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当前位置:首页>通知公告

· 新《食品安全法》实施持乐观态度?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5-10-12 08:13 来源:本站  作者:张敏    点击量:246次

                                                                              漫画:谢正军

  中国品牌网讯:10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新《食品安全法》)将正式施行。 从原来的104条增加至154条,新增内容50条,70%的条文进行了实质性修订,融入了很多重要的理念、制度、机制和方式。公众对新《食品安全法》的关注度如何?新《食品安全法》的实施能否更好地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1888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新《食品安全法》的认知度已经达到75.1%。受访者最关注“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全面加大处罚力度”、“保健食品声明不能代替药物”这三项制度的落实。79.6%的受访者对新《食品安全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持乐观态度。

  47.8%受访者持续关注新《食品安全法》的相关新闻

  调查发现,人们对新《食品安全法》的认知度已经达到75.1%,仅24.9%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新《食品安全法》。47.8%的受访者持续关注新《食品安全法》的相关新闻,33.9%的受访者知道新《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日期,21.8%的受访者了解新《食品安全法》的细则。

  杨先生现在在北京一家金融公司工作,他最不愿意到路边烧烤摊上吃东西,每次吃完,回到家都会拉肚子。他觉得,选择正规场所是避免遇到食品安全问题的好办法。杨先生现在会去小区里一家餐馆。虽然餐馆的烤肉贵一些,但比较让人放心。“我还是希望随着食品安全进一步改善,能吃到又便宜又放心的东西”。

  杨先生非常支持新《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他觉得对违法经营者加大处罚力度是件好事。“食品安全应该是最不姑息违法者的领域。这次新的《食品安全法》提高了处罚力度,对违法的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会有很强的震慑作用”。

  调查进一步发现,在新《食品安全法》的具体法条中,受访者最关注“食品安全全程追溯”这一制度的落实,56.6%的人选择此项。其次是“全面加大处罚力度”(52.7%)。39.9%的受访者最关注“保健食品声明不能代替药物”的落实。

  此外,公众关注的内容还有:首负责任制(38.4%)、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公开和通报制度(33.8%)、明确网络食品交易主体责任(33.7%)、千元保底赔偿 (31.3%)、风险分级管理制度(22.5%)、责任约谈制度(16.2%)等。仅2.6%的受访者都不关注。

  “没有正确的指导原则,就没有适当的对策。”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贵松看来,新《食品安全法》亮点很多,最有亮点的是第三条,“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

  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旭也认为,最有亮点的制度设计是“社会共治”的规定。全法一共有17个条文、7个类型的社会共治制度设计,确保消费者、传媒、行业协会等力量与政府监管部门合作,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有力监管。

  王旭比较关注的是,法律规定的食品监管部门派出机构的设计能否到位,以及食药部门和农业部门两段式管理,能否在实践中更好地衔接。法律还规定了企业自检自查、风险点流程监管、全程可追溯体制等,能否在实际运营中落实,也是值得关注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王世平表示,新《食品安全法》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监管体系的完善。

  他说,食品工业是个非常广阔的领域,监管部门也比较多。第一部《食品安全法》发布后,基本上由药监、卫生、工商这三大部门进行分类监管。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发现多部门监管还是有很多问题,到底谁该负责任,在实际操作中会比较难以界定。新法在这方面做了修改,主要是从部门的设置和监管角度,确定了总体是由药监来做这个事。“我认为这是新《食品安全法》最具亮点的一条法规,更加明确了监管责任”。

  “就拿‘许可证’来说,原先三个部门监管,涉及到生产许可证、流通许可证、卫生许可证,比较麻烦。新《食品安全法》把许可证的问题理顺了,统一由药监部门去做。”他表示,但也存在一个问题。在操作过程中,发放许可证应该依据什么样的标准,并没有明确。万一产品出了问题,到底是原先发证时就不符合标准,还是在生产过程中没按要求去做,责任怎么认定,这个问题还没说清楚。

  69.3%受访者期待严格落实新《食品安全法》

  调查显示,79.6%的受访者对新《食品安全法》能否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持乐观态度,其中68.1%的受访者表示要看落实情况。仅14.8%的受访者认为不会有太大效果。

  王旭表示,新《食品安全法》被称为“史上最严”,“严”体现在新法提高了处罚的额度和倍数,并且进一步设计了追究法律责任的组合拳,将财产罚、行为罚(增加了行政拘留)、声誉罚、资格罚等统一起来,突破了“管理就是处罚,处罚就是罚款”的思路。

  他认为,严格追究责任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要保证食品安全,还需要坚持风险预防原则,落实风险交流与风险评估,做到未雨绸缪。并且要充分实现企业的自我规制,动员社会最广大力量来参与共治。“因此,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统筹兼顾的过程”。

  “要保障新《食品安全法》的落实与执行,首先需要尽快颁布专门领域和配套机制的立法。” 王贵松表示,在国家层面,还需要制定各个领域的行政法规,如保健食品管理条例;在地方层面,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或地方政府规章,如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管理。其次,切实做好全程控制,从源头的安全管理到食品消费后的垃圾处理,都应在新的理念下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调查中,47.5%的受访者担心新《食品安全法》落实难度大。69.3%的受访者期待严格落实新《食品安全法》,尽快发挥作用。

  王旭表示,新的法律还需要一系列配套制度建设,才能让法律更具体、更有操作性、更接地气。目前国家食药总局正在抓紧修订《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据了解也初步拿出了一个需要制定部门规章的清单。

  “法律的制定如果不建立在保障机制上,会阻碍法律效果。” 他提出,保障包括三方面:一是体制保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尽快按照国务院机构调整的相关方案和新《食品安全法》,整合力量,实现人力、技术、物质、信息的相对集中,确保食品监管部门的能力。二是经费保障。食品监管的经费按照法律是专项使用,应该切实做到,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稳定、充足的财政支持。三是权利保障。新的法律规定了社会共治,例如鼓励消费者有奖举报,鼓励新闻媒体、行业协会依法进行监督,需要在实践中将法律赋予的共治权利予以落实。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