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 推进诚信旅游建设,建立旅游服务质量信用等级制度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5-11-10 15:50 来源:本站  作者:俞辉    点击量:95次

  2015年,也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出彩的青海,绽放着旅游热潮的生机勃勃,架起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彩虹桥,为我省朝阳产业的快速发展,绘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湛蓝的青海湖畔,五湖四海的游客在这里发出赞叹,骑行狂热者在这里竞相追逐;金灿灿的百里花海,高铁载着慕名而来的人们穿梭其间,留下一幅幅关于爱和幸福的影像;从闻名遐迩的卓尔山俯瞰,祁连山大草原上,一个个向往自由、释放激情的灵魂在这里豪情奔腾;迅速蹿红的天空之镜,飘渺肆意的云彩和如诗如画的震撼,让无数身临其境的追梦者流连忘返……

  一

  时光追溯到“十二五”初期的2011年,青海旅游站在了新的历史节点,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

  随后的五年间,接连不断的喜讯纷纷传来: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提出了“打造大美青海,建设高原旅游名省”奋斗目标,规划了“一圈三线”旅游发展总体布局,先后出台了加快建设高原旅游名省、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等4个重要文件,共86条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在各项政策引领下,全省各地呈现出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青海旅游风生水起,奏响发展惠民强音。

  数字虽然枯燥,但却最具说服力。据有关部门统计,“十二五”以来,全省旅游总收入、接待总人数年均增幅分别达29.8%和13.1%,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速。旅游总收入和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提高3.4和1.4个百分点,达到8.7%和3.5%。特别是2014年,旅游接待人数突破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200亿元,“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目标提前完成。

  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回首青海旅游不同寻常的五年,建设旅游项目、打造“大美青海”品牌、扩大旅游消费、提升服务质量……这五年,我省旅游以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紧紧围绕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的奋斗目标,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实现了省外进青游客量“倍增”,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倍增”,旅游产业要素“倍增”,推进了青海旅游向集约型现代产业发展。

  “倍增”缘于发展,缘于一个个优惠政策的实施,缘于实实在在的投入,缘于无数业内业外人士的艰辛付出。短短五年间,青海旅游牢牢把握机会,在困难中砥砺奋起,在挑战中革弊求新,在奋进中践行科学发展。在不平坦的道路上沉淀了旅游业的“黄金岁月”,这五年,注定要在青海旅游发展史上书写绚丽的华章。

  二

  这是不断探索的五年。五年来,我省统筹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推进互助、贵德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实施黄南热贡文化旅游区、三江源生态旅游示范区、金银滩—原子城、祁连旅游风光带、门源百里花海等重点旅游项目,策划设计了

  丝绸之路南线、唐蕃古道、玉树康巴风情等10条旅游精品线路。

  这是提档升级的五年。五年来,我省深入推进诚信旅游建设,建立旅游服务质量信用等级制度,开展旅游市场联合执法检查,营造了诚信、规范、安全、周到的旅游环境。相继开展“旅游项目推进年”、“旅游厕所革命年”、“旅游消费和服务提升年”、“特色旅游推进年”、“生态文明旅游年”等主题活动,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这是融合发展的五年。五年来,我省借助青洽会、清食展、藏毯展、环湖赛等展会和赛事平台,加大旅游品牌、景区景点宣传推广力度。连续十多年举办文化旅游节,组团开展大美青海日本行、广东万人游青海、高铁旅游推介会等宣传活动,我省已成为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热点地区。

  一组节节攀升的数字,是这五年最好的展示。

  ——2011年,全省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412.31万人次,同比增长15.2%;实现旅游总收入92.3亿元,同比增长30%。

  ——2012年,全省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581.48万人次,同比增长12.1%;实现旅游总收入123.75亿元,同比增长34.1%。

  ——2013年,全省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780.43万人次,同比增长12.6%;实现旅游总收入158.54亿元,同比增长28.1%。

  ——2014年,全省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005.58万人次,同比增长12.6%;实现旅游总收入201.9亿元,同比增长27.3%。

  ——2015年前9个月,全省接待国内游客2070.07万人次,同比增长13.96%;实现旅游总收入223.84亿元,同比增长22.09%。

  如果把5年间青海旅游的发展制作成一部动画,我们将看到这样一幅动人图景:景区全面升级,面貌焕然一新,便利的交通引游客蜂拥而至,农家乐、宾馆拔地而起,“真金白银”都落了地,百姓赚得“盆满钵满”。

  三

  五年里,一个个接踵而至的大项目催人奋进:

  玉树、德令哈、花土沟机场建成通航,西宁到曼谷、首尔、台湾等3条直航航线开通,国内航线联通46个城市。来自门源的李博新兴奋地说:“以前去泰国,要转机,拎着行李转来转去,非常不方便,现在直飞后,感觉方便快捷又省时省钱。”

  西格铁路关角隧道铺轨开通,实现了青藏线大提速。全省高速化公路突破2000公里,年底可实现所有市州通高速公路,县县通等级公路,旅游交通更加方便快捷。

  建成了一批宾馆饭店、旅游集散服务中心、自驾车营地、停车场、游客中心等配套设施,旅游供给能力增强;A级景区、星级宾馆、旅行社数量分别达到90家、219家和247家,综合接待能力显著增强……

  黑枸杞、沙棘饮料、牦牛酸奶等特色旅游商品倍受欢迎,旅游产品体系逐步完善;大美青海商标成功注册,品牌吸引力、影响力与日俱增;青海湖、塔尔寺两个景区成功升级,5A级景区创建实现零的突破;青海湖、阿尼玛卿雪山入选国家地质公园,昆仑山被评定为海拔最高、全部开放的世界地质公园,西宁、格尔木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位于卓尔山景区脚下,已经经营三年农家乐的张宝生笑呵呵地说:“每年七八月份旅游开始进入旺季,一年下来有5至10万元收入,用工方面对村里的贫困户家庭优先考虑,自己富起来了,也要帮一把村里的贫困户啊。”

  五年里,我省发展农(牧)家乐2850多家,旅游收入3.3亿元,12万农牧民从中受益,四年来,近两万贫困人口通过旅游业实现脱贫。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商贸、餐饮、住宿、运输、旅游商品加工等加快发展,全省直接从事旅游生产与服务人数达到11万,间接从业人员超过55万。

  这是奋斗的五年,踌越的五年。“十二五”即将收官,“十三五”就要启程。盘点过去五年的成就和收获,新的希望冉冉升腾,建设高原旅游名省,期待着我们再出发、再奋斗、再收获、再超越!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