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当前位置:首页>政策法规

· 政策考虑,投资顾虑,二手车电商“焦虑症”的危害在哪儿?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6-02-29 08:33 来源:本站  作者:翁崇琪   点击量:90次
政策考虑,投资顾虑,企业多虑:二手车电商如何治理集体“焦虑症”

  中国品牌网讯:二手车电商患上哪些“焦虑症”?

  新年刚过,春意闹上枝头,但二手车电商们的圈子却主动或被动都陷入了某些焦虑。车事儿兄认为,二手车电商在初期的发展中难免会走一些弯路,交一些学费。纵观欧美的二手车发展,无一例外都是大浪淘沙,从萌芽到成熟,磨难到光明的历程中摸爬滚打中拼杀过来。作为国内二手车电商阵营,虽然发展不过几年时间,甚至有些才刚刚起步,似乎就已经未老先衰,患上了焦虑症,有些甚至已经病入膏肓。

  二手车行业的焦虑主要来源于恐惧,因为二手车电商尚在探索期,一切都是未知的,大家跑的都非常快,但是前方的路到底好不好走,谁都不敢打包票。车事儿兄认为现在大家主要有几种焦虑。

  1、模式焦虑:转型遇瓶颈

  模式的选择,相当于选择赛道。二手车电商因为还具有重服务的特性,到底要不要做交易闭环,要不要自做检测、估值,甚至要不要换一个easy点的模式。这些问题本来是创业初期就考虑好的,但是竞争太快,2014年二手车电商还是一片蓝海,去年转眼就变成一片红海。所以在红海中游泳,要有扔掉原来救生圈的勇气,有些企业在焦虑中直接沉沦。类似平安好车从C2B转型到B2C的失败,有些则艰难的完成了转型或者抱团。根据车事儿的不完全统计有9家已经经历了这样的焦虑。

政策考虑,投资顾虑,企业多虑:二手车电商如何治理集体“焦虑症”

  2、广告焦虑:要不要跟风

  去年一则“上上上上优信二手车”广告,让二手车电商真正走入全民视野。而二手车电商去年也陷入了广告大战,根据各家的披露去年优信二手车,瓜子二手车直卖网,人人车在广告费上分别花费了5亿,2亿,5000万元。而今年这样的势头会继续,瓜子二手车直卖网CEO杨浩涌称会投入10亿,彻底拉开与对手的距离。加上优信,瓜子,人人都相继融资,所以新一轮的广告大战在所难免。

  在互联网有“721定律”,老大占据70%的市场份额,老二是20%,其他的瓜分10%。在二手车电商的各个模式中最后同样会形成此格局。那么摆在其他竞争者面前的问题来了,随着品牌规模效应的初显,要不要跟进新一轮的广告大战,着实实让参与者头疼。

  3、公关焦虑:要不要回应

  类似于当年的3Q大战,二手车电商也经历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公关战,从早期的优信拍和车易拍关于市场份额之争,到去年的各家混战。二手车电商在媒体上呈现了另一片繁荣。最近疑似李健在一场发布会上流传出的讲话,言辞极其激烈。李健说到了投资人是听不到实话的可怜虫,只有傻成优信那样才投10亿,杨雪剑很漂亮,杨浩涌是创业流氓等内容,着实让人大吃一惊。

  二手车电商为什么那么“焦虑”?

  二手车电商们为何会如此焦虑呢?车事儿兄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政策在考虑

  毫无疑问二手车电商是电商行业的最后一块大蛋糕,汽车保有量现在超过了1.4亿辆,据分析到2020年,中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有望达到4000万辆,市值突破1万亿元。所以这么大的蛋糕下就算是占有10%的份额,也是千亿级别,可以和BAT一样在互联网公司位列仙班。但是这么大的盘子下,二手车电商的整体渗透率还不到10%,远远没到真正爆发的点,还处于探索的初期。

  在初期的阶段,行业的政策,包括税收,限迁等都还没有改革完全。政策的改革跟不上二手车电商的发展速度,就像让运动员边跑边建赛道,大家都怕前面一脚踏空。

  2、投资方很顾虑

  二手车电商作为香饽饽,投资机构纷纷磨枪擦掌,相继入场。但是这个行业因为客单价高,模式重等因素,需要交纳巨额的入场费。据车事儿的不完全统计,共有23家企业获得投资,而金额都基本上都是千万起步。

政策考虑,投资顾虑,企业多虑:二手车电商如何治理集体“焦虑症”

  但是机遇与风险同在,前方马不停蹄的在投资,后方有一些已经获投的公司却悄然倒闭。

政策考虑,投资顾虑,企业多虑:二手车电商如何治理集体“焦虑症”

  就算是大金主集团也放弃了手上的平安好车的交易业务。在资本寒冬还未完全褪去下,二手车的投资回报周期又比较长,资本方也是压力山大。而资本的压力自然转移到了企业上,所以类似刘强东炮轰的一年只卖出2辆车,将C轮6000万美金的报成了8000万美金的例子比比皆是。

  3、企业在“多虑”

  焦虑最严重的莫过于企业本身,企业焦虑的根本还是来源于竞争的恐惧。因为目前在行业内没有哪家的市场份额处于绝对的领先,出现了类似战国的群雄割据的情况。

  而二手车在整体盘子足够大,每一个模式做起来都是千亿级别。所以企业一开始做的时候就要找准方向踏踏实实,而不是过来来蹭一蹭热点,骗投资人钱就擦屁股了事。大家在这个赛道竞争的时候,想要取得领先,最好的方法既然是跑的越快越好,前几年大家也都是卯足了劲发展自身。但是随着一些新入局的加入,有些耍了小心思,在别人跑步的时候推一下,发现没推倒后,又不停的朝别人吐唾沫。就这样大家忍无可忍,双方你来我往。

  二手车电商“焦虑症”的危害在哪儿?

  这样长期的焦虑会导致哪些危害呢?车事儿兄认为适当的焦虑可以理解,但过度的焦虑会适得其反。

  1、消费者失去信任

  二手车电商尤其是C2C模式,对用户的口碑极其看中。而用户在买车的时候都会看看这个网站的新闻,如果每天都是扑面而来的负面,会造成用户的信任感缺失。而在忙着口水战的同时,也会顾此失彼,甚至忘记了初心,对消费者的承诺大打折扣。例如某网站写的14天无理由退车,变成了14天可退。

  2、投资者失去耐心

  二手车行业属于重度资本密集型,虽然有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钱确实在这个行业里万万不能。如果模式一变再变,行业里一直充斥着负面的信息,相信投资人的耐心也是有限的,尤其是嘴皮子的功夫赶不上试剂发展速度的时候。

  3、进入者失去信心

  这里的进入者包括二手车以及其后市场的玩家,二手车的产业链很长,融合了交易,后市场,金融的等上下游。在二手车的交易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其他的行业的相关配合度也会下降,不利于整体产业链的良性发展。

  另外对于一个行业最宝贵的就是人才,二手车电商急速发展下需要大量人才,但是大家一看这个行业如此混乱,难免会望而却步。

  如何治理二手车电商们的焦虑?

  治理二手车电商行业的基体焦虑症,车事儿兄认为需要以下几点。

  1、政策层面:阳光越来越灿烂

  幸运的是目前政策方向不断的利好,除了税收政策有望改革,另外最近也放出了关于二手车的首付比例的调整,首付2成不是梦。政策的改进可以修补跑道,跟上消费升级,和二手车电商们的极速前进。

  2、公司层面:踏踏实实为消费者服务

  二手车电商无论是哪一个模式闭环,最后落到的一定是消费者身上。作为一个重服务的电商类型,踏踏实实做好服务,关于检测,估值,二手车信用体系的完善。在这边需要做大量的功课。用这些作为筹码急速奔跑,而不是到处的泼脏水。

  二手车商们的焦虑终究是会过去的,有些玩家在焦虑中日益强大,化压力为动力。而有些恐怕难以熬过去。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