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当前位置:首页>品牌黑榜

· 名酒品牌登质量黑榜 在近300款查出不合格项目的白酒中 甜蜜素成白酒业新危机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6-05-06 08:52 来源:本站  作者:翁崇琪   点击量:134次

  中国品牌网讯:白酒业尚未走出塑化剂风波,一份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日前公布的抽检不合格名单又使得“甜蜜素”成为这个行业的危机关键词。这份名单显示,近300款白酒产品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其中茅台旗下子公司品牌和皇台酒业等诸多酒企产品曝出的不合格项目一致地栽在了添加剂甜蜜素上。行业内人士表示,白酒业“重营销、轻产品”的生存理念下,技术标准空白是该行业陷入当前添加剂危机的重要原因。

  名酒品牌登质量黑榜

  在近300款查出不合格项目的白酒中,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保健酒业有限公司2010年1月31日生产的“锦绣东方酒”不合格项目为“环已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茅台保健酒公司方面昨日回应北京商报记者称,上述涉事酒是出了很久的老酒,“且锦绣东方品牌有很多款产品,仅从现在的信息上不能判定是哪一款,还需再核对一下”。茅台另强调称,该公司在基酒检测上把关还是比较严格的,而且酱香型酒应该不存在甜蜜素。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保健酒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3月4日,公示的惟一股东是“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栽在甜蜜素指标上的酒企并不在少数,其中就包括甘肃皇台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皇台本色酒(本色6#窖藏)、吉林省吉盛涌鑫酿酒有限公司生产的老北京二锅头酒。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介绍,本次专项抽检不合格率达9.26%,其中酒精度检出不合格样品占抽检样品总数的4.4%,其次是甜蜜素等甜味剂,占抽检样品总数的3.6%。

  “甜蜜素添加”之辩

  “根据相关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白酒产品标准规定,白酒中不允许添加甜味剂,甜蜜素、糖精钠和安赛蜜是人工生产的甜味剂。”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在其通报中称。事实上,对于这一指标在白酒中的使用,业内尚存争议。早在2004年就曾有观点称,食品中甜蜜素的测定不适用于白酒,其中一项原因是白酒生产原料、工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在中间环节生成类甜蜜素物质,以致误判。另有酒企负责人称,向白酒中添加一定量甜蜜素可以改善口感,“只要保证在安全范围内”。

  然而,反对者的担心则主要是“超标”可能会对身体的危害。有公开资料称,如果经常食用甜蜜素超标的食品,会危害人体的肝脏及神经系统。

  对于这一次查出白酒甜味剂不合格的原因,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解释,可能是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同时增加产品的口感,在产品中添加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等甜味剂来调节口感,也可能是由于其他原辅料使用不当带入。

  标准“空白”待补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甜蜜素添加争议的背后,实则是白酒业自有技术标准缺失的尴尬。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介绍,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白酒业的统一技术标准。“很多指标都还是依从食品行业统一标准,然而,白酒业的特殊性在于生产方式较为原始,现代化水平低,这就导致在例如物质指标等把控上存在不确定性,也酿成了最终执行差的后果。”蔡学飞说。

  他续称,严格意义上讲,国内白酒业并非完全没标准,“部分区域有,但区域间差异很大,且并非强制。尤其白酒企业往往在当地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也造成了标准的执行、监管不强”。

  在蔡学飞看来,与国外企业主动由行业推动整体标准进化不同的是,国内白酒业颇为被动。“究其原因,在于白酒业 重营销、轻产品 的生存方式,酒企们更看重通过各种炒概念增强产品附加值,但其背后是否真正存在技术的不同尚不得知。”蔡学飞认为,也正是因为对产品的“轻视”,造成了现在陷入标准围攻的境地。

  2012年的塑化剂风波曾引起白酒业不小的震动。“相比于甜蜜素,塑化剂并不是食品添加剂,它的查出引发了社会对白酒安全的质疑。然而,白酒中存在的一些物质,有的并不可怕,关键是限定在合适的量内。这既要求企业自律,更需要加强监管。尤其,近来食品安全问题越发敏感,出台属于白酒业的国标显得格外必要。”一位白姓行业内人士表示。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