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 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新闻中心运行侧记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5-10-16 08:34 来源:本站  作者:俞辉    点击量:119次

  “新闻中心是由中国传媒大学(团队)负责运营的,我们采访报道需要的所有图文资料、人物背景都可在中心平台一分钟完成(下载),无论是开幕式还是主旨演讲、各项赛事、主题论坛……”

  上面这番感概出自参加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的一位媒体朋友撰写的随笔,最近几天,这篇文章不胫而走,在朋友圈中产生了刷屏效应,这位媒体朋友还点赞称,“负责任地讲,这是我参加过的所有大型活动中最务实的。”

  对于本次大会新闻中心的工作,这位媒体朋友的观察未必全面,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参会记者们对本次大会新闻中心的好评,在社交媒体中引起共鸣也就不足为奇了。

  贵州是中西部不发达地区中的试水者

  大型赛事、会议与展览,要获得良好的传播与宣传效果,必须依赖新闻中心支撑起全盘工作。这套模式在发达国家已是标准化运作,作为一种舶来品,在国内近年来的实践中,只有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全国两会这种高规格举国性活动,才“享受”得到类似的待遇。

  贵州是中西部不发达地区中的试水者,将新闻中心模式引入落户当地的大型高端会务活动,前有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成功案例,在该次盛会闭幕三个多月后,又再次在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中推出了升级版本。

  一般而言,新闻中心为参会记者提供的服务既有大会公报、采访通报、嘉宾播报等信息类服务,也有食宿、交通安排等后勤类服务,总之,为了更好地发挥逐级放大的传播效应,从源头上为记者提供一切便利。

  本次大会新闻中心由贵州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省旅游局、黔西南州三方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引入了来自中国顶尖传媒高校的专业力量,形成贵州+北京两支优势团队的合力。在本次大会期间,双方互为补充、各司其职、紧密协同,围绕传播效应最大化的目的,打了一场漂亮仗。

  公允地讲,摸索道路的排头兵,面对的风险极大,压力可想而知,然而实践证明了具有开拓精神的贵州人走对了步子。不仅如此,贵州不怕人学,乐于分享。贵州近来举办的国际性大型高端活动效果显著,友好省份、兄弟单位坐不住了,向本次大会纷纷派来使者。他们全程调研、虚心取经,贵州却乐见其成,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大会新闻中心和新闻服务的“秘密”。

  帮助记者提升新闻态势感知能力

  本次大会新闻中心通过信息发布、采访调度、素材采集、稿件推送等多个子系统,向会场内外的媒体朋友们提供综合服务,是高效精准调度大会宣传报道生产力和传播力的关键枢纽。

  此次大会活动内容丰富多样,不仅设置主会场,开展开幕式、论坛等传统活动,更在周边多个地点同时开展户外运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大会来宾云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瑞士、西班牙、德国、日本、韩国、泰国、尼泊尔等39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嘉宾参会,其中包括200余名海内外媒体朋友。针对这一盛况,新闻中心在守住大会主体活动的基础上,兼顾多点信息,实时为记者提供各项资源,帮助记者提升新闻态势感知能力,为大会提供全面动态信息支撑。

  新闻中心提供了办公电脑、网络接入、打印复印、电话传真、茶歇茶点等服务保障,还编印了媒体工作手册、制作了媒体专用背景资料U盘。新闻中心推出的媒资系统运用云技术,远程访问的记者也能轻松抓取海量内容。新闻中心还采用官方微信、官方微博以及移动手机直播平台、邮件群发、短信推送等必要手段,全方位无死角,创造出了一个优质媒体环境。

  整体性深层次推广山地旅游概念

  成熟而稳定的新闻服务,除了硬软件,大会公报编撰专家团队也是将信息权威、及时、全面和独家推送到舆论场的关键因素。本次大会新闻中心配备了一支全媒体高素质采编组,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多个角度开发为不同渠道量身定做的“产品”,仅该组出品的各项报道就达到了62篇,这些作品被广泛选用,放大后的篇幅接近800篇。

  根据新闻中心事前精心规划的“山地旅游”、“旅游大数据”、“旅游+”、“精准扶贫”、“快旅慢游”、“贵州模式”等报道方向,新闻中心全媒体采编组从广度和深度两大维度上着手,策划组织了H5富媒体、信息图示、嘉宾访谈、深度解读等类型题材:《从山川之美到贵州宣言——生态和谐的贵州山地旅游之路》、《贵州通过“旅游+”构建旅游新面貌》、《旅游“贵州模式”求破扶贫难题——一个西部欠发达省份善用资源优势的发展之路》、《黔西南旅游惊艳谋变 232亿怎么花》(信息图示)、《24道拐不为人知的24个数字》(H5)等篇目均带动舆论聚焦,引起各界广泛的思考和探讨。

  追根溯源,本次大会新闻中心负责人张豪介绍,山地旅游是融合户外运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准扶贫等概念的复合业态,具体到贵州这个范本,又形成四个命题:为什么选址黔西南州?如何体现贵州省旅游产业成果?如何反映出国家政策路线导向?国际先进理念如何落地生根?

  张豪强调,只有不断引导记者朋友们在报道结构与选题结构中点面兼顾,整体性推广山地旅游概念,深入四个命题并讲清贵州模式的故事,才能全方位深层次推广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

  新闻中心成功助力大会 传播效果惊人

  高效运转的新闻中心,在密集紧凑的大会主体活动期间,为记者提供的公报、速记、照片、视频等文件的总量达到了23G,素材607条,共计3348份。

  据不完全监测显示,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广播网、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中国旅游报、中国体育报等国内知名媒体和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香港商报、凤凰卫视等海外知名媒体纷纷聚焦本次盛会。全网范围内报道本次大会的稿量约为3000余篇,这些报道见诸于中央、地方的主流媒体平媒及网站,两微一端新媒体渠道上的相关篇目为传统PC端的五倍。去除人为统计误差等因素,这个传播效果也相当惊人。

  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新闻中心秉持专业运作、周全服务、立体扩散的方针,将大会传播价值全面开发、整合传播,助力大会圆满发出了山地旅游的中国声音。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