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李宁:做中国运动品牌里的小米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23-02-21 03:44:00 来源:本站  作者:中国品牌新闻社   点击量:128次

    中国品牌网讯:2015年8月8日,李宁公司迎来25周年司庆,并宣布品牌口号恢复为:“一切皆有可能”。李宁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切皆有可能”的品牌口号不仅被广为接受,而且也契合互联网+下的时代精神。重启“一切皆有可能”品牌口号,标志着李宁公司由体育装备提供商向“互联网+运动生活体验”提供商的战略转变。李宁选择与小米合作,从某种程度来说,很可能表明,李宁要做中国运动品牌里的小米。

    最坏时刻已经过去

    8月13日,李宁公司发布了截至2015年6月30日的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期内,李宁公司收入同比上升16%至36.41亿元;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大幅收窄近95%至2941万元,而去年同期亏损高达5.86亿元。李宁品牌创立人兼集团执行主席、代理行政总裁李宁先生在业绩发布后表示,有信心2015年全年业绩回到盈利轨道。

    事实上,此前的李宁刚刚经历过一场大起大落。借助奥运会的东风,2010年,李宁公司的年销售额距离100亿人民币仅一步之遥。如日中天的李宁公司发布了新的商标(Logo)、品牌口号(slogan)和全新的“品牌重塑计划”,目标是使得李宁品牌实现年轻化和国际化,并向中高端进发。

    但是,从2011年开始,内外部多重因素交杂在一起,导致李宁公司开始出现大量的产品积压,裁员、关店、亏损。李宁公司结束了高速增长,并陷入了发展下行的泥淖,不仅没能如愿景那样成为可以匹敌耐克和阿迪达斯等国际巨头的、来自中国的世界级运动品牌,连国内老大的位置都拱手让了出去。

    其中,战略定位混乱一直是李宁的大问题。自1990年以来,李宁一会儿是国家队运动服装形象,一会儿是国际化浪潮,一会儿是时尚,一会儿又是90后,其品牌形象一直在变。从最初的“中国新一代的希望”到“把精彩留给自己”、“我运动我存在”、“运动之美世界共享”、“出色,源自本色”、“一切皆有可能”等,直到现在的“Make the change(让改变发生)”,一个个创意的火花却模糊了李宁品牌的定位及形象,令人雾里看花,难以寻找到一根贯穿始终的清晰主线。

    定位战略混乱直接导致了李宁业绩的下滑。截至2014年,李宁公司已经连续3年亏损,累计亏损额高达31亿元。

    不过,现在李宁公司终于有了“好消息”,止损高达95%。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消费者运动需求增加、国家政策推动及冬奥会、篮球世界杯申办成功的利好,国内运动品市场复苏态势比较乐观,跑步、骑车等运动的兴起,也将进一步刺激市场的回暖。李宁将迎来一个巨大的机遇期。

    李宁拥抱“互联网+”

    “2015年李宁公司重新步入新一轮发展的元年,迎来品牌新生,重启‘一切皆有可能’品牌口号标志着李宁公司由体育装备提供商向‘互联网+运动生活体验’提供商的战略转变。”李宁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负责人表示,基于新战略,李宁公司将在产品、渠道、O2O模式、跨界合作、消费者互动方式上以及数字化生意平台的构建上发力,打造一个数字化的生意平台。

    实际上,今年以来,在宣布转型“互联网+”之前,李宁就曾经在多个场合谈及自己对“互联网+”、大数据的理解,特别是李宁公司与互联网结合的可能性。

    今年7月,李宁公司携手小米生态链企业华米科技在京正式发布两款智能跑鞋。这两款跑鞋都在鞋底加入芯片,将数据上传到手环或智能手机,用户可以获得“专业指导”和“量体裁衣”的服务,对于李宁公司来说,则可以收集跑者数据,将用户体验后提供的数据准确分析及时反馈给研发团队,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产品研发的针对性,并借智能跑鞋发售之机,开启了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的全新O2O售卖模式。

    在这次智能跑鞋销售中,李宁首次采用“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的O2O销售模式,把电商融入公司的核心业务,大胆创新大胆构造新的产品、新的渠道以及运营的新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去创造一个基于互联网效率、信息化效率新的“数字化“经营方式,并在这个经营方式里去创造出新的李宁体验。7月20日起,消费者可在全国上千家李宁店铺接受专业指导,体验李宁智能跑鞋并下单购买,再由电商统一发货配送。在天猫[微博]首发之后,产品将采用李宁官方网站、李宁天猫旗舰店、李宁京东旗舰店和小米网同步发售的网络销售形式。

    在消费者沟通互动方面,以“韦德中国行”的球鞋设计大赛及中国行套装市售为例,网络征集了球迷来自全球1000个精彩的设计投稿,并实现获奖作品的全球发售,这场极具粉丝“互动性”的互联网数字营销,正是李宁“互联网+”策略的完美落地。

    对此,李宁表示:“整个行业必须突破同质化瓶颈,对此,我们找到了方向,这就是‘互联网+’,它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在‘互联网+’时代,传统产业不是被颠覆,而是全新升级。在‘互联网+’的时代下,市场变化很快,商品的生产、交易形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着巨大改变。‘互联网+’概念的实质是资源的配置、供需关系、供给效率等的重构。”

    回归原点再出发

    易观国际集团董事长兼CEO于扬指出,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一般会经历四个阶段:一是营销的互联网化,在互联网上进行更高效、更精准广告宣传;二是渠道的互联网化,比如电商将零售渠道从线下移到线上;三是产品的互联网化,比如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智能家居等;四则是当下正在进行的运营的互联网化,使得企业全面转向数字化和网络化。他曾据此帮助上百家传统企业做“互联网+”改造。

    对于李宁公司来说,在前3个层次上,都已经开始看到成果,而最高层次上的“运营互联网化”则尚待努力,而这也是最能解决李宁目前面临最大问题的一环,这其实也是所有运动品牌、甚至所有传统服装品牌的最大痛点。

    此外,品牌定位不清,也是李宁的大问题。李宁品牌在核心价值的提炼上总是犯ONE MORE(跟随)的低级错误。耐克提倡“Just do it(想做就做)”,李宁提倡“我运动 我存在”;耐克提倡“I can(我能)”,李宁提倡“一切皆有可能”,有“模仿秀”之嫌。

    事实上,李宁从不缺乏创新的精神和求变的决心。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李宁却缺乏对品牌定位的战略系统思考和解决方案,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品牌梳理和DNA确认。从1990年至今,李宁品牌推广传播了多年,然而从其诸多品牌传播中无法寻找到一种精神,一根贯穿始终的主线,消费者几乎没人能说清楚李宁品牌的个性到底是什么。

    对此,从之前盖洛普公司为李宁做的市场调查中,我们也能窥见一斑。盖洛普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李宁公司至少存在以下三大问题:目标消费者不清晰、品牌面临被遗忘的危险、品牌的个性不鲜明。消费者认为,李宁就像他们身边一个熟悉的朋友,虽然很亲切,但是就是缺乏鲜明的个性,让人很难铭记。

    李宁比肩国际品牌,导致其游离于高端及中低端品牌之间,在国际与本土品牌的夹击下腹背受敌。这次李宁选择与小米合作,从某种程度来说,很可能表明,李宁要做中国运动品牌里的小米。如果如此,那李宁到还真是找对了路子。但李宁目前还无法满足高端消费者对于运动服饰在个性诉求、科技上的需求,这是李宁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说过:品牌应该有简单清晰的品牌核心利益诉求,并且保持持续的传播行为才能有效占领消费者的脑海,获取消费者的青睐。对于品牌定位一直模糊多变的李宁来说,品牌定位一旦确定,就应该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持之以恒地坚持维护下去。企业的一切营销传播活动,从产品研发、价格、包装、广告、公关、赞助、代言人遴选、市场生动化等等都应该围绕品牌定位去演绎。

    在李宁之前,已经有很好的示范。ZARA、H&M、优衣库等快时尚品牌就是很好的老师。非常像一家互联网公司的ZARA凭借互联网的力量让企业的运转“快”起来,从设计到上架仅用12天,尽量不补货,款多量少,稀缺营销,不贪求在某一单款上的销量,终端销售信息的及时反馈。“快”让企业大大提高了市场应变能力,有效降低企业的资金占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库存压力。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