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当前位置:首页>品牌战略

· 山西旅游品牌亟待“强”起来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6-03-03 16:00 来源:本站  作者:许世宁   点击量:83次

  中国品牌网讯:山西一直以煤炭大省自居,但与有限的煤炭资源相比,文化旅游资源才是真正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富矿。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山西文化旅游资源,它就如同经过几千年文明滋养发酵的窖藏美酒,厚重绵长、历久弥香。

  多年前,余秋雨先生来山西留下了《抱愧山西》的慨叹。记得在2002年本人策划的“21世纪山西名牌发展论坛”上,著名策划人陈放先生因此大发感慨:“随便山西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找到历史上可圈可点的人物和典故,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直到今天,我认为山西文化旅游这坛陈年美酒还未真正开启。

  山西的旅游文化品牌具有历史赋予的先天优势。云冈石窟、五台山、平遥古城、运城关帝庙、洪洞大槐树等等,任何一个旅游品牌都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然而曾经乌金滚滚的煤炭产业使之蒙尘,山西文化旅游产业无法冲出“煤炭思维”的怪圈,山西也错失发展非煤产业的大好机遇。可以这样概括山西旅游品牌:“虚而不强,大而不精”。究其原因,一是品牌思维认识不足,导致“避轻就重”的投资理念。二是景区规划同质化,缺乏独特的文化内容支撑。三是品牌环境差,没有形成全社会维护品牌的良好氛围。

  加快提升山西旅游品牌“颜值”

  21世纪,旅游产业已经步入品牌经营时代。好品牌就是高频、爆款、高颜值、高人气的集中体现,旅游景区要实现古代与现代的融合、经典与时尚的混搭,营造出让人向往的“小城故事”,达到“一心盼着去,到了慢下来,好想留下来”的旅游目的地效果。山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必须从打造“爆款”旅游品牌做起。

  找准旅游品牌定位,突出唯一性。景区魅力何在,主打文化古迹、自然景观,还是民俗特色?必须先找准品牌定位,体现品牌的稀缺性、唯一性、主导性或专属性。从旅游景区的形象口号、宣传服务理念引导到整体文化挖掘以及产品线支撑,可以融合山西地方独特的戏曲、民歌、民俗、特产、非遗等资源进行品牌化开发,所有这些必须匹配,彰显个性,呈现一处一景一特色的旅游文化体验长廊。

  加大旅游品牌营销,体现精准性。好酒也要勤吆喝、会吆喝。广告引导消费是唯一法则。乔家大院景区的崛起与当年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热播有非常大的关系;皇城相府也是借了《雍正王朝》的光。

  尽管我们现在也在电视、报纸、网络、会展进行宣传,但是过于传统,缺乏差异化、精准化和立体化营销。“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山西气候四季分明、资源丰富多样,恰恰是差异化传播的优势。

  构建旅游品牌联盟,增强互贸性。随着高铁、高速、航空枢纽的形成,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地球村已经不是概念而是事实。山西迫切需要构建海内外旅游品牌联动大循环格局,建立省内、省外、国外三环营销互贸体系:第一激活内环,培育省内消费体系。长期以来省内旅游消费并不活跃。加大区域宣传力度,巧妙策划各类主题,不断制造各种话题,通过新闻报道、互联网媒体广泛宣传。比如组织“山西人,东南西北大玩转”主题活动,设置类似“发现山西系列——你所不知道的某某地方”互动类活动等,消除省内旅游景区“灯下黑”现象,扭转人们“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的观念,激发山西广大消费者的兴趣。第二联合中环,建立外省联盟体系。凭借山西的区位优势、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资源,从区域特色入手,根据需求互补、功能差异、产品互贸等环节设计具有特色旅游产品线路、系列特色产品或节庆活动,与国内以及各省大型的旅游机构、景区建立互联互通的大旅游循环体系,进行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合作,促进旅游淡季变旺季,解决山西旅游长期不平衡的问题,形成一个相对饱满的客源体系。

  第三拓展外环,形成国际市场体系。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契机,充分利用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运城关帝庙、洪洞大槐树等已经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著名景区,与拥有平台、渠道、客源资源的国际大型旅游机构或国内的海外知名旅游机构进行战略合作,以景区为依托策划海外拓展项目。与国际知名的旅游品牌景区建立友好联盟协作关系,进行点对点交流、贸易活动,不断扩大影响,开辟国际市场,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前来山西观光消费。

  大品牌思维推动山西旅游大发展

  所谓大品牌思维,就是要围绕景区的核心资源进行品牌的战略设计、品牌文化建设到品牌的拓展和运营管理进行系统的开放的市场化开发,逐步形成非门票经济旅游消费产业带。

  大品牌需要大开放,大开放推动大发展。目前中国整体的大旅游格局已经形成,景区品牌化仍然处在群雄并起、各自为战的急剧竞争时期。山西旅游需要“跳出山西看旅游,跳出旅游谋发展”的开放思维,把山西文化旅游资源置放在全国的市场大背景下,凸显放大自身优势,打造旅游产业集群的高地。

  目前,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关联各种要素资源的综合性产业,以前单纯的旅游体验已经向旅居、游学、度假、创业、地产、养老、养生、商贸、文化创意、影视、科技等领域扩展。相关部门确实需要提供更加开放的政策环境和更加灵活的投资激励机制。开发以核心景区为依托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商贸综合体。

  大品牌需要大整合,大整合形成大航母。山西文化旅游自身开发的能力严重不足。如何抓住转型机遇,加快发展?就是要内联外合,整合各方面优势优质资源,打造强强联合、重磅出击的旅游产业航母。围绕“文化增添品牌魅力、科技增大品牌张力、商业增强品牌活力、资本增加品牌动力”几大方向进行整合,特别是旅游+互联网可以联合大型专业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精准营销。通过招商引资寻求海内外专业化强、实力雄厚的财团、机构合作;可以将旅游资源品牌景区产权化、资本化,面向全社会进行公开拍卖经营权、开发权等,或者通过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进行包装和开发。目前,“曲江入晋”打造千里太行第一峡、山西高新普惠30亿资本试水文旅产业可以说是一个好的开端。

  大品牌需要大创意,大创意带动大营销。平遥古城如果不是成功申遗和策划举办平遥国际摄影节,很难预估和判断现在的状况。壶口瀑布的飞越黄河策划作为山西的标志性经典案例,曾经引发国内外关注。可惜后续缺乏系统性的品牌策划支撑体系,造成虎头蛇尾的遗憾。

  近年来,山西品牌景区的营销显得平淡。洪洞大槐树景区,号称全球华人的老家,每年除了清明惯例的祭祖节之外,几乎没有更好创意策划去挖掘提升,丰富的旅游资源得不到充分的释放。

  旅游产业是最需要文化创意的产业,不仅靠贩卖历史和文化,还要营销梦想和未来。旅游景区的规划和产品的设计需要融入时尚、娱乐等多种现代元素,适应新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式。旅游品牌营销更需要不断创新思维、精心策划制造各种热点和焦点事件,占领媒体及社会舆论的制高点。同时还要经过全员营销、全过程营销、全方位营销的立体式营销,才能形成关注度高人气旺的热点景区。

  俗话说:知不足而后进。期待山西涅槃重生,相信随着山西煤炭黄金时代的终结,必将开启山西文化旅游黄金时代。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