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当前位置:首页>政策法规

· 关于外热内冷的通航产业:扶植政策频出 企业生存艰难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6-05-30 08:38 来源:本站  作者:翁崇琪   点击量:100次

  中国品牌网讯:近期通航产业可谓风光无限,自6月1日起我国将实施新的《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同时从国务院到民航局在本月均有扶植新政推出,但北京商报记者从多位通航业内人士处获悉,表面红火、利好政策频出并未让这一产业发展得顺风顺水,自去年开始,因整体经济环境疲弱再加上行业自身顽疾难愈,让不少投身其中的企业遭遇经营困难。“当初一起做通航的人现在已经有不少因公司倒闭被迫离场,留下来的一些企业也在苦撑,”昨日,一位长期从事通航产业的人士坦言,“接下来,随着传统行业发展遇阻,更多资本将目光锁定通航,但在盈利模式模糊之时,贸然进入非明智之举。”

  扶植政策频出

  下月我国将实施新的《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新规虽然加强了监管,但同时也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简化经营许可程序,被行业称为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新政。与之相比,本月接连由国务院和民航局发布的“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指导意见”以及“进一步深化民航改革工作的意见”可算意外惊喜 ,这两大政策不仅提出到2020年要建成500个以上通用机场,更明确将实现真高3000米以下监视空域和报告空域无缝衔接。

  事实上,如果再往前看,本月初,国家发改委等24个部门刚刚发布通知称,要“加快培育通用航空消费市场”,另外,我国自4月1日起实施简化“特殊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在2月17日取消了“国内通用航空企业赴境外开展业务”审批事项。“所有这些都将对通航企业的市场开拓起到重大影响,”华彬航空董事长郑刚分析,“比如新的规定中明确鼓励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公务航空,这是对公务航空交通性质的一次‘名誉恢复’,有力地批驳了公务机是奢侈品的错误概念。此外,国家还有意扩大通用航空在抢险救灾、医疗救护等公益服务领域的应用,促进通用航空与旅游、体育以及互联网、创意经济的融合发展。”

  但同样不容忽视的是,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开始,行驶在快车道的通航产业开始显现疲态。去年,我国通航生产作业飞行73.5万小时,虽然比上年增长8.9%,但增幅为三年来最低。同时,通航运营企业数量增幅也出现了五年来首度下滑。业内普遍认为,去年经济整体不景气,对不少通航企业的经营带来压力,可更重要的是,通航至今没有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很多人在前几年盲目跟风进入,现在行业泡沫正逐渐被压迫。

  企业生存艰难

  “可以说,现在公司正站在破产的悬崖边,能撑多久真的不好说。”一家通航培训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诉苦。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扶植政策,大家也都说通航是一座金矿,但具体到眼下,飞机“上不了天、落不了地”的问题依旧存在。另外,因为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导致通航公司整体运营成本高企。

  上述负责人举例称,首先,我国购买飞机需要支付高达23%的税负,而每年的维护和油料成本数百万元。按照相关规定,引入一架通航飞机,必须配备1.5名飞行员和1.5名机务人员。而按照一家通航公司最少运营两架飞机计算,3名飞行员一年底薪近百万元,3名机务人员年薪也近60万元,再加上运行副总经理、塔台管制人员、后勤人员、医务人员等,每年仅人员薪酬最低需要250万元。与之相比,一架小型直升机一个小时的收费为5000元,两架飞机每年飞满1000个小时才能取得1000万元收入,能够做到收支平衡都很不容易,更别说实现盈利了。

  中国民航大学通用航空学院讲师柳青也分析称,现在虽然力推低空旅游发展,但根据市场调查,一架直升机的年飞行时间大约在300小时,再考虑到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等,即空中游览的单人票价必须高于680元,否则就会亏本。现在市场上10分钟左右的空中游览票价基本在千元左右,从时间和价值比看超出了普通大众的消费预期,因此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市场总体表现冷清。在业内人士看来,通航企业遇到的麻烦可以概括为“想飞起不来、想飞落不下、想飞无保障、想飞缺人才、想飞管得严”。民航局原局长李家祥就曾直言,当前制约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低空开放较缓慢,空域资源使用仍受限,通用机场、供油等保障设施滞后,法规体系尚待完善,专业人员短缺等方面。

  鲜花和荆棘遍布

  针对“鲜花和荆棘遍布”的通航产业,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通用航空系教师于一分析,很多企业都抱怨通航不赚钱,但细分析,很多企业都是在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压力下投身通航,买飞机挖人搞筹建轰轰烈烈,拿到经营许可、通过运行合格审定后没业务不知所措。这些企业之所以难成功,主要是因为没想清楚为什么要搞通航。

  赛迪研究院装备所航空产业研究室副主任金伟也直指,在通航巨大的市场潜力面前,出于政绩考量和短期逐利驱动,国内众多地方政府和民营资本对这一产业抱有强烈的投资热情。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40多个县市布局建设通用航空产业园,企业通过简单合作引进、低端组装加速布局,造成落地场频单一、产业链无序铺摊。

  于一分析,通航和普通民用运输航空特点不同,后者能够带来空港产业园的“无中生有”,但通用航空的发展则必须依附关联产业,所以要整体布局。接下来,国家、省域的通用航空发展应融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新型城镇化等重大战略,此外,资本热衷的低空旅游、航空小镇等更适合作为亮点而非盈利点。

  不少业内分析师认为,通航机场建设可以作为资本进入的一条路径,因为现在提倡引入PPP模式建机场,由政府和企业相互合作建设运营,这样降低了企业的风险。当然,随着机场不断加密以及快递电商高速发展,短途通航运输也将升温,可作为一大投资重点。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