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当前位置:首页>品牌战略

· 运动品牌集体复苏涌现并购潮 多品牌战略浮出水面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6-12-01 15:56 来源:本站  作者:翁崇琪   点击量:101次
运动品牌集体复苏涌现并购潮 多品牌战略浮出水面

  中国品牌网讯:临近年底,泉州运动品牌可谓大动作不断,继上个月港股上市公司匹克体育宣布私有化后,上周同城另一体育装备企业安踏体育亦向上交所提交申请在中国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发行这一被业界称为“熊猫债”不超过人民币36亿元。

  这些运动品牌大动作的背后,都指向一个共同的方向——布局多品牌战略。

  手握百亿憋啥大招?

  11月22日,安踏体育发布公告称,已向上交所提交申请,向内地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总额不超过人民币36亿元的公司债券。公告称,计划发行的公司债券所得款项旨在用于(包括但不限于)偿还借贷及作为集团一般营运资金。

  境外机构在中国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被称为“熊猫债”。在国内近10年来,以公司债发行为主体的信用评级标准已趋于完善。自2015年以来,“熊猫债”成为越来越多在海外上市、主营业务在国内的企业所青睐的融资手段。

  公开资料显示,发行债券是企业筹资的一种方式。截至2016年6月30日,安踏已有超过54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加上此次发行的36亿元,将有共计90亿元的现金及等价物。有分析称,鉴于安踏屡次出手收购国外体育运动品牌,此次发行债券也是为再次并购准备“粮草”。

  安踏此次发行“熊猫债”的招募书里,介绍集团子公司时,首次提到了户外品牌Sprandi。目前Sprandi的经营刚刚起步,已在天猫开设了旗舰店。

  通过一系列收购,安踏的多品牌战略已经浮出水面。此次“熊猫债”募资后,将为安踏的多品牌战略与推广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多品牌战略风潮涌起

  事实上,安踏的多品牌、国际化战略此前已经开始布局。2015年年底,安踏收购了FILA,目前在中高端市场为安踏集团带来不菲业绩。2015年末安踏再次完成对户外休闲、登山运动品牌Sprandi的收购,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收购最主要的目的是拓展低端运动鞋市场。而今年4月,安踏斥资1.5亿元取得了日本高端品牌Descente在中国内地独家经营及从事带有“Descente”商标的所有类别产品的设计、销售及分销业务的资格。Descente主要以滑雪和户外系列为主,其或将帮助安踏进军户外滑雪市场,为迎接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做好准备。此外,去年业内曾频繁爆出安踏试图收购彪马的消息。

  “为满足消费者需求以及在分销网络急速变化下,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我们致力推进单聚焦、多品牌、全渠道的策略。我们一方面在街铺、商场、百货公司、奥特莱斯以及电子商贸等销售渠道全面提升零售管理水准。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安踏、安踏儿童、FILA、FILA KIDS及NBA品牌覆盖从大众到高端市场,从功能性到时尚体育用品,以及从成人到儿童不同的消费者。”丁世忠在2016年中报中如此描述安踏的品牌布局。

  事实上,吹响并购细分市场品牌号角的已不仅仅是安踏,曾经的国内体育品牌“老大”李宁在被安踏超越后,在去年的年度财报中,终于宣告了扭亏为盈,并在今年也释出并购小众品牌的信号。其中,搭上“美国老字号”Danskin,准备抢占女性运动服装市场,就是其宣布重新出发的一个重要信号。

  上月18日,李宁与艾康尼斯国际业务总裁威利·伯克哈特正式签约,据业内媒体报道,该笔合同交易约为1亿元。李宁公司将独家经营Danskin在中国内地及澳门地区的业务。在全美女性紧身衣消费排行榜中,Danskin品牌曾长期占据榜首。据懒熊体育报道数据显示,2015年Danskin全球营收约为10亿美元。

  一股打造多品牌市场的热潮正在运动品牌中掀起。观察人士表示,当前的体育还不仅仅是安踏与李宁的“双龙戏”,早在上个月,贵人鸟也宣布收购美国篮球装备品牌AND1,而本月初刚刚从港股成功私有化的匹克也宣称未来将推动多品牌战略,打造自己的多品牌方阵。

  10月11日贵人鸟发布公告,宣布收购篮球装备品牌AND1未来31年在大中华地区(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澳门)的独家商标运营权。根据协议,贵人鸟将在2022年6月30日前支付220万美元的最低授权金,随后25年以5年为一个周期,支付不同额度的最低授权保证金。这笔交易合计费用至少达2600万美元。

  而匹克体育在成功完成私有化后,公司CEO许志华对外宣称,匹克将实施多品牌战略,完善体育装备国际化战略布局。许志华说,“未来会通过收购和投资国际上体育细分行业优秀的装备公司,实施多品牌战略,逐步完成在篮球、足球、网球、马拉松等大众体育范围内多品类、多层次的装备战略布局。同时,匹克将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本合作伙伴、体育合作伙伴的资金和资源优势,构建匹克体育产业生态圈。”

  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体育品牌的并购愈演愈烈,并没有缓和的趋势,品牌在收购与被收购之间竞合生存,只要市场上流动资金仍然充裕,也许并购狂潮就会继续。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