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平武报恩寺

企业官网链接

返回首页
【点击量: 192 次】
 名  称:平武报恩寺
 
 地  址:绵阳市平武县
 
 邮  编:622550
 
 电  话:0816-8822756
 
 网  址:www.betm.org.cn
 
 
          报恩寺全景
 
 
            观  音
 
 
           金水桥
 
 
           万佛阁
 
 
          香山壁记
 
 

       平武报恩寺位于四川省平武县城内,距绵阳市区184公里,距成都约300公里。报恩寺坐落在县城东北角,占地278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多平方米,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建筑群之一,全称为“敕修报恩寺”,始建于明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完工于天顺四年,迄今已有五百六十多年历史。报恩寺布局结构酷似北京紫禁城,相传为明朝英宗时,镇守龙州的世袭土官王玺,用重金招聘曾修建过北京“紫禁城”的工匠,仿其形制,大兴土木而建的,所以又称 “深山王宫”。报恩寺由东而西,地势次第升高,规模宏大,布局严谨,装饰华丽,工艺精湛,是宫殿、庙宇兼而有之的旅游名胜。报恩寺于1956年被定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又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报恩寺因其在结构形式和建筑艺术上提供了研究明代建筑上下承袭关系的重要实物资料,被挂牌成为清华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基地。报恩寺以其独特的建筑结构、优美的艺术造型、动人的故事传说吸引着四方游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六绝

一是报恩寺的建筑用材,它的柱、梁、椽、檩等木质材料皆为一色珍贵楠木,有不蛀、不结蛛网之奇效。这在全国范围内独一无二。
二是在大悲殿内有一尊气势庄严、灵验的千手观音,全身贴金,头戴宝冠,身披菁纱,璎珞垂地,赤双足,立于仰覆莲花宝座上,体态柔媚。正身以一根千年楠木精雕而成,高9米,身后呈扇形密布1004只手,这些手前后参差,左右环绕,互不遮掩,悬空排成15道圆孤,抬头凝望,婉如一朵巨大而怒放的金菊,美丽壮观。
三是华严殿内巧夺天工的转轮经藏,高为11米,直径为7米,共分7层,形似一座七级佛塔。佛教认为:将它转动一圈,犹如念诵“六字”真言一遍,可消灾免难,延年益寿。它结构复杂,制作奇特,工艺精巧,雕饰繁杂,藏体上各种神像、木雕彩绘、佛像经典,都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为国内保存最好的一座。
四是报恩寺是群龙聚会的场所。寺内柱额梁枋、天花藻井、脊饰瓦当,乃至香炉、匾额、钟钮等处,或刻或绘,或铸或塑,无处不突出龙的形象。尤以华严殿内长7米的四条泥塑蟠龙最为精美。全寺有九千九百九十九条龙,加上“当今皇帝万万岁”的龙位,共计有一万条龙,又有“深山龙宫”之称。假如你有雅兴,不妨亲自数一数,这些千姿百态的龙,定会使你一饱眼福。
五是报恩寺的建筑斗拱。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一大特色,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建筑上使用斗拱的花样、出跳是有讲究的,而报恩寺的斗拱不仅从数量、花样上都是全国之最。全寺有奇巧、严谨的斗拱36种2000多朵,又有“斗拱博物馆”之称。
六是报恩寺的壁画,在大雄宝殿和万佛阁内现存300多平方米的珍贵明代壁画,这些壁画有身材高大、体态肃穆的帝王君主;有手捧贡品、端庄秀丽的天神玉女;有体形剽悍、面目狰狞的天王力士;还有两手合十、神情谦恭的寺庙僧侣。各种人物画像高达3米,高低错落,左右顾盼,周围衬以流云仙气,并与阁内供奉的金身佛像有如众星拱月,前后呼应,动静相衬,生动地构成了一幅幅庄严的“护法图”。

     寺庙文物

报恩寺迄今为止,曾留下两件文物,一为(俗称石乌龟),一为石井栏
平武报恩寺平武报恩寺
石乌龟 :用作碑座之物。因上面已无碑石,故不知何年何月遗留文物,现移置于天目湖区报恩寺内,记载在《重修报恩寺记》。这件石制品也是古代所遗文物,可供信士及游人参观。
石井栏:这件井栏石系溧阳市古井栏之冠,有确切的年代记载。它最早置于今城西门外的唐代零陵寺(今溧阳宾馆处)。唐代时,零陵寺中有一井称澄观井,此乃澄观法师所掘,此井栏石后称“唐井栏”。宋代后,此井栏后又迁至溧城外黄家村报恩寺前。上世纪90年代初迁往北郊凤凰公园内,建亭安 置。这是溧阳市保存独一无二的、千年以上的唐代文物。
井栏石四周刻有记叙:“维(句首语气词)唐元和(公元811年),五月甲申,朔十五日戊申,沙门澄观为零陵寺常住(通驻)石井栏并石盆,并充供养。”后署“大匠储卿、郭通”刻石。清代嘉庆时,溧阳知县陈鸿寿(字曼生)以偈赞曰:“此是南山石,将(用)来造井栏。留传千万代,各结佛家缘。尽意修功德,应无不朽年。同沾胜福者,超于弥勒前。”偈虽不刻在井栏上,却说明一段因缘。此井栏至今已经历1190余年,可谓溧阳古文物中的长寿者。1957年秋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二级文物保护单位”。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