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
令人吃惊的是如此庞大的建筑群仅有一个入口。没有知情认路人带领,陌生人极难找到出口,弯弯曲曲地穿行在庄园里,宛如走进了一个大迷宫。与绝大部分有钱人家所建的房屋不同,康家庄的建筑风格可谓别具风采。它的大门入口可以与古代的城门媲美,入口两侧均有主墙相依。门里还有一个仿照北京长城的了望台而建的居高临下的观景台。进入门里,拾级而上便来到观景台。在台上远眺,绵延的邙山山脉一览无余,远处洛水的潺潺声也渐渐入耳,可谓风景绝妙!
中心区
拾级而下便是庄园的中心区。尽管庄园的轮廓全貌保留得近乎完好,但毕竟是一片废墟,如今这里是村里小孩子们游戏的天地。孩子们的阵阵欢笑倒也不时地打破这沉寂的气氛,给庄园带来丝丝生机。这座古老的庄园实乃儿童们玩捉迷藏的好地方。
书房、厨房相邻
康家是个大家族,平日里总是宾朋满堂。因此可想而知康家的厨房该是特别地大。这样才能解决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厨房里干活的人多,自然是热闹非凡,噪杂无比。然而,其书房却恰恰挨着厨房!这一点实在是让人困惑不解,热闹噪杂的厨房和安详静宜的书房竟然互为惠邻。这里建有两个小亭子,还有一些枯萎、古老的花木,这些无形中给大院平添了几分伤感。书房装饰得简单朴实,与大院里装修得豪华富丽的画室和卧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画室
出书房,过几间房屋,便是画室。这里所有的家具上都镶嵌有闪闪发光的宝石。东墙上镶挂着明、清著名书法家的作品;西墙上则挂着一件清朝官服和一把康英奎平时练功习武时用的宝剑。
灵堂
书房西边是放置祖先牌位的灵堂。这里有许多精美的神龛和有关祖先生卒的碑刻。每块碑刻都要花费一个石匠三个月的工夫。
石柱与底座
河洛康家御赐碑额
然而,引人注目的还是庄园里随处可见的石柱子的底座。石柱子的作用是支撑房顶。这种建筑方式使石柱免受潮湿的侵蚀。这些六边形的底座是由多年形成的水晶石建造的,每个面上都刻有花卉和人物图案。最富有想象力的是一个中间镂空雕刻出来的人物,似乎整个石柱是由他们支撑起来的,人物雕刻栩栩如生,活泼可爱,整个结构又不失平衡。
石雕石刻
不少有关民间传说故事的石雕在大院里随处可见,经历了上百年的风吹雨淋,这些雕刻依然完好无损,雕刻的字体、轮廓依然醒目、美观。这要归功于选料的精细考究。
窑洞
康家大院的一大奇观是在普通生活区。生活区有一处书法雕刻集中的窑洞。
此窑洞在院子的最西头,洞内两侧共有16块与成人一般高大的石碑,上面雕刻着赞扬庄园主人的诗篇。赞美他“慈悲善良”、“慷慨大方”,风格迥异的中国书法在此各显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