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当前位置:首页>品牌战略

· 多品牌战略一般所采取的纵向高低差异,开始纵向齐平并向横向差异的方向发展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6-03-29 08:57 来源:本站  作者:翁崇琪   点击量:80次

  中国品牌网讯:众所周知,以往业界对于上汽通用旗下别克和雪弗兰两大主流品牌间的区分有这样一个印象,那就是别克品牌的定位要相对高于雪佛兰品牌。如果按照消费者层面的理解,也就是同级别的车型,别克品牌要相较于雪佛兰品牌卖得相对贵一些。

  近年来,随着国内消费能力的升级,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也因此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和趋势。而这其中,业界关注相对较少的,应该是消费能力升级对于车企业多品牌战略的影响。

  实际上,从国内那些实施多品牌战略的车企来看,与业界对于别克和雪佛兰品牌有上述类似印象的车企和品牌,还有上汽大众旗下的大众品牌和斯柯达品牌。同样的,在业界和消费者的印象当中,大众品牌的定位要高于斯柯达品牌,大众品牌的车型售价也要高于斯柯达品牌同级或同平台车型的售价。

  但从近两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来看,上述这种多品牌战略一般所采取的纵向高低差异,开始纵向齐平并向横向差异的方向发展。

  而导致出现这种新情况发生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消费能力的升级。众所周知,随着中国消费能力的升级,国内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的需求已经迈过了“先求有”的阶段,特别是在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普及期后期,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的了解更深入,对于汽车产品的消费也更理性的情况之下。

  应该来讲,目前国内汽车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的需求,已经开始发展到追求品质与符合个性品位的阶段。也就是说,在一定消费能力的支撑下,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的需求,一方面就是对产品本身的品质有提升需求,这基实是一个基本的消费需求;而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就是会随性而为,也就是说无论是品牌还是产品本身,都需要是消费者喜好的,需要是符合消费者个性甚至是身份等方面诉求的。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无论是上汽通用还是上汽大众,对各自旗下的两大主流品牌的差异化都进行了一些重新的调整。

  应该来讲,从上汽通用对于别克和雪佛兰两大品牌新的定位差异来看,别克品牌未来应该是要打造成更符合中国特质的一个品牌,而雪佛兰未来则更倾向于年轻与时尚化。别克品牌与雪佛兰品牌将不再有高低之分,只会在同一个定位高度进行横向的差异化区分。

  而上汽大众对于大众品牌和斯柯达品牌的梳理也有类似上汽通用的举措,以往斯柯达品牌相对大众品牌略低的定位也开始调整,甚至于斯柯达品牌已经开始从以往的相对大众具有更高性价比的品牌及产品定位,调整为与雪佛兰品牌一般,更加注重于年轻与时尚化的定位。这一点,从目前斯柯达品牌推出的系列产品身上,就可以看到其年轻与时尚化趋势。

  车企在中国消费能力升级背景下,对于旗下多品牌战略实施的上述调整,无疑是精准的把握住了市场消费需求的体现。在车业杂谈看来,这也是上述车企能够在国内汽车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的一个关键要素。

  对中国品牌而言,虽然目前国内很多中国品牌一般都回归到了一个品牌的战略,但仍有一些中国品牌还在实施多品牌战略。而从这些中国品牌目前所实施的多品牌战略来看,仍然主要以价格差异来进行品牌之前差异化的定位。

  虽然相较于合资品牌,中国品牌的目标消费人群的消费能力确实要相对低一些,甚至是包括很多初次购车的消费群体。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品牌目标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也是有同步提升的。因此,中国品牌对于仍以价格为主要差异的多品牌战略,还是需要在新形势下重新审视一下。

  我认为,中国品牌的多品牌战略在现阶段可以将价格差异与品牌的个性或者说调性差异放在一起进行考量。即充分考虑到相对合资品牌消费群体,中国品牌消费群体相对略低一些的消费能力,同时也充分考虑到包括中国品牌消费群体在内的所有消费群体消费能力的整体提升。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