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马陵山风景名胜区

企业官网链接

返回首页
【点击量: 193 次】
 名  称:马陵山风景名胜区
 
 地  址:新沂市南郊
 
 邮  编:221421
 
 电  话:0516-88723299
 
 网  址:www.malingshan.net
 
 
 
          马陵晨雾
 
 
          长寿泉
 
 
          三仙洞
 
 
         仙人湖
 
 
         禅堂寺佛塔
 
 

       马陵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新沂市南郊10公里,规划面积28.9平方公里。由峰山、斗山、虎山、奶奶山和黄花菜岭五座山头组成,当地人称之为“五姊妹山”。群峰之中,以峰山五华顶为主峰,海拔91.8米。山虽不高,则沟壑纵横,重峦迭嶂,蕴幽藏丽。自古以来,为“淮北胜概”,“形胜之美称于江淮”。景区绿化覆盖率95.2%,景区空气、噪声、地表水环境质量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被游客亲切地誉为“天然氧吧”。清代乾隆皇帝六度南巡、三幸此山,留下了“钟吾漫道才拳石,早具江山秀几分”的诗句,形象地赞美了马陵山的瑰美,被誉为“第一江山”。

       马陵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在全省旅游行业“创先争优”暨行业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被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这是管理处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取得的一大丰硕成果。马陵山景区以构建“和谐景区、文明景区”为目标,广泛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景区在职工精神文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此次获得的“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马陵山景区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推动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争取将马陵山景区建设成集旅游、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国家级文明旅游景区。

    七真岩洞

七真岩洞又名七仙君洞。位于三仙洞右基盘,承接洞顶泉水,石基盘中, 泉流佛像造型精美,神态自若。洞口有石基盘,承接洞顶泉水,石基盘中,泉流经三仙洞前入溪。洞顶石壁间,泉水溅落如珠,故名珍珠泉。再往右,石磴之上,镌凿有药碾、药钵、药钵、药磨,为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来此山采药时所用。
名山孕育了名人,名人弘扬了名山。历史上,马陵同曾涌现出众多的历史人物。有影响重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有为睫毛一方、造福于民的地方官吏,既有深居庙堂、敢于直言的朝延重,也有身居下位而忧国忧民的志士,既有封建士大夫中的佼佼者,又有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他们共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进程。

    三仙洞

三仙洞古称司吾洞或司吾石室。相传洞内有蛇、蟹、蛤蟆三仙聚居,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据此创作“三仙”故事,收入《聊斋志异》,成为传世名篇。1946年冬,陈毅司令员在三仙洞内运筹帷幄,指挥著名的“宿北大战”,一举全歼国民党二万一千多人,活捉国民党69师师长戴之奇。陈毅司令员满怀胜利豪情,挥毫赋诗一首:“敌到运河曲,聚歼夫何疑?试看峰山下,埋了戴之奇!”

     飞泉

“山中一夜雨,到处是飞泉。”
每逢雨后,马陵山到处是习瀑流泉,最著名的有龙泉、珍珠泉、虎啸泉、老虎窝瀑布和大龙沟瀑布等。有的似白龙腾空飞舞,各显其奇;有的似捣珠崩玉,飞沫反涌;有的如烟雾腾空,势其雄厉。天然画卷,美不胜收。

     司吾清晓

在马陵山风景区峰山公园南二公里处,属地貌景观,因清晨的曙辉早早光临此处而得名。系明清时期宿迁八景之一。明代诗人徐维超、何九州分别作有《司吾清晓》记入史料。现有司吾清晓楼,供游人小憩。

     吴牛喘月

奶奶山西北角,由于千百年来洪水的冲刷,有块巨石突兀,形似卧牛,昂首仰望南天,双角拱曲脑后,形象逼真,马陵山属吴地,故称为“吴牛喘月”。
“吴牛喘月”典自《世说新语》。是说水牛生于江淮一带,所以叫吴牛。南方署热,而此牛拍热,见月亮疑是太阳,所以见月亮也就喘了起来,当地人称之为“吴牛喘月”或“卧牛石”。当地有个习俗,凡孩子生肖为四蹄的动物,比如属牛,属羊、属狗、履猪的,都要在此燃放鞭炮以避邪,到今这种习俗还在延续。

     马陵古道

马陵古道又叫马陵道,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马陵之战古战场,孙膑于齐威王四年击魏救赵 ,被任为军师,他采用避实就虚的战术,败庞涓于此。齐威王十六年,他又用“退兵减灶”诱敌深入之法,败魏军于马陵道,两次战役使齐威大振。“诸侯东面朝齐。”孙膑所著《孙膑兵法》,于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暮中又重新发现,他对《孙子(孙武)兵法》有新的发展。
1992年,孙膑兵法暨马陵之战学术研讨会在郯城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揭开马陵战役的千古之迷,史学界考证认定:齐魏马陵之战的战址在今新沂至山东郯城东部的马陵山的群山之中。中国历史学家、《中国通史》的作者周谷城和中国军事科学院院长郭化若题写的“马陵古道”和“古马陵道”分别镌刻在马陵古道的碑石之上。
后汉五年,韩信反楚王刘交在此?战,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率领农民起义军转战于此,至今留下“黄巢”这一地名。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和夫人梁红玉以及抗金名将魏胜、张荣等均在马陵山上拒守,勇截南侵的金兵,黄巢关、金斗关为古代的关隘之地,马陵山临沭河、接平原,地势险要,自古以来为南北交通之孔道,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齐、鲁、吴、越、楚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形成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钟吾文化。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