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当前位置:首页>政策法规

· 政策施行需时日 二孩效益释放尚需两三年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5-11-04 08:20 来源:本站  作者:翁崇琪   点击量:122次

  中国品牌网讯: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出炉:"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放开"单独二孩"政策后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二孩政策由此正式放开。

  政策风口,资本先行,时代周报记者发现,10月30日,共计有贝因美(002570.SZ)、中顺洁柔(002511.SZ)等个股出现涨停。

  截至当天收盘,二孩概念股涨幅达3.76%,受其影响,职业教育、网络安全和在线教育板块纷纷上扬,涨幅分别达2.22%、2.17%和1.67%。

  细分领域,儿童药、婴儿奶粉、孕期保健、玩具文教、婴儿卫生用品等行业上市公司均受到不同程度热炒,股市由此迎来史上最热的"二孩行情"。

  11月2日,时代周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维维股份(600300.SH)、贝因美(002570.SZ)、奥飞动漫(002292.SZ)等上市公司,其中维维股份董秘办人士称,(二孩政策的放开)对公司总体上是有利的,毕竟是大消费概念。

  资本疯狂背后是投资者投机行为在作祟,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沈萌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二孩政策还未落地施行,短期内不太会形成二胎群体,"真正二孩效应的释放,应该在两三年以后"。

  史上最热"二孩行情"

  仿佛如2013年11月"单独二孩"落地的情景重现,近两年后的10月29日晚间7时许,国家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正式落地,次日资本市场闻声躁动,二孩概念股出现涨停。

  资本市场对于二孩概念股,并未有一个清晰划分,不过时代周报记者发现,二孩概念股集中在母婴药、婴幼儿奶粉、纸尿裤原料、儿童玩具和幼儿教辅五大行业。

  10月30日,受二孩政策利好推动,二孩概念股早盘集体高开,个股上演涨停潮。截至当天收盘,二孩概念股涨幅达3.76%,受此影响,职业教育、网络安全和在线教育板块纷纷上扬,涨幅分别达2.22%、2.17%和1.67%。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此轮涨幅潮,与"单独二孩"政策落地后如出一辙,彼时集中爆发的个股,在10月30日当天再次迎来"第二春"。

  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国内A股当天共计有13只个股出现涨停,包括贝因美、科迪乳业、大康牧业、天润乳业、全通教育(300359.SZ)、金发拉比(002762.SZ)、朗姿股份(002612.SZ)、燕塘乳业(002732.SZ)、中顺洁柔、维维股份(600300.SH)、康芝药业(300086.SZ)、卫星石化(002648.SZ)和江南高纤(600527.SH)。

  此外,网络安全板块表现强势,绿盟科技(300369.SZ)、任子行(300311.SZ)涨停,卫士通(002268.SZ)、启明星辰(002439)、北信源(300352)、中国软件(600536)、华胜天成(600410.SH)等个股涨幅居前。

  火爆程度还不亚于此。在线教育板块的个股甚至在早盘即出现涨停,分别为全通教育(300359.SZ)、新南洋(600661.SH)、华平股份(300074.SZ)、中文在线(300364.SZ)、方直科技(300235.SZ)、拓维信息(002261.SZ)6股,此外洪涛股份(002325.SZ)涨9.63%、银润投资(000526.SZ)涨7.13%、珠江钢琴(002678.SZ)涨6.93%。

  股市躁动的背后,是游资散户和机构资金的强烈追捧,萎靡长达3个多月的股市,股民对市场望而却步,此次二孩政策的出台,这个群体如饮甘露。

  时代周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维维股份、贝因美、奥飞动漫等上市公司,其中维维股份董秘办人士称,(二孩政策的放开)对公司总体上是有利的,毕竟是大消费概念。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二孩政策的出台,对股市有相当大的带动作用,如婴幼儿用品、少儿教育和医药等相关个股,均出现了涨停态势。

  其实正所谓涨有理,跌亦有理。其实,有些经历的股民都知道,A股是政策市,市场的每次躁动及疯狂背后,都离不开政策的因素。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翻开股市日记,上述二孩概念股,在2013年11月18日也曾爆发过,当天是周一,在此之前的11月15日(周五),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

  2013年11月18日当天,婴童类股票出现暴涨,高乐股份(002348.SZ)、戴维医疗(300314.SZ)、骅威股份(002502.SZ)、中顺洁柔、群兴玩具(002575.SZ)等出现涨停,此外早市开盘时江南高纤(600527.SH)涨逾7%,奥飞动漫、博晖创新(300318.SZ)涨逾6%,贝因美、通策医疗(600763.SH)涨逾5%,二孩概念股集体大涨。

  在长江证券分析师朱政看来,五中全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与以往不同,此次是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当前国内A股市场处于震荡反弹的过程中,市场缺乏亮点,二孩政策对股市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促进相关个股的上扬。

  杨德龙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现在股市正处于慢慢恢复的过程,对于二孩概念股,预计还会有一些涨幅,但有些个股没必要再追,因为利好促进后,可能还有回调的压力。

  二孩效益释放远未到来

  在二孩政策放开后,各家证券行业分析师纷纷出具研报,大谈政策放开后对股市以及未来经济的影响。

  有证券研报(安信证券)认为,目前叠加80年代婴儿潮出生的人,进入到了二代的生育高峰,可以看到,未来几年每年的新生儿较2014年至少增加155.12万(最悲观),甚至增加可能达到366.5万(按均值)。

  上述研报分析师表示,这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假设每个人年均消费1.6万元(社科院数据),366.5万新生儿将带动年均586亿元的消费。"

  与上述分析师一样,很多市场人士的观点似乎有点操之过急,因为二孩政策目前还只是出现在五中全会公报中,而政策落地到施行,还有漫长的等待过程。

  鲜明的例子是,10月30日下午,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副主任詹鸣称,即日起,不符合湖南省现行生育政策的夫妇已经怀孕第二个子女的将不作处理。然而,国家卫计委则"警告"称,各地各部门不得自行其是。

  另外,早在2013年,单独二孩放开之后,部分乐观人士估计,前几年新生儿单年增量可以最多达到200万。但截至2014年底,全国仅有106.9万对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远低于乐观预期,而实际上,2014年新生儿数量相比2013年仅增加48万,人口政策见效也要滞后于预期。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沈萌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二孩政策还只是在五中全会公报,短期内不太会形成二孩群体。此外,十月怀胎,真正二孩落地,也需要等待10个月,真正二孩效益的释放,应该在两三年以后。

  据机构测算,全面二孩政策在2016年放开,预计未来4年间可为婴幼儿市场带来的消费增量超过6600亿元。婴儿保育、婴儿奶粉、儿童用药等行业需求将得到明显提升,相关上市公司受益明显。

  二孩政策的出台,很多投资人士列出了投资机会线路图。安信证券分析师徐彪认为,对应到国内二孩放开的投资机会,关注率先受益婴儿潮第一阶段的五类投资机会,包括婴儿奶粉、婴儿药品、婴儿用品、儿童玩具及儿童教育等。

  对此沈萌表示,短期内婴幼儿奶粉、药品等行业股价出现波动,都是市场的投资心态在作祟,并不能够真正体现市场经济的现状。

  市场独立投资人士皮海洲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市场过度炒作"二孩概念股"显然是不合适的。实际上,"全面二孩"并不会带来某些"二孩概念股"所对应的产品需求大量增加,更不会带来房地产需求的增加。

  皮海洲称,以房地产为例,如果还是维持目前的高价房,大多数工薪阶层生育二孩的愿望就会被扼杀,"即便生育了二孩,生活质量也会大幅下降,更不可能为'二孩'买房。"因此,股市对"二孩概念股"的炒作,明显是把二孩当成了接盘侠。

  另外,在"全面二孩"政策的红利下,普遍被解读为婴幼儿食品用品公司的利好。在皮海洲看来,国内奶粉与国外乳业的竞争中,就乳制品的质量而言,在百姓的口碑上,国产并不占优势,在海淘和海外购物逐渐成为主流消费方式的今天,中国企业究竟从中获得利好还是利空仍是个未知数。

  沈萌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二孩放开,到底能给经济带来多大的增量,现在并不好说,这样的情况下,相关企业及投资者迅速为此改变投资方向,未免有点操之过急,还是要看政策落地后的实施状况。

  二孩政策的施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系教授梁建章甚至认为,新政将提振海内外资本投资中国经济的信心,"中国有望获得更多具有战略眼光的长期投资,尤其可能集中在科研、教育以及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内"。

  在二孩政策还未正式落地的情况下,未来的资本涌动或将谨慎前行。在资本疯狂背后,逐利性永远是第一位,在定增、IPO,以及引入战略投资者等并购投资方面,资本未来或将对二孩政策倾斜。

  对此,有市场人士(沈萌)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种并购和资本流向,不能简单说从二孩政策方向靠拢,二孩概念是个很宽泛的概念,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扩大,以及为了满足高质量产品的追求,并购会向健康中国看齐,企业会往这方面进行投资。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