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
· 为丝路旅游支招,如何破局?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5-11-06 14:06 来源:本站 作者:俞辉 点击量:107次
在近日举行的第12届中国旅游发展北京对话宁波·峰会上,来自业界的专家、企业代表各抒己见,为丝路旅游支招。 当下,旅游业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已实现“破题”,国内丝路沿线目的地纷纷针对各自的定位,制定了“一带一路”旅游发展措施和目标。 浙江作为“一带一路”的排头兵,借船出海是其破局的主要战略。据浙江省旅游局副局长许澎介绍,海洋旅游几乎占据了浙江旅游的半壁江山。所谓借船出海,就是要搭乘这艘“一带一路”的大船,做好浙江的文章。 为此,浙江的做法是:将更多借助长江经济带和国家海岛经济战略的政策内容,在“一带一路”过程当中将其嫁接过来。“比如浙江海洋旅游正在大力发展游艇、邮轮新业态,同时解决入境问题,宁波目前已经实施了72小时落地免签政策。”许澎举例称。 在陆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陕西西安,“一带一路”也从概念走向落地。陕西师范大学旅游系主任白凯在会上介绍说,“在清朝同治年间,关中地区1/3的人都是回族。当地回族起义后被清政府镇压,被迫沿着丝绸之路一路向西,甚至走到今日的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成为东干人,在陕西话中即‘从东边来的人’。在古丝绸之路两旁散居的15万多东干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有生力量。针对这一历史,陕西政府在2013年、2014年连续策划和实施了东干项目,旅居在外的东干人时隔百年从西安城门下回到故土”。 尽管如此,所谓破题容易,破局难。白凯坦言,事实上,不管是陆上还是海上,在打通丝绸之路旅游时,所提出的机制目前还很难落地。因此,白凯建议,应当重点考虑一些能够接地气的文化符号,把沿线的居民认可的文化真正抓起来,讲好丝绸之路上的中国故事。 对此,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魏小安也有同感,他在发言中说,丝绸之路沿线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价值要想与市场价值、经济价值对等,不能只满足于“一带一路”的概念。“目前,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旅游仍处于边缘化。8000公里、66个国家和地区的丝绸之路,路线长、距离远、交通接驳困难、景点多。因此,丝路旅游破局要分三步走,包括中国段的完善、中亚段的提升和欧洲段的衔接。” 魏小安建议,丝路旅游破局应从几方面入手:“首先,换件衣服,‘一带一路’是概念,产品才是节点。其次,戴顶帽子,把民族兴盛、历史融合这两顶帽子戴好,做好融合。再次,穿双靴子,在交通方式上做好铺垫。最后蹚条路子,创新发展。‘一带一路’旅游要做好资源、交通方式、渠道方式、产品的组合,形成一个大丝路旅游的新格局。” 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政研处处长曾博伟也在会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旅游业要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必须形成各国民心相通的纽带,一方面通过利益交换,另一方面也要形成各国之间的融通和共识。通过发展旅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国之间,真正形成一种文化的共同点和经济共同点,进而形成命运共同体,让旅游走进来,让文化走出去,让旅游走出去,让利益走进来。 对丝路旅游发展“破局”的方式,曾博伟提出了几个方面的参考:一是游客往来,这是“一带一路”旅游发展的基点,要考虑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的政策协调。二是宣传营销,既包括“一带一路”形象营销,也包括如何与相关国家的合作,同时还包括国内各省区市如何进行在大平台下做具体的细分营销。三是资源开发,在开发沿边国家的同时考虑到旅游业的发展,推广中华文化。四是政策协调,推进和沿线国家签证互免政策。五是研究交流,派遣院校老师和学者与相关国家进行交流。六是旅游援外,推动援外工作机制,对一些沿线并不富裕的国家开展援外工作。七是人才培养,运用旅游产业特性,推动相关的人才战略。八是服务的提升,通过标准化的方式,使服务水平得到提升。 |
![]() |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