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顶讲寺
华顶讲寺始建于后晋天福元年(936) ,为禅宗法眼宗二祖德韶国师所建,初名华顶圆觉道场。之前,南陈智者大师初入天台山时,曾结庐于此修头陀行。寺前有数株大柳杉,高30多米,胸径须三人合抱,老干挺立、郁郁葱葱、耸入云天。
“十月怀胎”的云锦杜鹃
五月华顶,数百亩云锦杜鹃竞相开放,形成一片五彩缤纷的花海,远远望去,似锦似霞,璀璨夺目。云锦杜鹃因此得名。
云锦杜鹃古称“娑罗”,属杜鹃花科,为中国特有的稀有珍贵树种。成片成林面积近300亩,而且树龄在200年以上形成古树群,则惟有天台华顶独有,堪称天台山的一大植物奇观。
华顶归云、日出
观看“华顶日出”,须选择3月-10月的晴日,三更早起,登上绝顶望海尖,即拜经台。在此观日出,不仅可看到清齐周华《台岳天台山游记》中所描写的“金霞缕缕,间以青气,日轮欲起,如金在熔,摩荡再三,始升天际”的壮丽景色,还可东望溟渤,看到水天一色,银波涌日,霞光万道的晨海奇观。若恰逢雨后初晴之日,更可见到红日在云海中探身而出,浮而又沉,沉而又浮,踏波踩浪一番后再一跃而起发出万道金光的奇观。
西茅篷
茅篷是华顶独有的,结构独特的房屋建筑,其外形有圆有方,似亭如阁。四壁为厚实的泥墙或石墙,屋顶覆盖尺把厚的箬竹,冬暖夏凉。古时茅篷多为修禅者栖居或香客歇息之所,有药师庵、长春庵、耕云楼、不昧居、天柱庵、西茅篷庵等。
王羲之墨池
王羲之墨池位于华顶寺右侧。王羲之年青时曾居华顶寺习练书法。他不停地练字,不停地在此池洗笔洗砚,竟把澄清的池水也染黑了,后人称为“王羲之墨池”。
池畔竖立大型的大理石石碑,上镌“白云先生书诀”。《白云先生书诀》是王羲之在写《兰亭序》时为纪念其在华顶跟白云先生学书这一段历史所书,是中国书法史上最早的书法论文,它雄辩地证明了王羲之在华顶随白云先生学书的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