质量,我省针对卫生陶瓷、儿童用品、家用电器、纺织服装、电线电缆等重点消费品,通过组织监督抽查、专项整治、质量诊断等综合施治,推动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行业总体质量水平。“十二五”时期,全省制造业产品质量平均合格率为95.4%。

  在房屋市政、水利、交通等领域,我省推动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实行样板引路、标准化施工,开展房屋市政工程质量两年治理行动,加强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推行建设工程项目五方责任主体质量终身责任制、竣工永久性标牌制度、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制度。“十二五”时期,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一次验收合格率达99%以上,依法依规报建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达100%。

  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我省三大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产业结构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转变,并初步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根据省质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全省制造业产品质量平均合格率为95.4%,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平均合格率为95.3%,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平均合格率为99.6%,水产品检测合格率为97.1%,未发生区域性、系统性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获批筹建2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目前,我省编制LED照明、高端新型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10个产业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获批筹建2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促进科技成果与产业化对接。在全国首创标准联盟建设,建立标准联盟294个,制定实施联盟标准1063项,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在推广强制性产品、节能节水产品、低碳产品以及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认证方面,我省共有1.6万家企业取得12万张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居全国第一,有9.6万家企业通过管理体系认证。

  在梅州市,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确定7个示范项目申报省级农业标准化项目;鼓励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1项以上;动员2—3家企业申报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加强大埔百侯《特色乡村旅游服务先进标准体系试点》建设,帮助其完善服务标准体系,创建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

  珠海市开展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推动物流行业应用托盘标准化和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建设。围绕“互联网+”,引导建立电子商务产业联盟,研制《电子商务人才通识培训指南》联盟标准,提升新兴服务业质量。围绕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指导多家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制定15项企业标准,促使“技术专利化”向“专利标准化”发展,提高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建成3个国家级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质量创新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普遍路径。为从源头上提高我省质量水平,鼓励企业大力开展质量创新,向质量要效益,我省实施企业质量能力提升工程,开展万家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免费培训,服务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

  由省政府和各地级以上市、顺德区政府建立政府质量奖制度,树立追求卓越、崇尚质量的导向,同时广泛开展名牌产品评选,加大名牌产品宣传和保护力度,提升“广东制造”品牌竞争力。华为荣获中国质量奖,格力等6家(次)企业先后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另外还有32家企业获省政府质量奖、600余家企业获市政府质量奖。

  截至今年7月份,我省获国家认定与保护的驰名商标达702件,居全国首位。全省共有省著名商标3124件、省名牌产品2777个。

  为了推进自主研发和协同创新,服务企业研发中试熟化,2015年,我省推广共享大型仪器设备等方式,服务4.2万家企业创新研发测试,共享设备原值达6亿元,为企业节约试验成本4亿元。

  为服务企业“走出去”,我省还狠抓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建立以“合格假定”为核心的出口检验监管模式,建立进口工业品风险管理检验监管模式,完善跨境电商进口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建成3个国家级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8个省级示范区,增强国际市场对“广东制造”的信心。同时通过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深入开展国际合作,目前我省各级公共检测服务平台与境外130个知名认证实验室实现互认,2015年为省内企业出具国际互认的检验检测报告18万多份。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