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留住最美乡愁 六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纪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23-02-21 04:25:04 来源:本站  作者:中国品牌新闻社   点击量:217次

行走六安,能“呼吸”到一种古朴厚重的文化之美和恬淡宁静的生态之美。勤劳智慧的六安人民创造出了无数优秀的文化遗产,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像大别山一样绵延不断。近年来,我市秉持“传承珍贵文脉,守护精神家园”的信念,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不断探索“非遗”保护的路子,“非遗”保护取得显著成效,步入常态化健康发展的轨道。

今年5月14日,余述凡受邀到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处开设的《原生民歌的传承与研究——大别山民歌》课程中担任主讲嘉宾。用真正民间口传心授方式来传授纯正、地道的大别山民歌。2008年,余述凡被安徽省文化厅批准为大别山民歌省级传承人。听过他歌唱的人都会被这种原生态的唱腔感动,他是民间的“金寨歌王”。

民间文化是六安人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知,是延绵不断的传承传唱,更是一代代人最美的乡愁。建立健全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对濒危的、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2007年至2008年,我市开展了“非遗”田野调查,普查出全市973项“非遗”项目,涵盖15个“非遗”资源类别,编辑出版《六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汇编》,全面记录了这973个“非遗”项目的内容、分布、传承现状等,摸清了我市“非遗”的家底。逐步完成了国家、省、市、县4级“非遗”名录体系建设。目前,我市有庐剧、六安瓜片制作技艺、大别山民歌、抬阁肘阁、舒席制作技艺、柳编制作技艺和八公山豆腐制作技艺7个项目列入国家“非遗”名录,有26个项目列入安徽省“非遗”名录。省级非遗传习基地3个,传习所1个;截至去年年底,市政府公布了43项“非遗”名录。“非遗”名录体系的建立,为“非遗”保护传承和利用打下了基础。各地集中力量全力做好“非遗”资源的抢救工作,在实践中认真摸索,使“非遗”保护逐步进入常态化、健康发展的轨道。

目前,我市国家、省、市、县4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147名,其中国家级2人、省级31人、市级28人、县区级86人。这些代表性传承人承担着“非遗”项目保护传承职责,具有社会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和影响力,每个项目除代表性传承人之外,还有若干一般传承人。2014年,我市建立了首批14个“非遗”传习基地。这些传习基地涵盖了传统音乐、传统制作技艺、传统戏剧、传统美术和民俗等5大类,积极发挥传习作用、示范带头作用和规模品牌作用。

寿州锣鼓敲起来,近年来省级非遗项目寿州锣鼓多次应邀到上海、江苏、云南等地展演,响遍神州。我市充分利用大型文化活动和传统节日等平台,把“非遗”的独特魅力充分展现,扩大对外影响。先后组织了重点“非遗”项目参加中国艺术节、上海世博会、中国民歌会、安徽省艺术节、安徽省民俗文化艺术节,在国家级、省级大型节庆和文化活动和市艺术节上多场次展演我市“非遗”项目。从2010年开始,我市举办了三届大别山民歌展示会,展演展示了大别山民歌的风采,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我市还牵头与河南信阳、湖北黄冈、安徽安庆共同编篡了《大别山民歌精选》,收录了大别山地区的民歌458首。

建立“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推进“非遗”进校园。开展了《大别山民歌精选》进校园赠送活动,向全市5县4区教育部门、市老年大学及市直8所中学赠送1700本《大别山民歌精选》、精编民歌CD光盘。如今,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和学校艺术活动的教材,这是保护、传承六安地域文化又一新形式。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把“非遗”融入学校的志勤文化,将柳编、剪纸、六安瓜片制作技艺列入广告设计与制作、园林技术和文秘专业教学。全市中小学把大别山民歌列入音乐课教学。市老年大学把大别山民歌作为专门课程进行教学。

在多年的实践中,我市不断探索“非遗”保护和利用的双赢途径。对于有一定市场基础的“非遗”项目,已探索出适应市场规律的保护和利用经营之路。近年来,我市成功地培育和推广了国家级“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典型。霍邱柳编工艺产品成为我省的重要出口商品,远销海内外。舒席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功能,集工艺观赏与纳凉功能为一体,使其制作技艺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六安瓜片的制作技艺得到普及,茶香飘逸全球。八公山豆腐制作技艺项目生产性保护实现突破性发展,寿县大力发展豆腐产业,在生产豆腐的基础上,开发了腐竹、腐乳、酱豆腐干等产品,产品远销省内外。霍邱等地积极扶持民营演艺团体,引导民营演艺团体走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一些民营演艺团体常年在农村和集镇演出群众喜爱的庐剧,实现了保护传承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推进了庐剧的活态传承和发展。我市还多次组织舒席、六安瓜片和霍邱柳编参加广交会、徽商大会,组织六安瓜片参加全国茶文化节,并举办开茶节、茶文化节等大型活动。开展生产性保护,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既坚持了“非遗”的本真性、完整性和技艺的保护传承,又提高了传承人的地位和收入,同时带动一批人参与传承。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