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
· 单位不支付法定休假日的加班工资属于违法行为 向加班不给工资SAY NO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6-06-12 08:51 来源:本站 作者:品牌网 点击量:64次
![]() 中国品牌网讯:端午小长假来了,又到了全民参与朋友圈摄影大赛的日子。有些人却只能默默地加班,客串一下摄影大赛的评委。更令人可气的是单位还不发加班工资,在强势的资方面前,劳动者往往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学会下面智斗不良企业的四大杀招,加班族们再也不用流汗又流泪,可以挺直腰板要加班工资去了。 杀招一:协商 法律地位平等的双方主体进行协商是解决纠纷较为有效的途径。《劳动法》第44条明确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该条款的规定非常明确,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只能支付不低于3倍的工资,而不能以调休或补休的替代性方式解决。 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6月9日至11日放假调休,6月9日端午节当天为法定休假日。 劳动者与单位协商讨要原本属于自己的加班工资,在法律上不存在任何障碍。 杀招二:投诉 单位不支付法定休假日的加班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尤其对上市公司而言,不依法行事会影响公司声誉,资本市场可能有反应,进而影响公司股价。 抓住单位怕影响声誉的心理,劳动者可通过投诉解决问题。投诉又分为两种: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向单位工会投诉。若违法情节属实,劳动监察部门可能会对违法单位下达改正通知,严重违法的单位还可能受到劳动行政处罚;工会是单位职工的维权组织,原则上代表职工利益,职工就加班工资投诉的,工会理应代表职工与单位协商解决。 杀招三:仲裁 加班工资问题属于劳动争议范畴,可以进行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但劳动者是受单位管理的,在职之时难免有所顾虑,立法者也考虑到了此种情形,特别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所以,不用怕单位刁难,离职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的,都算有效。 杀招四:起诉 提起劳动争议诉讼是四大技能中的最后一招,也是杀伤力最强的一招。虽说现在实行立案登记制,但是一进法院深似海,不光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使出此招。 劳动争议类诉讼较为特殊,有前置程序要求,须以劳动争议仲裁为前提,对劳动争议仲裁不服的,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要提起诉讼就得留存好加班纪录、工资条等证据,这样才能有赢得诉讼的把握。 劳动者享受法定休假日加班不低于3倍的工资是法定权利,无良企业刻意忽视或剥夺均不符合法律规定,劳动者可通过这四大途径合法维权。 |
![]() |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