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当前位置:首页>品牌战略

窥视富士通战略转型之路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23-02-21 03:17:06 来源:本站  作者:中国品牌新闻社   点击量:129次

  途经富士山,大巴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在穿过一片茂密的树林之后,视野一下变得开阔起来。清澈的池塘、栽满作物的农田、开阔的停车场、整齐划一的白色大楼,逐渐映入眼帘。美不胜收的景色让人不敢相信这居然是一个工厂的所在地——被誉为“日本十大最美工厂之首”的富士通沼津工厂。

  说到富士通,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富士通株式会社(Fujitsū Kabushiki-gaisha)是日本排名第一的IT厂商,全球第四大IT服务公司,全球前五大服务器和PC机生产商,曾经是世界第二大企业用硬盘驱动器的制造商和第四大移动硬盘制造商,是世界财富500强企业。本次日本富士通的研修除了参观富士通研发培训大楼和池田敏雄纪念室以外,还有幸参观了筹备之中的富士通历史展览馆,该馆是为庆祝富士通成立80周年而建的。参观了以后,对富士通的前世今生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其中清晰可见其战略转型的身影。

  借道“通信机”,“矿老大”变身“IT男”

  富士通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十五大财阀之一的古河财阀。古河财阀创始人古河寺兵卫于1874年开始从事制铜业,到19世纪90年代已经占据了日本铜产量的40%。

  1923年8月,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创建了富士电机制造株式会社。

  1935年6月,富士电机的通信和电话业务事业部分立,富士通信机制造株式会社正式成立。 “通信机”,在日语中就是“电话机”的意思,就是富士电机集团旗下的通信机制造企业,这就是今天的富士通。富士通创业初期资本只有300万日元,员工700人,工厂设在川崎市中原,创业初期工厂只是几排简陋的老式厂房,直到1938年才具有比较像样的厂房。由于行业势头良好,富士通信机制造公司获得飞速发展,1949年5月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1954年资本金达到6亿日元。

  1937年富士通开始制造载波通信设备。50年代向制造综合通讯设备方向发展。1951年成为日本第一家制造电子计算机的企业。1954年开发出日本第一台中继式自动计算机(FACOM100)后开始跨足信息产业。由此富士通奠定了日本乃至全球电子计算机行业龙头的地位。

  能否准确捕捉到社会发展趋势,及时抓住机遇,调整企业战略以顺应时代变化是企业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企业转型的本质在于能否在老的行业衰退期到来前,及时抓住新兴产业,跨越死亡谷。所有企业都会面对行业生命周期这一问题,柯达没有跟上数码相机的浪潮而倒闭,诺基亚因为忽视智能手机市场而险遭淘汰。反观这些我们耳闻目睹的鲜活案例,可以说,富士通是一个很好的正面教材。它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抓住了“通信机”和“电子计算机”这两大划时代的核心产品,以及由单纯硬件制造到服务型制造的转变。

  从“硬件工厂”到“人才工厂”

  富士通除了卖计算机硬件,还卖配套的服务。随着富士通海外市场的拓展,计算机的硬件生产随之外迁。建立于1976年的沼津工厂目前已经不再生产计算机硬件设备,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的性能测试、软件开发和人才培养这三项主要事业。另外,沼津工厂还承担着富士通全球服务器的角色,所有的后台数据在这里进行集中处理、存储和发送,可谓是富士通的大脑中枢所在。在这些新的事业当中,人才培养显得尤为突出,因为它是支撑硬件开发和软件服务的源泉。在参观过程中我们发现,富士通大楼的一半楼层的房间都被用作了培训,而学员除了有富士通的员工,还有来自客户方面的。富士通除了销售计算机硬件,同时提供配套的培训服务,以便客户能有效地使用这些硬件设施。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同时,稳固了客户关系,也提高了服务的附加价值。

  富士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分三大模块:战略研修、层级研修和技术研修。

  战略研修包含:企业新型战略研讨和新一代领导人培养两部分课程。公司会聘请国内外一流的行业专家给学员授课,紧密围绕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组织学员参与企业战略制定。通过参与研讨的过程,来发现和培养企业未来的接班人。

  层级别研修包含:部长、课长、主管和新入职的员工。这一部分培训主要是针对不同层级的工作特性和管理要求,针对性地展开,旨在与提升现有管理人员的管理、技术水平。比如部长级的干部侧重于企业经营、课长级的干部侧重部门管理、主管级干部侧重团队建设和工作开展,而新入职员工培训着重帮助员工更快地融入企业。另外,每年新晋升的管理人员也都会来这里参加研修,以便能更好地适应新岗位的工作要求。

  技术研修则是偏向于应用方面,内容包含:软件架构设计、通用技能以及维修技能的培训,涵盖了计算机的系统、软件和硬件三个方面。通过课堂讲授、模拟练习和实操演练等途径,教会员工掌握计算机原理、技术和维修方法。

  人才培养可谓是让富士通的硬件如虎添翼。参观过程中我们近距离接触的是银行设备的维修培训区。值得一提的是富士通对内部维修人员的培训,除了维修技术方面的内容以外,还培训员工如何在维修过程中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和现场秩序。富士通认为维修人员的个人形象会影响到银行在客户心中的形象,由此可见富士通的服务意识不仅停留在为客户这一端,而且延伸到了客户的客户。

  从“卖计算机”到“卖菜”

  目前,富士通除了传统的计算机行业,也在做一些新的尝试,比如绿色生态社区。文章一开始提到富士通之所以能成为“日本十大最美工厂之首”,凭借的就是一套完善的资源循环系统,借助这套系统沼津工厂实现了废水完全回收利用,电力大部分自给自足。除此之外,富士通还在空余地方开辟了茶园和蔬菜种植基地,定期组织采摘,宣传资源循环的环保理念。

  如果说上述这些做法很多企业都在做的话,那么富士通接下来这个“卖菜”的举动肯定会让你大吃一惊。那就是富士通在工厂中利用一个曾用于制造芯片的无尘车间种植生菜,建设所谓的植物工厂。就是在封闭环境下,对光、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分和养分等进行全程控制的栽培技术。其最大特点是不受气候影响,以及对水和土地的高效集约利用,产量可达自然栽培的100倍,用水量却不到1%。植物工厂还可以根据需要对蔬菜瓜果的营养成分进行调整,比如富士通生产的低钾生菜就主要供应当地医院的肾病患者,资生堂下属的植物工厂专门培养携带抗体的蔬菜,用于化妆品和药品的原料。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网站介绍,“工厂蔬菜”和自然栽培在口味上相差无几,甚至更优。

  现在,富士通每天出产3,500棵生菜,如果销售情况良好,2016年富士通蔬菜销售额将达400万美元。虽然富士通的植物工厂还远未形成规模,但是从中可以看出富士通对环保的另一种理解和行动。在能源逐渐紧缺的当下,这会不会是富士通的下一个“通信机”呢?我们拭目以待。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