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当前位置:首页>品牌战略

· 百度云品牌战略升级 云计算成BAT下一个角斗场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6-10-14 14:45 来源:本站  作者:翁崇琪   点击量:109次

  中国品牌网讯:伴随着百度云公有云品牌正式升级为“百度云”,中国云计算市场竞争的大幕也悄然开启。

  据Gartner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今年第二季度全球云基础服务市场上,亚马逊一枝独秀,市场份额达到31%;微软在CEO纳德拉的带领下,持续加大投入,市场份额也已经上升到11%,排名第二;另外两大巨头IBM和谷歌分别以7%和5%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亚马逊、微软、IBM、谷歌四大巨头已经占据了全球云基础服务市场50%以上的份额,云计算行业巨头格局已经愈发明显。这对于当下大巨头割据、小公司混战的中国云计算市场来讲,或许是一个的有趣征兆。

  越不过“盖茨比曲线”  云计算依然是巨头的天下

  多年前,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尔斯·克拉克曾提出著名的“盖茨比曲线”,用以说明社会越不平等,个人的经济地位就越由其父母的地位决定,子女处于父辈经济阶层的可能性就越高。这一规律,在互联网领域体现的尤为透彻。无论是美国的“GAFA”,还是中国的“BAT”,均是成立十年以上的企业,在“马太效应”的助力下,这些头部企业已经拥有极深的围栏,在兼具不惜血本和不失勤勉的特征下,能够挑战它们地位的后起之秀,少之又少。

  在云计算领域更是如此,一方面,云计算需要大量的技术和数据的支持,小公司们在技术上的投入难以与巨头们抗衡,同时又很难拥有巨头那样的数据积累。另一方面,互联网巨头天然具备内容、渠道、用户等很多方面的优势,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优势整合,并且进一步布局自己的生态。因此,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互联网巨头更有根基和欲望啃下这个市场。

  而实际上,这一理论也在不断得到验证。在谷歌宣布整合云计算业务,推出“谷歌云(Google Cloud)”品牌后,同样是以搜索起家,以技术见长的百度也做出了相同的举动,将旗下云计算品牌全面升级为百度云。

  自此,国内BAT三巨头全部完成了在云计算领域的品牌延伸,同时也依托各自的优势,在云计算市场上进行战略布局。百度推出“云数智”三位一体战略,并辅以“天工、天像、天算”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阿里也启用新LOGO,不断推出新产品,并拓展自己的国际化版图。腾讯云也频频发力,通过合作伙伴生态大会,深入拓展渠道,并加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

  随着BAT的深入布局和重点发力,其他小公司不论是技术、产品,还是渠道、生态等,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竞争乏力、难以抗衡的态势,生存境遇愈发艰难,国内云计算市场的巨头格局也为时不远了。

  BAT拥有小公司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

  众所周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大数据的发展与应用,离不开云计算强有力的支持,云计算的发展和大数据的积累,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基础,及实现实质性突破的关键;另一方面,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进步也将拓展云计算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因此,云计算对于技术的投入和大数据的需求,是一般的小公司难以承受的。

  以国内人工智能的领头羊百度为例,在9月份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首次宣布对外开放百度深度学习平台,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普及。据笔者了解,2015年百度还牵头微软亚洲研究院、华盛顿大学等知名公司和高校,开放了全球最大分布式深度机器学习开源平台,世界各地的开发者们通过这一开源平台可以免费获取优质易用的机器学习代码。

  同时,作为全球第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更是一家天生的云计算公司。16年深厚的技术积累,让百度云在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方面领先于行业,基础架构优势可谓与生俱来。支撑20多款用户数过亿的产品,赋予百度云处理复杂应用的技术经验,更是让小公司们望尘莫及。日均响应搜索超过60亿次,日LBS请求超过300亿次,日语音识别请求超过1亿次等,海量的大数据资源成为百度云的独特优势。而被MIT(麻省理工学院)评为中国最智能的公司,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准确率达到90%以上,让百度云在人工智能领域一枝独秀。与300多万家企业展开合作,在物流、医疗、教育、营销、金融等垂直领域深入,使得百度云具备很多小企业难以想象的企业服务和运营经验。这些小公司难以逾越的壁垒,成为百度云抢占市场、确立巨头格局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阿里和腾讯虽然不像百度以技术见长,但是其在技术和数据方面的积累和根基都异常深厚,这些都将成为其征战云计算市场的砝码,同时也会成为狙击行业小公司的有力武器。

  BAT通过构建生态体系形成垄断优势

  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董旭认为,中国云计算生态化是大势所趋,而数据资源、技术能力、合作伙伴等成为云生态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而纵观中国当下的云计算市场,除了BAT之外,拥有这种对生态整体化、系统化搭建能力的企业少之又少。

  百度云作为百度的技术输出平台,致力于将百度的先进技术,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向全社会、各行业以及企业和开发者开放输出,助力企业创新,推动人工智能和全行业的结合。同时通过合作伙伴扶持计划,提供解决方案、软件共建、创投孵化等服务,与其共建云计算生态,协同共赢,助力各行业转型升级,加速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阿里云一方面与SAP、神州数码、世纪互联等诸多合作伙伴一起合作拓展云计算市场,另一方面,也通过开放自身的云生态,让更多的中小ISV入驻阿里云。

  腾讯云则表示,将会把十几年在互联网行业积累的优势和经验,全部分享出来,一方面依托整体腾讯生态体系输出的云服务,LBS、安全和支付四大核心能力,与合作伙伴携手打造满足产业应用需求的特色行业云;另一方面也在金融、视频、游戏等垂直行业与行业伙伴合作,推动针对性的产业云化解决方案落地。

  纵观BAT三巨头,都将云计算作为技术和产品输出的平台,以生态协同效应来吸引客户,从而形成垄断性优势,不断碾压小公司的生存空间。可见,云计算的未来必然是BAT的主场,当下市场所经历的一切,只是“三足鼎立”之前的诸侯混战。而对于大部分小公司来讲,可以选择通过专注于垂直领域站稳脚跟,最佳选择是进入大企业的生态链,汇聚在巨头周围寻找生存空间,或者是通过转型另谋出路。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